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版圖的致命弱點:為保它,印度肢解巴基斯坦,年年向不丹給錢

軍事專傢們認為,印度是有“七寸”的。

從印度整個版圖來看,南部是德幹高原,西部是印度沙漠,北部靠喜馬拉雅山脈,中部是恒河平原。但印度版圖與東北部地區連接僅靠一條走廊。

這條走廊的名字叫西裡古裡,是指印度錫金邦與孟加拉國之間的寬約僅20公裡的狹長地帶。因以地名“西裡古裡”命名,所以稱為西裡古裡走廊。

西裡古裡走廊長約22公裡,東翼寬約33公裡,西翼寬僅21公裡,因其形狀狹長,且戰略地位重要,又被稱為“雞脖子”。事實上,印度東北地區邊界僅有1%與西裡古裡走廊相連,其餘99%都是國際邊界,北鄰中國,東接緬甸,西南與孟加拉國相連,西北與不丹接壤。

所以,西裡古裡走廊對印度的戰略地位重要,如果外部勢力直接控制瞭它,那麼就可以直接切斷印度本土與東北部地區的陸上唯一聯系通道,東北部地區將會成為甕中之鱉,也就可以直接將印度攔腰斬斷,一分為二。

這個地理上的弱點,印度當然也是清楚明白的,所以,一直對東北部地區格外“重視”。

先說緬甸。歷史上,緬甸很弱小,領土與印度因有高山阻隔,大規模軍隊無法通過,所以沒有能力與印度產生軍事沖突的能力。上世紀五十年代前後,中國國民黨有一支殘軍在金三角崛起,領頭的叫李國輝,是一個團長,在中國大陸基本上沒有人知道這個名字,但在金三角,這個人物卻赫赫有名,到瞭傢喻戶曉的地步。當地人甚至說,如果在金三角不知道李國輝,就像法國人不知道拿破侖。緬甸政府很不願意,決定用武力解決問題,但卻沒能打敗這支中國殘軍。

1953年5月,緬甸政府花費重金聘請瞭4000多名印度精銳軍隊,模仿中國,以“志願軍”的形式入緬參戰。緬甸方面同時出動1.6萬名軍隊配合,調集飛機大炮,全面圍剿金三角的國軍殘部。但是,4000多名印軍,被國軍殘部打得丟盔棄甲,最終僅有300人逃離瞭戰場。印度當時能夠出兵,當然也有著自身利益的考慮,如果單從軍事的角度而言,恐怕也無法繞開西裡古裡走廊重要戰略地位的考慮,可印度軍隊不但沒有成功,反倒使國軍殘部聲勢大振,一度成為瞭東南亞的霸主。

再說孟加拉國。孟加拉國東南山區一小部分與緬甸為鄰,東、西、北三面與印度毗連。1757年,孟加拉國淪為英屬印度的一個省,1947年印巴分治後,歸屬巴基斯坦,被稱為東巴基斯坦。1971年,脫離巴基斯坦而獨立。

印巴分治時,巴基斯坦由西巴基斯坦(今巴基斯坦)和東巴基斯坦(今孟加拉國)組成,相隔近2000多公裡。從地形上看,這可以左右開弓來對付印度的。事實也是1947年和1965年,印度和巴基斯坦進行的兩次戰爭,巴基斯坦就利用這種地理的優勢,讓印度感到很不安。但由於兩地相隔太遠,在民族、文化和語言存在著巨大的差異,最終使其內部矛盾變得不可調和。主要原因有這樣兩個方面:當時東巴的人口和財富較多,不願接受西巴的盤剝,能夠隸屬西巴主要在於宗教信仰維系;另一方面是因為東巴與印度經濟和貿易的關系十分密切,二者可以互利互惠,但卻因為印巴關系,無法得到更進一步的加強。所以也就有瞭後來的巴基斯坦內戰(孟加拉國獨立戰爭)。

1971年3月25日,東巴宣稱獨立。巴基斯坦總統葉悔亞汗立即對東巴進行軍事鎮壓,戰爭爆發。戰爭於3月26日開始,至當年12月16日結束,持續時間9個月,最後東巴脫離巴基斯坦獨立,成為孟加拉國。印度看到削弱和分裂巴基斯坦的機會來瞭,與蘇聯簽訂合作友好條約,得到大批先進的武器裝備,以讓“不斷逃亡印度的難民重返傢園”為由,於11月21日出兵東巴,直逼首府達卡。其後的12月3日,印軍又越過克什米爾軍事分界線,猛攻西巴,發動第三次印巴戰爭,牽制巴軍主力,不讓他們騰出手來支援東巴戰場。

戰爭以巴基斯坦的失敗而告終,巴基斯坦約有9000多人戰死,25000多人受傷。而在東巴戰場,印度陸軍包圍瞭達卡後,向東巴守軍下達最後通牒。當時,盡管達卡的巴軍還有3萬多人,但因內部的巨大恐慌以及當地人的不支持,隻好向印軍投降。

1972年1月孟加拉人民共和國成立,東巴人民聯盟領袖謝赫·穆吉佈·拉赫曼就任孟加拉國首任總統。從此,印度在南亞次大陸占據瞭軍事和政治上的優勢,而巴基斯坦隻能接受東巴獨立的苦果。

最後說不丹。不丹自公元7世紀起為吐蕃王朝屬地,9世紀成為獨立部落,但仍深受藏族文化的影響。清代漢文史籍中稱不丹為佈魯克巴。1907年,烏顏·旺楚克(1907—1926)廢除德佈王,自任國王,建立不丹王國,集政教大權於一身,並規定國王世襲。1910年1月,英國同不丹簽訂《普那卡條約》規定不丹對外關系受英國“指導”。1949年8月,印度獨立,與不丹簽訂《永久和平與友好條約》規定,印度每年付給不丹一定數額的津貼,從而繼承英國在不丹的特權,以此實現不丹在對外的事務上接受印度的“指導”。不丹與印度的這種“特殊關系”,當然也有著地理的因素。

所以,我們說,印度是非常明白其“七寸”的存在的,為不被攔腰斬斷,不但肢解巴基斯坦,每年還向不丹給錢。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