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如何通過保險副業年入數十萬

說到保險,可能很多人都反對。鋪天蓋地的保險銷售信息和電話,卻感同身受,這不正好說明這個項目賺錢瞭嗎?

首先分享一下項目底層邏輯:

保險在中國發展瞭幾十年,比較成熟,有很多大公司和互聯網保險公司,都或多或少涉及到金融保險業務。隨著這些年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明顯提高瞭。

保險作為對沖未來不確定風險的有效手段,也成為對沖風險的有效手段,市場被教育得越來越成熟。保險不再是有錢人買的投資理財項目,很多普通個人和傢庭或多或少都有接觸。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許多保險公司被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傳統的保險經紀公司,專門自行招聘保險推銷員。一個是互聯網保險經紀公司,門檻比較低,從全社會招聘兼職保險業務員。在保險業務員這個板塊,就業門檻已經降得很低瞭,說明這個市場的需求更大。

如果我們去做保險項目,可以去選擇做互聯網保險業務員。做互聯網保險業務員,其實和淘客類似,就是去取做推廣促成成交然後賺取傭金。做互聯網保險業務員沒有任何限制,獲得的收入也沒有固定的天花板,這個是根據你投入的時間和精力來決定的。

然後我們來分析保險副業年入數十萬的可能性。

先說一下各個險種大概的傭金率:

1、重疾險、壽險,傭金率大概在50%~85%

2、醫療險、意外險和特定險種(旅遊意外險、學平險等),傭金率大概在10%~50%

3、年金險和增額終身壽險這樣的理財型保險,傭金率大概在20%-50%

重疾險、壽險、醫療險、意外險,這四個就是我們絕大部分人都會買的4個保障型險種;少部分人會買理財型保險;特定險種在特定的場景下買的人也可能比較多,比如旅遊高峰期,買旅遊意外險的人就會比較多。

入=保費*傭金率。

因此,這兩個變量通過恰當的組合,要實現數十萬的收入是完全不難的。

1、如果按照人均1萬的保費,傭金率平均按照60%去算,要實現10萬的收入,隻需要16個客戶,如果以傢庭去衡量的話,你可能就隻需要6個傢庭客戶。而我們每個人身邊。要找出16個需要保險的人或者6~7個需要保險的傢庭,這個不是很難對吧?

對於大部分30歲左右,特別是有娃的人來說,可能都在這個水平或者略高於這個水平。

2、如果你身邊的圈子質量相對差一點或者群體年輕一些,也就是人均保費比較低的話,那你就盡量找傭金高的平臺和產品,如果人均5000的保費,傭金率平均按照80%去算,需要25個客戶,差不多9個傢庭。如果覺得這個數字比較難,那就放低要求,先賺個5萬再說,實現一半就不難瞭吧?

對於年輕一些,比如二十出頭的朋友來說,估計差不多就在這個水平。

3、但如果你身邊的圈子質量再好一些的話,人均保費更高一些,或者有理財型保險需求的話,那麼想要實現這個10萬傭金也就非常容易瞭。如果人均2萬,傭金率平均按照50%計算,那你隻需要10個客戶,差不多3個傢庭客戶。

最後講講具體怎麼去銷售保險

操作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在工作中利用自身職位去銷售保險,另外一種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去銷售保險。

(1)在工作中利用自身職位去銷售保險

在工作中特定的職業本身是可以促成保險銷售的

比如說醫生。醫生想要推薦保險的話,真的是非常容易的。首先因為我們國內的保險,密度和深度真的還非常的不足。所以其實大部分生病的人,他們是沒有商業保險的。而現在很多醫生都會詢問患者是否有商業保險。那麼這其實就是一個銷售的機會。

大傢不要以為已經生病的這些人就不是目標客戶瞭,他們反而是容易被銷售的群體,因為吃過沒有保險的虧瞭,而這個人的背後,還有他的一整個傢庭,甚至整個人脈圈子。所以當你把他的理念疏通完以後,哪怕他自己買不瞭瞭,他也會把自己傢裡人的保險給配置好。再加上患者對於醫生的信賴感是非常強的,所以當醫生推薦保險的時候,這些人的接受度相對來說也是比較高的。

因為醫生職業特性的關系,最方便銷售的是保障型的保險。

比如說律師。律師看起來似乎跟保險看起來不太相關的一個職業。但其實律師非常方便切入某些特定類型的險種,比如年金險、壽險。因為保險在保障功能之外,它的法律功能屬性特別的強,而且是其他很多工具都沒有辦法代替的。所以呢,律師也是一個非常方便切入特定險種保險的職業。

比如說理財師。現在一些綜合的理財平臺,基本上也都有自己的保險經紀牌照,所以呢,他們的銷售范圍也會包含保險。但是還是有很多跟理財類的公司是不涉及保險的。那麼在這樣的公司做理財師這樣的崗位,就可以在跟客戶科普資產配置觀念的時候,順便實現保險的銷售瞭。理財師的話,基本就可以銷售所有類型的保險瞭。

能夠在本職工作中大大方方談保險的職業是不多的,不過對於大部分的其他職業來講呢,想要做保險副業,其實也沒有想象的那麼難。

( 2)在日常生活中去銷售保險

第一,在日常生活中做一個刻意的分享者

在日常生活中要習慣分享對他人有用的東西,那麼當其他人接受你是一個愛分享的人設後,你去分享推薦保險,其他人也就非常容易接受瞭。

第二,瞄準特定群體或特定機會

人在什麼情況下會想買保險呢?一是成為父母的人(特定群體),二是身邊發生瞭某些讓人震撼的事情以後,比如身邊有人發生猝死或者大病(特定機會),或者自己體檢結構不太好的時候。另外,這些年猝死等新聞屢見不鮮。如果某個公司有人發生這樣的情況,那麼這個公司的很多人可能都會產生想買保險的想法,那麼你同樣可以作為其中一員先去詢問他們有誰瞭解,挑出不懂且沒有買保險的人,告訴他們你先去研究然後再來分享。

最後想說:如果你不是將保險作為全職或者作為長期副業,我就不鼓勵做保險自媒體瞭,因為保險自媒體的引流和轉化沒那麼快,但花的時間卻不少,而且互聯網引流過來的人相比你身邊的人,對你的信任度是不夠的,加之你沒有專業的保險人身份,轉化率可能就很低瞭。而且互聯網客戶本身看過很多保險內容,所以專業度不夠的話你可能也搞不定他們。

所以如果隻是作為短期副業,那麼用一點小技巧將身邊人的保險需求變現是最好的方式。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