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2名未成年女孩將8歲女童分屍,肢解後丟進水塔,最終僅判20年

在20世紀80年代末,日本社會發生瞭一起駭人的兇殺案,4名未成年囚禁瞭一名女高中生長達41天,女高中生飽受折磨,最終難逃一死,而4名未成年把受害者的屍體用水泥密封在瞭圓柱油桶內,但即使4名未成年先後落被捕,被判處最高的刑罰卻隻有17年,日本因此特別修改瞭《少年法》。

2017年,韓國社會發生瞭一樁兇殺案——仁川女童碎屍案。兇手同樣是個未成年,為17歲的女高中生,她殘忍殺害並分屍瞭一名8歲女童,肢解後丟進水塔,然而她最終隻被判處瞭20年,引起韓國民眾十分不滿,但讓整個韓國更為憤慨的是兇手落網後的一句話:

“天氣那麼好,我卻無法去看櫻花覺得難過。”

面對受害者傢屬的憤怒與悲痛,兇手卻絲毫不覺得愧疚和後悔,反而是感嘆自己不能去看櫻花,此話一出,韓國民眾嘩然,都忍不住要痛罵一句:“為什麼她不被判處死刑?”

2017年3月29日,8歲的小學生熙美(化名)放學回傢,由於想要在公園遊樂園玩耍,因此向陌生的金某借電話,打算告訴媽媽一聲。金某是一個17歲的女高中生,不顯得有危險性,熙美因此沒有對金某產生很大的防備心。

當金某表示自己的手機沒電瞭,熙美可以去到她傢打電話,熙美也沒有拒絕。但熙美到金某傢後卻被看起來人畜無害的金某用平板電腦的數據線給殺害瞭,然而金某在處理熙美屍體的時候,一直與另一名未成年女高中生保持有聯系。

對方清楚金某在做什麼,但並沒有阻止,反而是顯得興奮。而這兩人其實是網友,由於同一款遊戲逐漸有更多的聯系,金某被捕後被問道作案動機,她卻是回答:“為瞭完成遊戲任務!”

3月29日晚上十點半左右,警方通過搜查在一處公寓頂樓的水房找到瞭已經遇害的熙美的屍體,由於周圍有不少監控,因此兇手金某很快落網,這樁兇殺案就告破。

不過警方在查看拋屍現場以及受害者的遺體狀況時,發現兇手在殺人時並沒有顯得很慌張。而且金某在殺人後,甚至還將受害者的手指當成禮物送給瞭與她通電話的朋友樸某。

熱播的韓劇《窺探》便是從“仁川女童碎屍案”得到瞭素材,為什麼兇手金某殺人後沒有一點負罪感,沒有同理心?這是因為金某自出生就缺乏鏡像神經元,事實上,因為有虐殺、解剖動物的行為,金某非常不合群。

那段時間裡,金某也是沒有去上學,沉迷於暴力遊戲中,後來與樸某密謀瞭犯罪,因為小孩子在下面吵鬧,金某覺得很煩,而樸某則慫恿她像完成遊戲任務那樣將小朋友殺害。

但由於金某和樸某2人都是未成年,金某最後被判處瞭20年,樸某則是被判瞭13年,然而這類群體讓韓國社會產生瞭巨大的擔憂:金某刑罰釋放後是否會再次犯罪?沒有同理心的人真的會改過嗎?

值得一提的是,自上世紀末意大利帕爾馬大學發現鏡像神經元起,鏡像神經元便成瞭認知神經科學研究的熱點,有研究者甚至給出瞭這樣的結論:鏡像神經元之於心理學,猶如DNA之於生物學。

因為有鏡像神經元的存在,人類才能學習新知、與人交往,迅速理解他人的意圖以及體驗別人的情感。

而於1957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阿爾貝·加繆曾寫過一本《局外人》,這部作品也是他的成名之作,這個局外人就不存在有常人所擁有的情感,比如開篇就寫道:“今天,媽媽死瞭。也許是昨天,我搞不清。”而從參加母親的葬禮到偶然成為殺人犯以及被判處死刑,主人公莫爾索都表現得無動於衷。

在上世紀中期,尚不存在有“鏡像神經元”的說法,而當鏡像神經元被發現後,許多人都認為莫爾索其實就是缺乏鏡像神經元,與韓國“仁川女童碎屍案”的兇手金某是一樣的。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