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著得罪美國的風險,關鍵時刻,又一歐洲國傢站在瞭中國這邊

根據新華社報道,德國前副總理西格馬和前國防部長魯道夫在《每日鏡報》中聯合發文稱,西方應該加強和中國的合作,而不是對抗。

此外,西格馬強調,中國在抗疫過程中表現突出,而歐美國傢卻沒有做到有效領導和支援。

歐洲和中國的關系日益親密

文中提及,去年中國和亞太14個國傢簽署RCEP,GDP達到26萬億美元,出口總額5.2萬億美元,占據全球總體比例的30%。該協議的簽訂意味著,中國將和這14個國傢加強貿易合作往來,來共同應對經濟復蘇。

另外,去年年底,中國和歐盟還達成瞭投資協定。要知道,作為歐洲代表國傢之一,德國均在這兩份協議的名單中。過去,歐洲和美國的關系是較為曖昧的,但經歷瞭新冠疫情後,歐洲方面看到瞭中國實力,才寧願冒著得罪美國的風險,逐漸向中國靠近。

文章中表示,脫鉤是不利於世界穩定秩序發展的,典型的案例就是美國前任總統特朗普在位時的經歷。

當時特朗普一直利用疫情,甚至還聯合小弟國傢抹黑我國,這麼做的後果是什麼?大傢顯而易見,除瞭導致美國疫情局面失控外,沒有得到任何效果,完全是損人不利己的行為。

反倒是中國與歐盟方面建立自由貿易區,這對歐洲,甚至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傢來說,都是有利的。因此,德國前總理西格馬才在這個關鍵時刻,站出來力挺中國,並呼籲西方和中國加強合作。

匈牙利的案例

此前,歐盟曾召開過27個成員國的會議,會議內容是討論是否應該對中國五傢企業實行制裁。在投票環節,26個國傢投下贊成制裁的票,唯獨匈牙利表示反對。

匈牙利認為,中國對歐盟經濟發展是有積極作用的,因此歐盟和中國之間不應該存在制裁關系。

加上德國前總理西格馬現階段的呼籲,表明瞭這回是站在瞭中國這邊,預示著繼匈牙利後,我國又會收獲一個歐洲朋友。

中國用實力證明瞭自己

一直以來,西方煽動歐洲與我國形成對立面,目的隻有一個,就是制衡我國發展。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國不但沒有自我放棄,而是受到瞭激勵,誓要用實力證明自己,而新冠疫情的爆發,剛好給我國提供瞭一個最佳的表現機會。

去年,無數個國傢遭到疫情打擊,經濟備受重創,連強大的美國都沒有逃過一劫,我國卻成為瞭特例,成為瞭去年唯一一個經濟呈現正增長的國傢。還記得,我國穩定住疫情局勢後,不少德國工廠和企業紛紛表示,看好中國市場前景,並表示願意加大對華市場的投資。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經濟展望報告顯示,預計我國今年的經濟將繼續增長8.4,不少專傢和機構都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持看好態度。經濟分析師劉滿平表示,中國經濟在加速復蘇中,我國各類產品的出口數量在逐漸增加,在政策和市場的雙重推動力下,我國經濟增長韌性依然強勁。

德國這回主動對我國示好,除瞭被我國樂觀發展所吸引外,相信也有對西方失望的因素。尤其是經歷瞭北溪二號項目後,德國和美國的關系大大受損。

可以說,美國為瞭阻止歐洲和俄羅斯合作,用盡手段,引發德方的強烈不滿,德國還曾主動警告美國,這麼做已經是侵犯瞭他們的主導權。

德國作為歐盟領頭羊,一旦和我國加強來往,後期不排除會有更多的歐洲國傢向我國拋出橄欖枝,到時候,我國正式滲透到歐洲市場,經濟發展勢力更是不可小覷。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