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火自焚!澳大利亞1813億生意被收回,中國市場被多國盟友”搶占”

“失足,你可以馬上恢復站立;失信,你也許永難挽回。”

由於近來中澳之間的緊張關系,雙方的貿易也受到瞭極大影響。而澳大利亞價值1813億元人民幣的天然氣生意可能要保不住瞭?中國市場被多國盟友紛紛”搶占”,澳大利亞該何去何從呢?

自從中方對澳大利亞實行制裁以來,澳大利亞受到瞭沉重的打擊,但這一切隻能說是澳大利亞玩火自焚、咎由自取,因為其不知輕重地抹黑我國,肆意想要擾亂我國秩序,並且其本身產品存在嚴重的質量問題,因此,澳大利亞需要付出相應的代價。

澳大利亞自食惡果

據報道,中國申能集團與法國道達爾集團簽署協議,采購瞭2800萬噸液化天然氣。但這對中國液化天然氣第一大供應國澳大利亞來說,卻屬實不是一個好消息。據統計,2020年,澳大利亞累計向中國出口瞭2900萬噸液化天然氣。可以說,對我國液化天然氣的出口對澳大利亞的經濟至關重要,但是如今這塊價值1813億元的”蛋糕”卻將要被別人分割。

但這種局面的出現和澳大利亞對華的態度是分不開的。澳大利亞原本一向對中國態度緩和,但是近年來在美國展開的與中國的貿易摩擦中,澳大利亞一反常態,竟高調地緊跟美國步伐,多次發起”反華”言論。尤其是自去年疫情發生以來,澳方各種對華潑臟水。

可以說,中國對澳大利亞實施制裁後,澳大利亞的經濟受到瞭嚴重的打擊和影響。那麼,既然澳大利亞那麼依賴中國市場,又為什麼總是和中國過不去呢?

澳大利亞為什麼總是和中國過不去?

澳大利亞想搭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順風車”,能夠從中獲利,但另一方面又由於意識形態不同,害怕過於依賴中國,自認為”中國威脅”。

這種心態主要體現在澳大利亞對中國的投資審查上,從2008年到2017年,中國對澳大利亞的投資金額從不足50億元躍升到近500億元,甚至在2016年,還接近600億元。同時,投資涉及的行業也越來越廣泛。

但這個龐大的數字引起瞭澳大利亞政府的不安。所以今年2月份的時候,蒙牛想要收購日本麒麟集團旗下的澳洲牛奶加工商LDD,卻意外遭到阻礙,在長達6個月的審查過後,澳大利亞以”安全”為由否決瞭這一交易。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LDD最後被折價4000萬澳元賤賣給澳大利亞本土的貝加奶酪公司。

LDD本身就是一傢外資公司,就算出售給蒙牛,也不過是從一個外資到瞭另一個外資手上,但澳大利亞對此卻顧慮重重,多加阻擾。而且為什麼在日本手上就可以,在中國手上就不行呢?顯然,這就是在針對中國。

受中美關系的影響,莫裡森政府更加親近美國。隨著中美關系惡化,雖然澳大利亞表示不想站隊,但是面對美國揚言的要與澳大利亞切斷聯系的威脅,以及在思想文化和語言上和英美同宗同源,所以心理上更向往歐美。以及由於獨特的地理位置,出於安全考慮,澳大利亞就向美國遞交投名狀,緊跟美國的步伐,多次挑釁中國。

但澳大利亞的舉措,並沒有給自己帶來好的結果,反而使自己在中國的市場被其他國傢”瓜分”瞭。

澳大利亞為何甘當美國”棋子”?

表面上,澳大利亞的盟友們大談團結,可背地裡卻恨不得取而代之,想填補澳大利亞在中國留下的市場空白。

加拿大、巴西向中國提供鐵礦石,印尼加大對中方煤炭輸出、剛果(佈)將鐵礦石開采權交給中國公司。這些都是典型的例子。

而澳大利亞最重要的盟友美國又是怎麼做的呢?其向中國出口瞭大量農產品,包括小麥、玉米和大豆,而且還看好中國有更多的潛力購買其他產品。

那麼,為什麼澳大利亞明明很依戀中國市場,離不開中國,卻還要充當”反華急先鋒”,執意追隨美國呢?

主要原因是澳大利亞國防部試圖通過渲染”中國威脅論”,得到更多的經費,而澳大利亞媒體受到美國的影響執著”反華”,另外,澳大利亞的政府官員認為,中美之間的對抗,美國能取得最後的”勝利”,所以他們試圖通過討好美國,獲取更多的利益。

其實澳大利亞本身才是隱憂不斷。不僅疫情嚴重,國內還不斷爆發遊行示威等事件。可以說,澳大利亞自己國傢的事情已經一頭亂麻,顧也顧不過來,卻還忙著去針對中國,真的是太可笑瞭。

本身自顧不暇,卻還想插手中國內政,使得自己原本在中國的市場被多國哄搶,經濟也受到影響。澳大利亞對中國做的一系列舉動都是在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對中國造不成任何實質性影響,而且一味追隨美國還有可能會被拋棄,希望澳大利亞認清形勢,多做有利於中澳關系的事。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