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糧食或“減產”?官方:今年旱澇並重!糧食又要漲?

【小編】圖文記錄鄉村生活,書寫三農問題,解讀社會焦點!敬請點擊關註!

糧賤傷農,糧貴傷民!如何在保證農民種糧有收益的情況下,讓市民能夠承擔這樣的價格?這是一個系統的問題,農民種地不易,要面對市場行情的陰晴不定,要承受極端天氣災害帶來的損失,還要面對農資價格不斷攀升導致的利潤壓榨。

在2021年糧食產量能不能保證,價格是跌是漲,農民是賺是賠?這就要看天氣如何,而今年怕不是什麼好年份,今天就談一下今年的糧食!

一、糧食安全

去年我國糧食大豐收,雖然其中波折很多,但是總體來說很是不錯,量價雙收。尤其對於農民來說更是如此,糧食產量上去瞭,價格迎來最高價,農民收入自然就水漲船高。

糧食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保障,國傢為糧食安全劃定瞭18億畝的耕地保護紅線,在今年提出瞭“藏糧於地”、“藏糧於技”的政策方針,問土地要產量,問農業技術要產量。

去年糧食產量13390億斤,達到“十七連漲”為歷年之最,我國小麥與稻谷的自給率超過98%以上,基本可以完成自己自給,玉米自給率也超過95%,自由大豆需要大量進口,可以說我們主糧完全夠吃的。

但是糧食既是口糧也是戰略性物資,被別人卡脖子就如同現在的華為芯片被“斷供”一樣,艱難中前行。因而今年一號文件提出“種子是基礎,打好種業翻身仗”,就是為瞭不被“斷糧”;並提出要求,今年糧食產量確保在1.3億斤以上。

一次疫情,億萬老百姓開始在傢存糧,超市搶購,不少人傢建設存儲倉,兩年一換糧,因為大傢都知道,萬一再有極端事件發生,吃是最主要的。

二、今年糧食或許要“減產”

而今年的糧食產量或是一個大考驗,而且馬上就來。昨日,在國新辦發佈會上,應急管理部周學文表示,據氣象部門的預測,今年或將是一個極端天氣頻發,旱澇並重的年份,總體天氣狀況為一般到偏差。

預計在夏季北方處於多雨帶,黃河上中遊、海河流域的局部、松花江流域,以及南方的珠江流域東部可能有比較重的汛情。

而旱情容易出現的地區則是新疆大部、長江中遊,降水量偏少,容易出現階段性的旱情。

全國范圍內登陸臺風的個數可能會偏多。

而極端天氣帶來的不僅是人員傷亡以及氣候的影響,對於糧食來說,幹旱天氣會造成減產,洪澇更會造成絕收。今年天氣狀況對於糧食產量來說是個壞消息,要做好糧食減產的準備。

三、糧價是否會上漲?

糧食尤其是主糧,國傢制定瞭最低保護收購價,為的就是保障農民利益,不能全部靠市場來調節,因為這是人生命所需,萬一造成壟斷或者區域性的壟斷後果是山崩地裂的。

而已經明確的是今年國傢給出瞭最低收購價,發改委通知2021年國傢繼續在小麥主產區實行最低收購價政策。2021年生產的小麥(三等)最低收購價為每50公斤113元。這一價格比去年每斤高出一分錢。

2021年生產的早秈稻(三等,下同)、中晚秈稻和粳稻最低收購價分別為每50公斤122元、128元和130元。

而除瞭政策調高收購價以外,市場上也有有調節,這就要根據糧食預期產量和國際糧食價格。在國際市場上,近期糧價處於大漲,不論是美國、巴西還是印度,多個國傢都受天氣、疫情影響,糧食減產,導致國際糧價走高;

而我們今年的極端天氣增多,對於糧食產量勢必會有影響,綜合因素之下,糧食價格上漲或成為定局。

結語

這兩年糧食在糧食產量連年上漲之下出現價格上漲,這說明人們的收入已經能夠接受糧食價格提高,也是接受瞭糧食的重要性,心理預期增高。還有就是工業物價、服務業價格越來越高,糧食價格上漲隻是因生產成本增高的補漲。

而今年隨著減產預期和全球糧價大漲,我們的糧食價格在今年或許會沖到新高度,對於農民來說無疑是好事,但是對於受災的農民來說是好事也是壞事。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