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剩女高估的“3000萬”,至今沒有男朋友!真沒個B數

作者 | UJ觀點

編輯 | UJ觀點

聲明:文章內容由賬號UJ觀點原創首發,未經允許、授權不得私自轉載、搬運、抄襲,造成侵權,將追究一切法律責任!


老話說得好:“ 少小不相親,老大徒傷心,空悲切…… ”

明明多瞭3000萬,我有,他有,大傢有,就你沒有男朋友~

不要被 “ 3000萬 ” 這個數據給迷惑咯。

當今很多剩女之所以被剩下,大部分原因就是覺得男女比例失調,身為女性的她,在當代有天然的優勢,有著更多的選擇權力。

現在就準備瞭 “ 一盆冷水 ” !

呲你:1.0

多?的確是多瞭3000萬!

但這3000萬並非全部集中在20~30歲這個適婚年齡段。

上到百歲老人,下到初生襁褓都計算在內,統計的是整體男女比例,不要有任何錯覺,以為是適婚年齡段整整多出3000萬。

有些自媒體就會故弄玄虛,炒作3000萬的數據差異是適婚年齡,他可能不知道,也可能知道但卻不說,不然怎麼吸引流量、怎麼制造差異化?有空還是多多看看@UJ觀點\u0002的文章吧,哈哈哈哈~

回到正題。

在那個 “ 生男有賞,生女就掌 ” 的舊時代,這才是男女比例失調主要原因之一。

一些提前預告性別,導致很多小生命還沒開始就已經結束瞭,結果就是集中性、爆發性的產男。

那個時候 “ 一索得男 ” 更是被稱為有本事。

現在呢?年輕人隻要願意生孩子,老人能抱個孫就要謝天謝地瞭,管你是男是女,一樣都是傳後人!

這樣就表明在現實層面上,適婚女性的目標群體已經扣除瞭 “ 稍老年紀 ” ,那她們往上找還是往下找?風華正茂,誰有鞋穿想要光著腳?

好,排除,往下找!


呲你:2.0

你確定你認真看過男女比例人口的數據報告?

還是隻是聽說或者看相關文章有頭沒尾,點個贊、留個言、吐個槽,就比如像你現在一樣,沒看完就想要關掉文章頁面瞭?

根據《2020中國統計年鑒》:

從年齡結構上區分,截止到2019年,我國性別比最為失衡的年齡分別為10-14歲、15-19歲,這兩個年齡階段,性別比分別為119.10、118.39(女性為100),幾乎出現瞭1名女孩對應1.2名男孩的局面,由此而知, “ 00 ” 後的男女失衡局面最為突出。

看清楚沒有!都是 “ 00後 ” 甚至是 “ 10後 ” 。

靈魂質問:

“ 你這是準備花10年時間等他們長大嗎? ”

“ 還是你有長生不老的妙方? ”

兩個選擇給你,你是想 “ 姐弟戀 ” 呢,還是想 “ 忘年戀 ” ?

就20世紀後的男女比例失調,都可以歸結於科學角度:雙方染色體XX、XY的配對,概率都是50%。

再加上經濟壓力、早前的不良風氣延續以及計劃生育80、90後傢庭都是獨生子女,男女比例出現差異也是可以預計的。

反正也跟 “ 剩女 ” 沒關系。


呲你:3.0

別急,還沒到 “ 剩女 ” 慌的時候,看完這個再慌吧。

3000萬的男女數據差還剩多少?滿打滿算意思一下1000萬左右,其實已經給多瞭,我也沒去查具體數據。

但是可以提供一個2010年的適婚男女比例數據,當時的男性適婚人數隻比女性適婚人數多100萬左右,雖然到現在2021年為止會所增長,但這已經是小程度的差別瞭。

這還不是全部,有3個點沒說明白:

1、有 “ 剩女 ” 也有 “ 剩男 ” ,而且大部分剩男不在剩女考慮范圍之內,扣除一部分。

2、剩男在農村,剩女在城市,兩者不相匹配,扣除一部分。

3、剩下的1000萬,包含 “ 已婚 ” 男性,再扣除一部分。

1.0 + 2.0 已經掐頭去尾,再扣除這些人群,最後平均一下各大城市、地區的人口基數!細思極恐、聞者傷心、見者流淚。

為什麼找不到男朋友?(我總有一種我是 “ 名偵探柯南 ” 的感覺。)

真相隻有一個 —— 雖然男女人口差瞭3000萬,但是適婚男女人口相差無幾。


一盆水潑過去:4.0

社會環境導致客觀普遍現象:男女各層級(低產、中產、高產)通婚區別。

男性 —— 他的配對范圍廣,可以說三個大類他都願意去配對。

如:

高產願意配對中產、低產(包括同級)。

中產願意配對高產、低產(包括同級)。

以此類推……

女性 —— 她的配對范圍相對局限,相對傾向更高層級。

如:

高產隻願意配對高產。

中產願意配對高產(低產不考慮、同級不一定)。

低產隻願意配對中產、高產。

以此類推……

可能這種陳述會讓人覺得不尊重女性。

但要澄清個人要表達的意思是: “ 不是說女性不願意去接受低層級,而是說女性更傾向高層級的人群,而男性相對沒有類似的想法。”

以個人觀點看:

“ 剩男 ” 是被剩下的,屬於被動情況。

“ 剩女 ” 是被自己剩下的,屬於主動情況。

還有一些屬於人生觀、價值觀的事情,就不再多說瞭,都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也沒什麼意義,那是個人追求,他人也沒有什麼權利去左右。


剩下一點水潑完:5.0

離婚算不算 “ 剩 ” ?這是一備受爭議的話題。

以個人看法 + 實際情況來說,也算 “ 剩 ” !莫名有點紮心!

這是以目前的 “ 高離婚率 ” 為基數,數量決定算不算 “ 剩 ” !年輕小夫妻成群結隊離婚的新聞已經不是一次、兩次瞭。

“ 閃婚閃離 ” 、“ 20出頭夫妻離婚 ” 等等,感覺更像合法性質的談戀愛,不像在經營婚姻、經營傢庭,這都讓大眾感覺當下的離婚是一件正常的事情,

但我覺得離婚正常,高頻發離婚就不正常,還有的人以離婚引以為傲,那就更不正常。

在商言商,以我是一個男性的角度來客觀看待婚姻的話,有兩個觀點:

1、部分男性可能不會選擇再婚。

考慮的是一個婚姻成本問題,另一個是自由問題,經歷婚姻而又離婚的夫妻,一般都對這件事情多少有點排斥。

再婚的男性需要付出一定的經濟成本,這也讓部分男性望而卻步,如果年紀接近中年,他更願意去充實個人,比如:沒人管,可以P到失聯。

女性的話,不清楚具體想法,歡迎看到這裡的女性朋友能在評論區說說你的真實想法以及感受。

2、離異後,男女優勢不同。

客觀來講,對於婚前女性的選擇更具有主動權,“ 剩男 ” 就是一個實際情況的說明。

但是離婚後,雙方的位置可能會進行調換,男性變得更有主動權,一個是實際年齡的增長,男性無懼,在個人能力、經濟條件、性格積累等等方面都變得更有 “ 價值 ” 。

在這種基礎之下,他們是會選擇更優質一點的人群,在外貌、在性格等等,就像婚前女性擁有主動權一樣,剩女的競爭又增加瞭,當然這是一個主觀論點。

反觀,失去青春成本的離異女性,就有點慫瞭,並且對於她們來說,組成一個傢庭在各方面都是有必要的,隨著年紀增大會越來越迫切,從而降低標準。

體現在 “ 傢庭壓力 ” 、 “ 輿論壓力 ” 等等方面。

差不多 “ 水 ” 也呲完瞭,但是還請大傢認清文章主題,不是討論誰對誰錯,而是正視 “ 3000萬 ” 差異的真實情況。


我是@UJ觀點\u0002,看過點贊,腰纏萬貫。

歡迎關註、評論交流。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