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瞭搖錢樹,拿什麼給你弟買房”,兒子怒懟:你果然不是好婆婆

我有酒和茶,你有故事,就來找我。

點上面『關註』,你就是我的人瞭。

01

每個人的一生都同時面對兩個世界:一個是客觀的現實世界,一個是主觀的精神世界。這二者之間有可以相融的地方,也有水火不容的地方。

就像周國平在《思想的星空》一書中所說:“審美與功利的對立是一個經驗的事實,凡是審美力銳利的人,對功利比較糊塗,而利欲熏心的人則對美不慎留意。

這句話當中的“審美”和“功利”就分屬於“精神世界”和“現實世界”,註重精神世界的人,比如藝術傢,他們在現實世界中可能會鬱鬱不得志。而那些在現實世界中追名逐利的人,精神世界往往荒草叢生。

當然,這種事不是絕對的,從“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的角度來說,精神世界和現實世界可以融合,審美和功利也可以融合。有的人認為不能融合,是因為他們自己沒做到。其實他們也能做到,隻不過執念太深,不願意讓二者融合

放到婚姻中去說,有的人在乎的隻是功利,隻是錢,從來不會去在乎別人的感受,這樣的人當然也不在乎自己的感受,他們隻是為瞭貪心而貪心,如果他們懂得在乎自己的感受,就不難在乎別人的感受。

有的人與之相對,隻知道在乎別人的感受,以至於不太去理會功利的問題,活得不現實。這種人和前一種人相遇瞭,一開始會是不功利的人吃虧,而從最終的結果來看,是兩敗俱傷,甚至是三敗俱傷。

02

朋友阿剛之前經歷的婚姻就是“三敗俱傷”,他卡在婆媳之間左右為難,最終不但弄丟瞭婚姻,而且跟他母親的關系也鬧得很僵。

他母親是前文中提到的看重“功利”的人,不管什麼審美不審美,不管什麼感受不感受,認為兒子娶瞭有錢人,自己就該把兒媳當成搖錢樹,她沒有去想過要不要這樣做,更沒有去想過這樣做會有什麼後果。

他前妻小蓮是那種看中“審美”的人,比較註重自己內心的感受,活得有點不現實,追求浪漫主義,覺得愛情能夠勝過一切,覺得隻要自己對別人好,別人就一定會對自己好。

阿剛自身是個處於中間狀態的人,看似同時兼顧瞭審美和功利,實際上並沒有那麼完美。他是同時兼顧到瞭,但卻不懂靈活運用,這就使得婆媳矛盾出現的時候,他左右為難,越是想雙向討好,越是做不到。

他母親算計小蓮的時候,他知道這樣不對,但是卻沒能做到霸道護妻;小蓮說他母親不是好婆婆的時候,他知道小蓮說得對,但卻沒有拿出對待惡婆婆該有的態度。

他們夫妻間的差距,隨著時間越拉越大,使得小蓮對他的不滿也越來越重:“我在乎你的感受瞭,也在乎婆婆的感受瞭,可是你們都不在乎我的感受,這對我來說太不公平,我嫁給你的意義,難道就是給你們傢做搖錢樹嗎?

她內心“功利”的一面覺醒瞭,就不會再像以前一樣隻追求浪漫瞭,結合現實在乎自己的感受,就是審美和功利相結合的結果。這種狀態的她再去審視婚姻,就覺得不合適瞭,於是果斷選擇瞭離婚。

直到失去婚姻以後,阿剛的側重點才有所偏移,才開始認識到是母親的貪心和自己的懦弱毀瞭婚姻。他母親此時不在乎他的感受,反而咄咄逼人質問他:“沒瞭搖錢樹,拿什麼給你弟買房子?”他就沒再像以前一樣不溫不火回應,而是反唇相譏:“我前妻說得沒錯,你果然不是好婆婆,我都離婚瞭,你竟然還惦記著錢,我的感受在你心裡就那麼不重要嗎?

他越憤怒就越清醒,越清醒就越後悔:“我應該早一點護妻,不該任由我媽拆散我的婚姻。我媽不懂克制,我是過於克制,如果早一點中和一下,或許我就不會被離婚瞭!”

03

結合阿剛最後說的話來看,如果真的如他所說,他不那麼克制,他母親也懂得克制,結局肯定會不一樣,因為對於小蓮那樣的人來說,隻要生活沒有太大的波動,隻要自己的感受能被人顧及,她就不會翻臉。

這是一個既可悲又現實的問題:有的男人完全可以通過善待妻子的方式,不讓她內心的某個東西覺醒,這樣的話就可以相伴一生。一旦因為你的冷落或懦弱喚醒瞭她內心某個東西,你就再難留住她

阿剛的婚姻不就是毀在這種問題上嗎?如果他能管好自己,也能管好自己的母親,維持住小蓮那種不太成熟的理想狀態,不僅小蓮自己會滿意,他們一傢人也可以受益。隻可惜,他不懂其中的道理,讓婚姻失衡瞭,讓小蓮成熟瞭,這就沒辦法留住婚姻。

另外,對於男人來講,要明白“人到晚年,越克制,越好命”的道理。你的父母如果在你結婚的時候還不懂克制,說明靠他們自己學會克制不現實,這時候隻能由你出面教會他們或者要求他們克制,說白瞭就是別讓他們摻和你的婚姻,有任何問題可以讓他們先跟你說,這樣才能把“維持婚姻平衡”這件事留在你和你老婆手中,你們的婚姻穩住瞭,你的父母才能跟著受益

對於所有走常規婚姻路的男人來說都應該如此,女方嫁到你們傢,需要跟你和你的父母有接觸,你本就有義務維系好三方的關系,本就有義務多付出,在這方面必須現實一點,有時候甚至要狠心一點,該克制的時候要克制,不該克制的時候要狠心,這樣才能維系好婚姻和傢庭。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