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化騰跟李嘉誠誰更有錢?一個還想著如何賺錢,一個卻隻想著保值

馬化騰跟李嘉誠兩個人都是潮汕人,那麼兩個人到底誰更有錢呢?馬化騰持有騰訊8.4%左右的股份,如今市值高達500億美元左右。李嘉誠則持有長江和記、長實集團、長江基建、電能實業等數傢公司的不少的股份,賬面身傢是300億美元。

如果從角度來看,馬化騰肯定比李嘉誠有錢。其實說起來李嘉誠跟馬化騰還非常有緣分,兩個人不僅僅是老鄉,而且當年李嘉誠曾經投資瞭馬化騰父親的鹽田港。馬化騰的父親是鹽田港的董事之一。後來李嘉誠的兒子李澤楷還曾經入股瞭騰訊,一度持有騰訊20%的股份。當然最可惜的是後來李澤楷把這20%的股份以區區125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瞭。

其實要說馬化騰跟李嘉誠誰更有錢,隻需要看看一個事情就知道瞭,這個事情就是他們兩個人現在生意上的策略。最近李嘉誠的長江基建發佈公告稱:隨著全球經濟逐步走出疫情困境,相信資金會轉投至穩定收益資產,而英鎊上升亦意味可享匯兌收益,集團目前已有數個潛在並購目標。

從這個公告可以看出,李嘉誠的投資策略依然非常保守,其實李嘉誠從中國套現瞭2千多億去英國投資4千億就可以看出,這就是李嘉誠的策略就是非常保守。李嘉誠認為英國的發展更加穩定,風險比在中國小。中國雖然發展快,但是存在非常多不確定的因素,所以李嘉誠寧願放棄在中國的高收益,轉而去英國投資。

英國雖然最近幾年發展不好,但是畢竟是老牌的傳統經濟強國,目前他們的GDP依然是全球前五的水平。

簡單來說,李嘉誠做這些事情,就是想著資產保值的問題,而不是想著資產的增值問題。馬化騰目前還不到50歲,他的事業心還非常強,他不像其他人一樣早早退休,他還忙於生意,簡單來說他還希望自己的資產可以繼續增值。

一個還想著賺錢,一個卻想著如何保值,你說誰更有錢呢?答案自然是李嘉誠瞭。一個人得有錢到什麼地位才會想著資產保值,那就是這個人的錢真的是非常多的時候。許多人可能不知道,在著名的瑞士銀行存錢,最近幾年都是收取手續費的,簡單來說就是在瑞士銀行存錢,不僅僅沒有利息,還要收取手續費,你存瞭100萬,過幾年就剩下90多萬瞭。

那麼為何還這麼多富人去瑞士銀行存錢呢?那就是因為瑞士銀行安全。一般人去銀行存錢是想著賺一點點利息,不過去瑞士銀行存錢的人,想著卻是本金的安全。如果你在銀行存幾十萬,或者是幾百萬,你完全不用考慮這些問題。不過當你去銀行存幾百億的時候,你就得擔心這個問題瞭,如果銀行倒閉瞭,你怎麼辦?即使銀行不倒閉,當你存瞭幾百億在銀行之後,你想要拿出去的時候,是否能全部拿出去呢?

很多人可能認為在銀行存幾百億是瞎扯淡的事情。臺灣首富王永慶當年就曾經在瑞士銀行存瞭400億。另外華為現在在銀行的現金存款超過瞭2千億,小米也超過瞭1千億,格力都有600多億。這些公司存瞭這麼多錢在銀行,他們肯定不是想考慮收益,而是考慮風險。

李嘉誠也是一樣,他的資產實在太龐大瞭,如果佈局錯誤,可能損失就十分慘重,他現在想著已經不是增值瞭,而是如何保值。哪怕可以保值,如何每年保持非常少的收益,他也可以繼續穩居隱形首富的位置。因為李嘉誠的資產基數非常大。

一般人去銀行存款,很少人去關心銀行的利息是多少,因為我們的本金非常少,所以一厘兩厘的,很多人不關心。不過當你有1千萬本金的時候,你就不是如此想法瞭。李嘉誠很多生意收益率其實非常低,能源、電力、電訊、港口都是如此。這些生意都是資金密集型的企業。

這些生意都是投入巨大,但是回收周期卻非常長的,算起來收益其實比銀行存款高不瞭多少,但是優點就是穩定,風險特別小。一般的創業者是不會關註這些項目的,一方面普通的創業者沒有這麼多的錢,還有就是當你本金少的時候,你就想著要賺大錢,一年要翻幾倍的。不過當你的本錢足夠多的時候,你的期望值會慢慢降低。

比如說你有1個億,你就會認為一年有20%的收益已經非常好瞭,如果你有10個億,你就會認為一年有10%的收益率不錯瞭。當你跟李嘉誠一樣有幾千億的時候,你就會認為一年有5%左右的收益率就是非常高瞭,每年有個3%的收益率就不錯瞭。

那麼李嘉誠到底有多少財富呢?李嘉誠說過,如果你在1972年買入1元的長江公司股票,這麼多年來分紅加上股票升值,你的1元就可以變成5千元。那麼當時持有公司原始股的李嘉誠,他的真正身傢就難以想象瞭。假設當年李嘉誠持有的原始股票上市之後價值1個億,那麼如今這些股票的分紅跟升值就可以讓李嘉誠賺到瞭5千億。

這還不算上李嘉誠用獲得的分紅再投資的收益。其實分分鐘已經超過瞭1萬億。李嘉誠的真正身傢絕對是非常恐怖的。不然的話,他不會說自己不關心世界首富,因為那些評選都是亂評的,自己常年都低估瞭三分之一。李嘉誠說低估三分之一,那麼至少就低估瞭三分之二,甚至是更多。

李嘉誠說自己基金會的資產沒有被算進去,還有很多沒上市的資產,也沒算起來。其實李嘉誠並不是不在乎世界首富的名頭,而是他認為現在這樣評選就是亂評的,根本沒有實際的意義。

李嘉誠從商66年,他可以成功,一方面是自己的努力,另外一方面是因為香港起起落落的經濟浪潮,這給瞭李嘉誠不斷可以抄底跟套現的機會,於是才有瞭今天的李超人。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