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時期,亞洲傳出兩大噩耗,印度已展開內戰,緬甸或將爆發戰爭

近來烏克蘭與俄羅斯之間局勢緊張,烏俄兩國之間已經“正面交鋒”,在此之際美國橫插一腳,在拜登與澤連斯基通電話後,烏克蘭決定與北約舉行聯合軍演成為瞭國際焦點。

可沒想到這個熱點很快就被印度和緬甸“搶鏡”。

最日的亞洲真可謂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風波不斷的亞洲又傳來2個壞消息,印度內戰打響,而緬甸或將爆發戰爭之際,還有美國在背後虎視眈眈。

第一個噩耗:緬甸或將內戰而成為美國跳板

眾所周知,俄羅斯地處歐亞,因此與烏克蘭戰火可以說就在亞洲的傢門口。

這讓亞洲諸多周邊國傢都感到重大壓力,本想說一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卻無奈烏克蘭近年來不斷向美國靠攏,參與美國對俄羅斯展開圍堵。

如今烏俄兩國由於爭議地區再次大動幹戈,背後也少不瞭美國的痕跡,美國先是提供1.2億美金援軍費用,北約則提供作戰指導及訓練。

烏俄交戰還未結束,亞洲地區又傳來瞭壞消息,緬甸或將爆發內戰,美國率先聞風而動,宣佈美國在緬甸的所有外交官及其傢屬將火速撤離緬甸。

隨後,韓國、泰國也宣佈正在準備從緬甸撤僑工作。

美國的行動讓外界嗅到瞭危險的氣息,有分析指出,美國突然宣佈從緬甸撤僑的決定絕非隻是做做樣子,或是為瞭在緬甸的下一步行動做好準備,極有可能接下來是一場“外科手術式”的軍事打擊行動。

看來拜登是打算對緬甸的內政插手到底瞭,一方面是突然宣佈“戰斧”導彈升級以提升海上目標打擊能力,另一方面是美國印太司令部展開聯合軍演,大動幹戈地曬出瞭“薩德”等反導系統並精準探測追蹤和攔截瞭對手發射的彈道導彈。

值得註意的是,美國在印太地區的“急先鋒”澳大利亞近日也有所行動,將國防長換為強硬的鷹派人物達頓,外界猜測澳大利亞“臨時換帥”很可能就是為瞭發起軍事行動做準備。

拜登政府已經停止瞭與緬甸所有的貿易往來,同時還帶著諸多“小跟班”不斷地給緬甸軍方施壓,“維護東南亞地區穩定、幫緬甸民眾獲得繁榮”極有可能成為拜登政府對緬甸動手的幌子。

緬甸或將變成為下一個伊拉克或是敘利亞,如今美國已經扶持緬甸境內的克欽獨立軍,近日來克欽獨立軍已經與緬甸軍方正面沖突。

一旦緬甸局勢被美國控制,那麼美國在緬甸駐軍也隨之而來,皆是美國在為深入東南亞做準備,這對其周邊國傢所帶來的影響也是難以預估,畢竟美國對於印太地區早已雄心勃勃。

第二個噩耗:印度爆發內戰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緬甸軍方派出戰機轟炸克欽獨立軍之際,印度內戰打響瞭。

令全世界都出乎意料的是,在本次反新德裡武裝發起突襲中,印軍被反新德裡武裝分子打得“滿地找牙”,根據中新網新聞所報道,印軍22人死亡,31人受傷,而武裝分子方面卻隻有一人死亡!

一直以來自詡為“南亞霸主”的印度,這個結局足夠諷刺,再次讓全世界看到瞭印軍的“外強中幹”。而更加難堪的是,這一次還是栽在瞭自己人手裡,這足以讓莫迪政府“顏面掃地”。

現在莫迪政府可謂是受“內外夾擊”,對外是盲目親美卻反遭制裁,近日美國宣佈對印度展開制裁,諸多印度賴以生存的商品關稅高至令人咋舌的25%。

美國制裁印度的原因很簡單,警告印度停止購買俄羅斯S400防空導彈系統,印度沒有照做,美國便宣佈制裁。

對內,疫情至今仍然不受控制,國內連續三個季度經濟負增長,焦頭爛額之際又爆發農民抗議。

而這一次印度民間武裝分子之所以能夠來去自如地偷襲,這背後有著眾多民眾的支持與掩護。

另一方面,莫迪政府也遭到國內各界的抨擊,指出印政府每年軍費開支在600億美元以上,這樣的軍事開支早已遠遠超過瞭全球軍事第二強國俄羅斯,可卻在戰鬥力上令人大跌眼鏡,連國內的武裝分子都打不過,甚至還直言指出印軍這樣的戰鬥力與巨額軍費絲毫不匹配。

這不禁令人想起之前印度與巴基斯坦的沖突當中,當時印軍人數眾多卻損失慘重,體現的是印軍的訓練水平極差。

可印軍卻並未吸取失敗的教訓,如今又一次“急功冒進、無腦沖鋒”。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