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次豪賭失敗,國產彩電巨頭沒落,蒸發400多億,靠變賣資產為生

如今彩電行業中,我們能夠叫得出名字的企業,有小米、創維以及海信等等。其中有在行業深耕多年的,也有憑借著品牌影響力以及銷量後來居上的,可偌大的彩電“江湖”中,卻尋不到那個曾經熟悉無比的名字,那個曾經在黑電時代所向披靡的長虹。

長虹是個十分悠久的品牌,早在1958年就已成立,當時它是唯一一傢通過機載火控雷達生產的基地,在1972年生產出第一臺黑白電視機,也標志著長虹正式以民營企業的身份進入大傢的視野當中。

1992年,長虹的產能突破瞭100萬臺,創造國內傢電行業歷史的同時,也宣告著這傢電視“巨無霸”的誕生,在它最輝煌的時候,一度能夠拿到超過580億的估值。

可當光環慢慢褪去的時候,長虹原來並沒有它看上去那麼強大,從2010年開始,長虹就頻頻傳出轉讓、出售旗下資產的消息。到瞭2018年,由專業機構統計的十大電視品牌排行中,前五已經看不到長虹的身影,其所占有的市場份額不過7.4%。

到瞭2019年,長虹在營收數據上的表現,還得算馬馬虎虎,可當翻看凈利潤以及電視業務上的數據時,人們才會真切地感受到瞭這傢國產傢電巨頭的沒落。

長虹的沒落得從兩次豪賭失敗說起,第一次就是在2006年的,電視的彩電顯像管技術的選擇上,長虹最終選擇瞭等離子屏的投資方向。雖然這種屏幕在對比度以及色彩等多個方面都具有優勢,但是顯然市場上的選擇是液晶屏幕。

因為在當年的年底,液晶陣營就在功耗以及成本等多個方面的技術取得瞭突破,失去競爭力的長虹從那個時候開始就走向瞭下坡路。而後來在市場已經逐漸明朗化的時候,長虹再次選擇“豪賭”,走向瞭多元化發展的道路,而這也將其拉入瞭“深淵”。

此後的長虹選擇涉足智能傢居行業,並且以此基點進軍冰箱、空調以及IT、房地產等行業,多元化發展讓的長虹在行業中就徹底沒有瞭話語權,而在其它領域的表現上又未取得傲人的成績,沒落也就成瞭情理之中的事情。

此後的長虹市值蒸發瞭400多億,隻能靠著變賣資產為生,尤其是在最近幾年,更是隻能夠領取政府的“補貼”,讓人唏噓不已。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