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缺效應證明:對一個人太好,從來不是維持愛情的最好方式

記得學生時代有一個同桌,她喜歡一個男生,所以,為瞭能夠得到對方的青睞,她不計成本地對他好。

例如每天都會給對方買好早飯,得知對方要過生日瞭,她攢錢為對方買瞭一雙價值不菲的球鞋,結果她那個月隻能吃饅頭就咸菜度日。

或許是她的誠心感動瞭對方,終於,男生願意和她說話瞭,但也不是戀人之間的談話,倒像是一個領導者和他的小跟班。

想吃零食瞭,讓同桌買;想喝奶茶瞭,讓同桌買,除此之外,和同桌說話的次數屈指可數。

有人說,難道男生不害怕這樣的態度會讓同桌離開他嗎?

我想,他應該是不害怕的,畢竟同桌的態度已經讓他深刻地感受到瞭自己在同桌心裡的地位,況且,因為喜歡,所以,他斷定同桌不會輕易地離開自己。

你看,我們總以為隻要對一個人好就可以有回報,事實卻是,我們大多數的付出,其實隻是感動瞭自己而已。

對一個人太好,從來不是維持關系的最好方式

01)、其實,生活在一個愛的氛圍中長大的人,往往更懂得如何去愛一個人。

他們不會討好,也不會卑微,更不會不計成本地去付出,因為他們從小生長的環境裡,就給他們灌輸瞭男女平等的這個思想,所以,當他們身處於一段感情中的時候,他們通常會把自己放在一個對等的地位。

可以付出,但絕不是盲目;可以對一個人好,但絕不是不計成本;可以為一個人做出改變,但絕不會迷失自己;可以包容,但絕不會無限制地容忍。

事實上,對一個人太好,其實是一種人格上的缺陷,例如他們的原生傢庭沒有讓他們感受到真正的愛是什麼。

所以,內心深處就會形成一個畸形的戀愛觀,覺得隻有對對方好,才能夠維持愛情。

02)、其實這是內心缺乏安全感的體現,通過對別人好來獲取認同感,以此來達到一個認知的平衡,而這在心理學中被稱之為是討好型人格。

擁有討好型人格的人從一開始就無法體會到對等的愛情,他們的缺愛體現會讓他們在潛意識裡把對方當作救贖。

隻是,愛情是個天平,人若是把自己放在瞭卑微的地方,自然就會有人俯視自己,到那時,被偏愛的人有恃無恐,付出的人誠惶誠恐,如此一來,愛情也會朝著不好的態勢發展。

稀缺效應:追求的過程往往要比得到的興致高

奢侈品之所以讓那麼多人趨之若鶩地購買,是因為它本身就稀缺,而越是稀少或者是難得的事情,就越會提高其在人們心裡的價值,然後愈發地想要和理想中的目標靠近。

“物以稀為貴”,一件事情的稀缺程度和人們內心的後來欲望成反比,這就是心理學中的稀缺效應。

假如奢侈品的獲得感和普通的兩元店的商品一樣簡單的話,那麼估計奢侈品店也是門可羅雀。

人們的興趣程度總是在追求的過程中達到一個很高的值,一旦很輕易地得到,內心的興趣度自然也就會開始降低。

由此可見,想要讓一段感情朝著我們預期的方向發展,就需要避免我們在愛情中操之過急的心態。

不要不計成本地對一個人好,也不要事事都容忍,要提高自己的價值,要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這樣才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體驗愛情。

獲得良好愛情的關鍵在於提高自己的價值

當我們身在低谷的時候,所有人看我們的視線都是俯視的。

我們不斷地往上走,然後周圍人看我們的視線逐漸和我們達到瞭一個平視的狀態。

再往上走,就換成瞭我們俯視別人,且成為別人想要達到或者是擁有的美好。

在兩性關系中,任何甜蜜與美好的動力源泉來自於一個人的自我價值,價值高瞭在兩性關系中的地位自然也就穩固。

再者,由於我們本身價值的稀缺,自然也會成為別人的“物以稀為貴”,然後就會讓對方不自覺地靠近我們,接近我們,珍惜我們。

盧思浩在《願有人陪你顛沛流離》這本書中寫過這樣一句話:“如果你想要和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那就讓自己能夠和她並肩同行。先變成自己喜歡的自己,再遇見一個無須取悅的人。”

愛情這件事一定是勢均力敵才最好,任何卑微的趨勢都無法讓一個人感受到真正的幸福。

所以,當我們的自身價值在一個高度的時候,我們想要的幸福自然就會奔我們而來。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