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本田持續輸出中國,為何在日本無人問津?內行:原因太心機

前言:

在最近幾年裡,我國的汽車市場也有瞭一定的發展,出現瞭各種各樣的車型,根據汽車的制造地區,可以大致將車子分為日系車,德系車和美系車等,最近幾年的國產車也有不錯的發展。在這幾種車型當中,日系車在我國車主心中的地位可以說是非常高的,尤其是我國的廣東省,因為特殊的地理條件,到今天為止這個地區仍然是汽車最暢銷的省份。

在日系車中最出名的應該就是豐田系列瞭,作為世界前500強的企業,他們旗下瞭非常多的車型,都非常的不錯。不僅僅是在中國,就算是在全球,也廣受歡迎,每年的銷量都非常不錯。其實從具體的數據中我們就可以看出來,在近幾年裡,中國向日本進口的豐田和本田車型,數量正在不斷的增加,包括低端市場裡的卡羅拉,以及專門做豪華品牌的雷克薩斯,在馬路上非常常見。

日系車數量逐年增長

另外還有收到車主們熱烈討論的本田思域,口碑也是非常不錯的。雖然說他的身份隻是一輛私傢車而已,但是卻帶著非常豪華的配置,在性能方面甚至可以和跑車相媲美。它的發動機到底有多強大呢?隻要稍微改一改,就可以被用於賽車比賽。

日本的車型在中國之所以很流行,其中的一個原因是他作為我們的鄰國,和我們之間有著非常多的合作,我們也能從他們的身上學到很多的經驗。對於日本來說,中國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市場,所以說每年日本都會向我們瘋狂輸出豐田和本田汽車,中國的汽車市場確實也養活瞭日本車企。而這個時候肯定就會有人問,那日本人自己最喜歡開什麼車呢?

更熱衷於迷你汽車

光從整個亞洲地區來看的話,日本應該算得上亞洲是最發達的國傢,經濟條件也很不錯,人民的收入也不低。所以不少人都覺得,日本人自己開的車,至少也應該是本田思域那種級別的,或者是售價達到百萬以上的豪車。但是情況卻不是這樣。

如果大傢去過日本的話就能明白,日本的經濟雖然比較發達,但是他們的國土面積過於狹小,交通擁堵的情況比中國還要嚴重,如果說大傢都買那種體積龐大的豪車,那可以說是完全沒有價值體驗的,所以相比豪車,他們可能更喜歡開一些體型比較狹小的汽車,最出名的應該是一款叫做K—car的汽車。

這種車型最大的特點就是體型窄小,算得上是迷你版汽車,從它的體積來看,可能比mini還要小很多。雖然從外觀上看他的體型很小,但是它的內部空間殼一點都不小,一輛車至少也可以坐下4個人,而且後備箱的空間也不小,能夠裝不少的東西。這輛車就很好地印證瞭那句話:濃縮的都是精華。

日本的堵車情況其實也是非常嚴重的,在這個時候,這種汽車就顯示出瞭他的優點,最重要的是,它的價格還非常的便宜。所以日本雖然拼瞭命地往中國輸入那些豪華車輛,但是他們自己開的卻是這種便宜的小型車。因此很多網友也覺得,實在是太心機瞭。

背後的原因是為瞭環保

其實不僅僅是日本,印度同樣也是這樣的,他們國傢的領土面積雖然不算太小,但是人口數量實在是太多,再加上他們國傢的人口貧富差距極大,很多地方連路都沒修好,印度當地的堵車情況也是非常嚴重的。所以在印度地區,那種體型比較大的車子,銷量並不怎麼好,反而是印度塔塔公司的NANA汽車,受到瞭人們的追捧。

這輛汽車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優點,甚至連空調都沒有裝,就隻是因為他的體型比較小而已,在印度的銷量也能達到上萬輛,他們公司在印度國內汽車市場所占的份額達到瞭60%以上。我們再說回日本,在日本極為流行K—car汽車,之所以能有這麼高的人氣,不僅僅是因為他自身的價格夠低,還有一個非常關鍵的原因,那就是這種車子比較環保。

因為車子的體積很小,所以汽車尾氣的排放量也非常的低。政府也是非常鼓勵人們購買這樣的車子,甚至還會給車主們一些補貼,因此這款車型就非常快速地占領瞭日本的市場,這才是K—car在日本流行起來的真正原因。所以有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很多車子性能很好,外觀看上去很漂亮,內飾也很華麗,可是最終的結果卻是銷量非常糟糕。並不是因為車子的問題,而是因為這種車子並不適合在這個地方開。

不要過於盲目

就像日本這種領土面積比較小的國傢,就算本田思域賣得再便宜,他們估計也不會買,因為這種汽車就不適合在日本開,一出去就會堵車,而且油耗也大,尾氣排放也很嚴重。相信大傢現在大致也能夠明白瞭,日本在向我們大量瘋狂輸出豐田本田的時候,他們自己開的車子是什麼樣的。

這其實也算是日本汽車行業的一種發展模式,依靠本田或者豐田這種知名的汽車企業來出口車輛,一邊為自己賺取口碑,一邊拉動國內經濟。而像K—car這種體型較小的汽車,就用來搶占國內的市場,對交通秩序,社會環境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當然大傢在買車的時候也不要過於盲目,覺得這些外企車或合資車就一定比國產車好。

在過去的幾年裡,很多的外企車都出現瞭各種各樣的問題,引發瞭人們的討論,曾經一直以高品質,高安全性而出名的日系車,如今也出現瞭許多的問題。相反倒是我們的國產車,做得越來越好,越來越得到人們的認可,希望在將來我們國傢自主研發的汽車,能夠得到更大的認可,甚至能夠銷往海外。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