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很多優質企業為何不在A股上市,而是千裡迢迢跑去美國?

目前我國有很多知名的互聯網企業都是在美國上市的,比如阿裡巴巴、京東、網易、攜程、 愛奇藝、B站、虎牙直播等等。

當然除瞭互聯網企業之外,還有很多實體企業也會選擇在美國上市,比如中國鋁業,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其實也有部分業務是在美國上市的。

看到這麼多優質企業選擇在美國上市,很多網友的可能都不太理解,這些企業在中國上市也挺方便的,為什麼他們要千裡迢迢跑到美國去上市呢?

實際上很多企業之所以跑到美國上市,這裡面是出於多個方面的考慮,總結來說主要有幾個方面。

1、 A股上市條件比較苛刻。

對那些選擇在美國上市的企業來說,其實並不是他們不想在A股上市,我覺得最主要的是他們根本不符合A股上市的條件。

因為A股主板目前采取的是核準制,也就是說一個企業能不能上市,必須經過嚴格的審核,而且滿足各項條件之後才能夠正常上市。

比如發行人最近三個會計年度凈利潤均為正且累計超過人民幣三千萬元;最近三個會計年度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累計超過人民幣五千萬元,或者最近三個會計年度營業收入累計超過人民幣三億元;最近一期末無形資產(扣除土地使用權等)占凈資產的比例不超過20%。

光是這些條件很多企業就不符合,特別是對一些互聯網企業來說,他們長期處於虧損狀態,根本就不符合A股上市的要求。

而美國的上市則相對比較寬松,美國上市采用的是註冊制,即便企業虧損瞭,但隻要有良好的現金流,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就有可能成功上市。

2、 A股上市周期比較長。

因為A股實行的是核準制,所以審核時間比較長,短的可能兩三年,長的四五年都有可能。

但是對於企業來說,他們上市融資本身就是為瞭用於拓展業務,增強自己的市場競爭力,假如上市融資需要三四年時間,有可能很多機會都已經錯過瞭。

而在美國上市時間則相對比較短,一般情況下半年到一年時間就可以完成上市,這就大大縮短融資周期,讓企業能夠盡快拿到錢去拓展業務,從而增強自己的競爭力。

3、 A股上市必須同股同權。

現在有很多企業創始人在選擇上市的時候都會對控制權有嚴格的要求,也就是說自己占瞭股權比較少,但是控制權不能少。

比如劉強東目前隻有京東15%左右的股權,但是他卻持有京東70%以上的投票權,這種同股不同權的模式可以確保京東的掌控權一直牢牢掌握在創始人的手裡,避免京東落入他人手中。

而這種同股不同權的上市融資模式在A股是不允許的,目前A股必須同股同權也,正因為如此,很多企業創始人都不樂意在A股上市。

4、在A股上市市值增長比較緩慢。

過去10年時間,全球股市都迎來瞭一波較快的上漲,有很多國傢股市漲幅都達到一倍以上,但是A股卻長期徘徊在3000點左右,很多企業的市值完全不能體現出他們的價值,所以我們看到有很多優質的企業,其實他們的市值漲幅已經比較慢,創始人的財富增長也比較慢。

而過去10年A股漲幅之所以比較慢,我覺得這裡面跟中國特殊的投資環境有很大的關系,因為中國有很多資金都進入到樓市當中瞭,結果我們看到過去10年樓市高速增長,但股市卻比較低迷。

而對於包括美國在內的其他股市來說,他們沒有樓市吸引資金,很多資金都進入到股市當中,所以股市長期處於增長的狀態,那些在美國上市的企業,過去10年或者幾年時間,市值都出現瞭較大幅度的上漲,創始人的財富也出現瞭大幅的增長。

5、 A股禁售周期比較長。

在一個企業的股東結構當中,除瞭創始人團隊之外,實際上還有很多都是資本機構,這些資本機構經過幾輪投資之後就等著企業上市出售股權拿錢走人。

而目前A股的禁售期比較長,比如發行人在12個月內不得上市交易或者轉讓。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總數5%以上的原非流通股股東,出售數量占該公司股份總數的比例在12個月內不得超過5%,在24個月內不得超過10%。

而在禁售期內企業的股票隨時有可能面臨各種變化,特別是對那些科技企業或者互聯網企業來說,他們在上市的前期股票都會出現明顯上漲,越往後股票越可能面臨各種不確定因素。

目前美國的禁售期相對比較短,一般情況下隻要180天過後,基本上都可以自由買賣瞭,這有利於各大資本機構套現離場。

所以我們看到那些在美國上市的企業,基本上都是那些背後有眾多資本機構的企業。

6、為瞭拓展國際業務。

其實對那些大企業來說,他們在海外上市還有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就是國際業務,美國作為全球資本最發達的國傢,在美國上市全球投資者都可以購買,這樣可以大大提升企業的知名度,有利於企業拓展國際業務。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