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空間站首艙成功發射!17國獲批加入,美國申請遭拒!

就在剛才,“天和號”核心艙被長征五號B遙二運載火箭準確送入預定軌道,標志著我國自主研制和發射的空間站正式開建。這一天我們終於等到瞭,中國有瞭自己的空間站,不再需要羨慕他人。

最早的空間站是蘇聯在1971年發射的禮炮1號,美國在1973年也建造瞭空間站——天空實驗室空間站。到瞭1986年,蘇聯和俄羅斯前後用瞭10年的時間建造瞭當時最大的空間站——和平號空間站,一次最多可以容納6名宇航員。

在和平號空間站之後,美國、俄羅斯、歐盟等多國聯合建造瞭國際空間站。該空間站的長度達到73米,寬度109米,重達419噸,一次最多可以容納11名宇航員。自1998年發射以來,國際空間站的規模不斷擴大,一直運行至今。

雖說是叫國際空間站,但令人唏噓的是,作為航天大國的中國被排擠在外,完全沒有參與其中。在2001年空間站建設之初,我國也曾多次表示想要參與國際空間站的合作,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然而,美國卻一直從中阻撓,試圖遏制中國航天科技的發展。到瞭2011年,美國更是通過瞭沃爾夫條款,直接從立法上禁止我國航天局與美國宇航局的任何科技合作。

既然國傢合作走不通,我們隻能走獨立自主的研發之路,這又不是第一次。在此之前,中國的人造衛星、載人航天、月球和火星探測器,都是我們自主研發出來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美國的阻撓,倒逼中國航天變得更加強大。

經過十來年的獨立研制,我國在2011年發射瞭首個實驗性空間站——天宮一號。在軌運行5年期間,天宮一號相繼與三艘神舟飛船進行交會對接,並有航天員進入空間站中生活和工作。

此後,天宮二號在2016年又發射升空。在天宮二號運行期間,航天員完成瞭中期駐守任務。天舟一號貨運飛船首次對接天宮二號,成功實現瞭推進劑和貨物的在軌補給。

隨著天宮一號和二號的實驗性空間站各項任務的圓滿完成,我國直接跳過瞭原計劃中的天宮三號,我們已經有能力獨立建造一個大型空間站。不過,這一切還需要一個得力的助手——胖五。

按照計劃,中國空間站由天和核心艙以及問天、夢天實驗艙構成,結構呈T字型。但每個太空艙重達20噸,隻有我國現役運載能力最強的火箭長征五號才能將它們送上太空。

“胖五”挑起瞭我國航天新征程的大梁,此前已經成功發射瞭天問一號(我國首枚獨立自主研制的火星探測器)、嫦娥五號(我國首個月球采樣返回探測器)等一系列重要航天器。這次成功把天和核心艙送入預定軌道,無疑又是胖五的一次裡程碑發射。

不久後,天舟二號貨運飛船將會前往空間站進行對接。在這之後,我國將再次進行載人航天任務,發射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第一批航天員將會入駐中國空間站。此次的載人飛行的任務周期將會長達3至6個月,大大超出此前的任務時長。

在未來兩年內,我國將多次進行發射,把空間站組件陸續送往太空,完成空間站的建設。待到2025年國際空間站退役之時,太空中的空間站就隻剩下中國空間站。

從零到有,中國航天這一路走來實屬不易,但我們仍然期待與全球合作。根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中國空間站將會向全世界敞開大門。探索未知的宇宙是人類共同的心願,中國將會為人類的航天事業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目前,已經有多個國傢申請加入中國空間站的第一批科學實驗,17個國傢的9個項目成功獲批。這回,美國也申請加入中國空間站,結果他們的申請被拒。原因並不是為瞭報復,而是他們技術沒有達到我們制定的標準。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