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在美國擁有至高權力的人,正被人逼著“退位”

“你83歲瞭,應該趁早讓位瞭”。

雖然我們都知道美國是個“三權分立”的國傢,可近些年美國國內嚴重撕裂、甚至很多時候已經“水火不容”的政治與意識形態對立,卻導致掌握著美國立法權的國會和行政權的白宮,已經無法再通過“民主”協商解決分歧,不得不屢屢尋求掌管著美國“司法權”、對美國聯邦最高的憲法有唯一解釋權的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去做“裁判”。

不過,由於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的9個終身制大法官名額,是需要通過美國總統與美國國會參議院確定的,所以如何瓜分這9個名額,讓最高法院的意識形態天平倒向自己,做出有利於自己的判決,也就成瞭美國不同派別的政客們近些年最最關心的一個議題。

(圖為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圖片來自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官網)

比如,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在他當政時期,就先後提名瞭三名保守派人士去填補當時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出現的三個大法官席位空缺。在特朗普所屬的美國共和黨的配合下,這三人最終通過瞭共和黨掌控的國會參議院的批準,成為瞭美國的最高大法官,更由此令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的意識形態天平,以6對3的絕對優勢倒向瞭保守派。

(圖為被特朗普提名並最終進入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的三名保守派大法官,截圖來自BBC的報道)

而如今,在與特朗普和共和黨的保守派意識形態對立的拜登上臺後,他和他信奉自由派意識形態的民主黨,自然也希望讓美國的最高法院倒向自己,至少也要減少保守派的優勢。

於是,這些自由派便將他們的目光鎖定在瞭今年已經83歲的大法官斯蒂芬·佈雷耶(Stephen Breyer)的身上,並開始通過不斷的輿論造勢,希望逼他“退位”。

如下圖所示,美國《華盛頓郵報》近日就刊登瞭這麼一篇呼籲佈雷耶趁早“讓位”的文章,撰寫此文的也不是一般人,而是美國知名的加州大學伯克利法學院的院長、美國知名法學教授歐文·切莫林斯基(Erwin Chemerinsky)。

(截圖來自切莫林斯基刊登在《華盛頓郵報》上的文章,圖中法官為斯蒂芬·佈雷耶

可這位佈雷耶明明也是個自由派。所以,為啥他會被“自己人”逼著“退位”呢?

從切莫林斯基的文章來看,這是因為他以及其他自由派,不希望去年發生在另一位自由派高齡大法官魯斯·巴德·金斯伯格(Ruth Bader Ginsburg)身上的事情,也發生在他身上。

去年,87歲高齡的金斯伯格,突然被一場疾病奪去瞭她原本就脆弱的生命。可由於她之前一直沒有讓出自己的大法官席位,她的突然離世便給瞭時任美國總統的特朗普和當時控制著美國國會參議院的共和黨一個極佳的機會。他們立刻趕在去年11月美國大選前就將一名保守派人士送入瞭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填補瞭金斯伯格大法官席位,並由此導致美國聯邦最高法院裡保守派與自由派的天平,從原本還相對平衡的5對4,一下子被擴大到瞭6對3。

因此,切莫林斯基等自由派認為,如果現年83歲的佈雷耶也像金斯伯格那樣,趕在一個對民主黨和自由派不利的時間點突然離世,這恐怕隻會損害自由派自己的利益,導致民主黨無法調整最高法院的意識形態天平,最終影響到很多自由派政策的推行。

切莫林斯基還在他的文章中透露,其實他在2014年時也曾寫文勸當時81歲的金斯伯格“讓位”,但金斯伯格並沒有聽從他的建議,還稱自己身體好得很。這也成瞭切莫林斯基希望佈雷耶不要重蹈她的覆轍,趁早“讓位”的另一個理由。

(圖為去年BBC和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對特朗普迅速填補金斯伯格空出的大法官席位一事的報道)

不過,切莫林斯基希望佈雷耶“讓位”的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同時也是最近一段時間裡許多其他自由派的人士在勸他“讓位”時亦不斷提到的一個原因,是民主黨很可能無法在明年美國的中期選舉中守住其現在擁有的參議院的多數席位,因為民主黨內有10多名參議員也已經年過7旬和8旬,甚至有人年近9旬,而且他們中有不少人還來自共和黨當政的州。所以一旦他們中有人退休,共和黨就將輕松贏回參議院的控制權,給拜登可能提名的任何大法官人員制造阻礙。

所以,切莫林斯基等自由派人士才會在這個時間點不斷地造勢逼佈雷耶“讓位”或“退位”,好趁著民主黨在參議院還有優勢時讓一個年輕一點的自由派大法官去接替他。

(圖為此前其他美國媒體對於民主黨希望佈雷耶盡早“退位”的報道,其中提到民主黨擔心怕無法在明年守住參議院,是他們希望佈雷耶這麼做的一個主因)

一篇給佈雷耶施壓,逼他“退位”的媒體評論文章甚至表示,他隻有這麼做才是在為美國“做好事”,並認為佈雷耶這個年齡應該是回傢抱孫子享受晚年的時候瞭。

目前,佈雷耶尚未就這些讓他“退位”的施壓給出回應。

但值得一提的是,此前當民主黨自由派表示他們可能會通過增加大法官的席位來對最高法院進行重新洗牌時,佈雷耶曾對這種做法表示反對,稱這會導致大法官們“政治化”,並令公眾失去對最高法院的信任。

可在美國政治和意識形態越來越撕裂和對立的局勢下,很多事情恐怕不會以一個83歲老人的意志為轉移瞭…….

來源:耿直哥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