我嫂子不孝順,我哥反而更愛她,看完他們的婚姻,我不想結婚瞭

我有酒和茶,你有故事,就來找我。

點上面『關註』,你就是我的人瞭。

01

人在不同年紀會有不同的心境,至於心境是否積極樂觀,取決於自己一路走來的經歷是好是壞。

戴爾·卡耐基在《寫給女人一生幸福的忠告》一書中說:“有時候,生活中的女人會失去真正的自己,她們婚前做父母的乖女兒,婚後成為丈夫的好妻子,成為子女的好母親,但有朝一日當她們靜下心來的時候,心底往往會感覺失落,因為,她們發自內心善待瞭每一個人,卻唯獨忘記瞭善待自己。

從這個角度來說,任何一個扮演好每一種角色的女人都很偉大,理應被善待。可是,人生無常,有的時候我們認為能善待我們的人,到頭來卻並沒有善待我們。比如,有的母親認為“養兒能防老”,然而到瞭晚年才發現,自己一直都在自欺欺人。

這樣的情況是真實存在的,就算大多數母親能實現“養兒能防老”的願望,也一定有少數母親無法得償所願。對於這樣的母親而言,到老瞭難免失落,即便寬慰自己說“我是母親,沒辦法”,也難免會後悔自己不曾善待自己。

就像朋友小莉所說:“我媽辛苦瞭大半輩子,幫助我哥成瞭傢,幫助哥嫂帶孩子,到頭來卻沒能安享晚年。最讓人寒心的地方在於,我嫂子不孝順,我哥反而更愛她。我知道有些婚姻出現這種問題是婆婆有問題,但我媽真的沒問題,問題全出在我哥身上,看瞭他跟我嫂子的婚姻,我真的一點兒也不想結婚,感覺好沒意思。”

02

卡耐基在談及“女人應該學會善待自己”的話題時說:“一個女人最終成為什麼樣的人,雖與環境有關,但環境隻能間接影響你,你完全可以避免遭受環境的影響,可以自主選擇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這種話雖然有道理,但我們需要認清這樣一個事實:對於還處在人格塑造期的人來說,把卡耐基的那番話運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可以起到非凡的效果。而對於已經人到晚年的人來說,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因為他們沒有太多的施展空間瞭,也沒有那麼多的時間瞭。

像小莉的母親那樣的人,就屬於在年輕時沒人指導,自己也沒有意識到應該善待自己的人,這樣的人往往會讓環境決定自己的生活,各方面都照搬長輩的觀念,覺得作為女人就該接受結婚生子的宿命,就該無條件為傢人付出,就該相信養兒能防老。

隻可惜,時代在變,人的觀念也在變,子女在成長的過程中,未必都能健康發展,也有的子女會長殘。父母如果不順應時代的改變而轉變觀念,就有可能出現小莉母親的那種結局。

他們傢是單親傢庭,她父親早就不在瞭,她母親覺得女兒早晚要嫁人,指望不上,能指望的隻有兒子兒媳,於是就百般對兒子兒媳好,跟他們一起生活的時候任勞任怨,可是到頭來,當她幫忙把孩子帶大之後,在那個傢就沒有立足之地瞭。

她說哥嫂不僅沒給過她母親錢花,沒給她買過東西,還總是算計她手裡的錢:“他們算計我媽的錢之後,能善待我媽也行,問題是,他們隻是算計,寧願拿著算計走的錢給我嫂子的娘傢人花,也不願善待我媽,我媽在他們傢甚至連一頓像樣的飯菜都吃不上,更可悲的是,我嫂子還不讓我媽下廚,不管我媽做什麼,她都想盯賊一樣盯著。

她母親在這樣的環境中生活,不可能開心,不可能安享晚年,心情不好瞭,就會老得快。有一天小莉回傢看到母親的樣子,痛心不已,跟哥嫂大吵一架之後,把母親接走瞭:“我寧願自己辛苦一點,也不願讓我媽在哥嫂傢受苦。哥嫂的婚姻影響瞭我的婚戀觀,我媽的遭遇影響瞭我的人生觀,我真的不想結婚瞭,我隻想在孝敬我媽的同時,把自己以後的生活規劃好,不能走我媽走過的錯路。”

03

雖然小莉哥嫂那樣的人不常見,但這種人確實一直存在的。這樣的男人隻會口頭上孝順,隻會在外人面前裝作孝順,卻從來沒有任何行動,他們認為隻要給父母一個住的地方,隻要給他們一口飯吃就算盡孝瞭,這實在讓人寒心。

雖然這種情況不常見,我們也應該把這種可能性考慮在內,不能盲目認為“我兒子一定孝順”,否則你不給自己留退路,到頭來就無路可退。

女人在這方面應該有先見之明,越是善良的女人越應該給自己留退路,因為你的善良會促使你一直做好人,一直在乎所有人的感受,一直扮演好每一個角色,無形中就會忽略自己,如果不提前給自己留退路,就不好應對人生中的變故

比如小莉的母親,如果她扮演好母親的角色時,能夠兼顧到自己的晚年,考慮到“養兒不能防老”的情況,給自己留好退路,哪怕隻是留夠維持生活的錢,也比在兒子傢受苦要幸福。

說到底,其實就是“靠自己”和“格局”的問題。女人能扮演好每一個角色,說明你懂得靠自己。既然如此,你“靠自己”的能力不能隻用在別人身上,還要留一部分用在自己身上,讓自己格局大一點,眼光長遠一點,針對某種不好的可能性,提前給自己留好退路,這樣才不至於想依賴誰卻指望不上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