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終於自食惡果,韓國掀起抵制日貨浪潮,中企取消采購合同

日本不顧周邊國傢以及國際組織反對,執意要將125噸核廢水排入大海,這引起包括中國、俄羅斯、韓國在內的諸多國傢不滿。日本終將自食惡果,為短視行為付出代價。目前,韓國民間掀起瞭抵制日貨的浪潮,很多韓國大型超市下架日本海鮮,並計劃未來禁止采購來自日本的海產品。除瞭韓國外,中國一傢水產企業取消瞭與日本供應商的采購合同,不再從日本進口生蠔產品。

該企業表示,日後將會從其它國傢進口海產品。如果日本未來正式排放核廢水,今後該公司將全面禁止從日本采購任何海產品。據瞭解,中國是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水產進口國。2019年中國進口的海鮮達到400多萬噸。不過,自福島核電站發生事故後,中國未雨綢繆,已經采取瞭相應的措施。所以,中國從日本進口的海鮮比例並不高,前十大進口來源國裡並沒有日本。

日本作為漁業發達的國傢,海產品出口量達200多萬噸。許多沿海漁民,需要靠著漁業才能養傢糊口。如果未來核廢水排入大海,日本漁民將首當其沖,成為首批受害者。屆時,不僅周邊國傢不再采購日本的海產品,其它的國傢也會考慮到核輻射問題,對進口日本海產品施加更大的限制。目前,美國已經出臺瞭一系列措施,禁止日本一些海產品流入美國市場。

日本排放核廢水,不僅令本國漁民利益受到損害,也會牽連周邊國傢的漁民。據科學傢的數據分析,隻需要57天的時間,核廢水就會污染大半個太平洋。環太平洋國傢的漁民,出海捕撈的海鮮以及魚蝦,其體內可能會囤積放射性物質,最後這些放射性物質轉移到消費者餐盤。一旦對消費者身體健康造成不利影響,將會導致漁業遭受巨大的沖擊,直接影響到漁民正常的生產生活。

日本應該三思而後行,在未窮盡一切手段的情況下,謹慎看待核廢水排放入海問題。此外,日本在處理核廢水的過程中,應當接受國際組織以及周邊國傢的監督。在經過徹底的無害化處理後,還需要與周邊國傢協商一致,不能私自排放核廢水,將太平洋當做自己國傢的下水道。

(文/嚶仔)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