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遲退休已經官宣,假若時間延長5年,那社保還有交的必要嗎?

前言

老年人和年輕人想要找到共同話題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過最近男女老少卻找到瞭共同關心的話題,那就是“延遲退休”。老年人關註“延遲退休”是否會對自己的養老金領取總額產生影響?年輕人關註延遲退休已經官宣,假若時間延長5年,那社保還有交的必要嗎?

關於“延遲退休”這件事,早在2008年的時候就已經被提出來瞭,國傢之所以不斷探討研究、遲遲不能落實,就是想要找到一個既符合國傢發展需求又符合老百姓心理接受度的平衡方案。如今,官方定調!“延遲退休”政策的推行將會遵照16字原則,即小步調整、彈性實施、分類推進、統籌兼顧。

簡單來說,就是避免“一刀切”,根據不同年齡段、不同人群的實際情況,選擇緩緩而行的“延遲退休”方案,給個人與傢庭規劃和調整未來人生的時間。目前,人們普遍認為退休年齡向後延遲5年的可能性最大,即女性調整至60歲退休、男性調整至65歲退休,與發達國傢的平均退休年齡基本持平。

關於“延遲退休”人們有何擔憂?

盡管國傢在“延遲退休”方案的落實實施方面已經給予定調,人們的擔憂仍然不斷。這其中反應最大的就是即將退休與剛剛步入社會的年輕的人。快要退休者擔心法定年齡調整後,自己領取養老金的總額會整體減少,這相當於利益受損。剛剛步入社會的年輕人則認為現在繳納社保,要比之前多繳5年,距離自己領養老金的日子遙遙無期,不免失去瞭繳納社保的動力;另外一部分年輕人認為,自己的父母原本可以早退休給自己帶孩子,如今父輩退休延遲,自己生瞭孩子也沒人帶,實在是不敢生。

實際上,國傢推出的16字原則,早已經將這些擔憂考量在內瞭。“小步調整”,主要是通過數個月推延一個月、數年推延幾個月的方式來緩慢“延後”退休年齡,且退休時間延後,基礎養老金也會提高、個人賬戶養老金記賬利率也會累積增加。相對應的,待遇調整也會隨繳費與計發基數的增加而增加。總的來說,整體養老金待遇上不會出現明顯的減少。

另外“彈性實施”原則增加可調整的空間,充分考量傢庭需求,給予退休人員以自我選擇的權利,例如傢中有隔代孩子需要照顧的,也可以在原則框架內選擇早退休,給年輕人減輕負擔。“分類推進”與“統籌兼顧”能夠在方案針對性落實的同時保持公正公平原則,兼顧到更多群體的利益均衡。

“延遲退休”來瞭,社保還要不要繼續交?

從國傢發展的角度來思考,“延遲退休”是勢在必行的社保體制改革,其不僅關乎當下,更影響著未來。作為未來社會發展的主要參與者,當“延遲退休”來瞭,年輕人對於社保是否還要交這件事也開始變得猶豫不決。退休年齡如果延長5年時間,社保還有必要交嗎?答案是有必要。

一、預期人均壽命仍在延長

在社保“交與不交”這個問題上,人們的糾結點無非在於養老金領取的時間會不會縮短、領取總額會不會變少。根據國務院引發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可知,2020年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已經達到77.3歲,預計到瞭2030年可以達到79歲。假定法定退休年齡真如大傢預測那樣為5歲,其基本養老金基數會增加,領取養老金後福利調整也會增加,人均預期壽命也在隨之延長,總體可領取時間並未縮短,且月齡金額大幅提升,“穩賺不賠”。

二、社保“投資”回報率較高

社保從本質上來說是社會福利保險,當前我國社保的最低繳費年限為15年,但大傢平均領取養老金的時間在15-25年間,領取的不僅是個人賬戶餘額,還有基本養老金。在“長繳多得”的原則基礎上,繳費的年限長,退休後月領金額也會高很多,基本養老金水平也會變高。從這一角度來看,社保“投資”的回報率是很高的。

三、減輕退休後生活壓力,提供養老保障

按月繳納社保相當於是按月存錢,且可以按月領取個人賬戶養老金記賬利率,相當於做瞭一個長期的“儲蓄”。這筆錢在退休後會成為一份雷打不動的“工資”,即便子女沒有贍養能力、自己沒有充足儲蓄、失去勞動價值,也同樣可以維持基本的生活需求,甚至能夠做到“養老自由”。

結語

無論是對於剛入社會的年輕,還是一步步邁向退休的中年人,大眾對“延遲退休”和“社保該不該交”的高關註度恰恰反映瞭人們對於社會性養老機制的認可。因此盡管當下人們對於退休年齡的推遲不甚理解,但當看到這一改革推動瞭社保體系的可持續發展,必然會給予肯定與擁護。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