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達到5.5%的“存款”靠譜嗎?存10萬元每年有多少利息?

再說一遍,判斷一款存款產品是否靠譜,一定不要隻盯著利率高低,而是需要從本質上進行綜合判斷。

在我國銀行的存款歷史中,最高利率曾經破10%,你能說它不是存款?即使在2019年前後,網絡存款盛行時期,某民營銀行的5年期利率也曾經達到5.5%,但它們確實都是真正的存款產品,保本保息,到期一次還本付息,或分期付息,提前支取按照實際持有時間靠檔計算利息,且50萬本息之內受到存款保險條例保護,全額償付,這些才是存款產品的本質特征。因此,利率達到5.5%存款產品,也有可能是靠譜的。

就目前利率行情而言,存款產品利率隻要不超過6%,一般還是正常的,曾經監管高層有一句話:理財產品收益率超過6%要打問號,超過8%就很危險,超過10%就要有損失全部本金的打算,不僅是對廣大投資者的風險教育,也是評判產品風險高低的大致標準。所以,在央行取消存款利率上限設置後,中小銀行提高利率攬存,在當下不超過6%的存款利率,也算是正常的。

在日常生活中,容易與存款混淆的金融產品主要有三種:理財產品、結構性存款和銀保產品,個別銀行人員為銷售業績,可能會有誤導行為,將其包裝成存款產品,需要大傢特別註意。

這三種產品,在形式上都有固定期限和收益率,但其收益率都是預期非保本浮動收益率,即既沒有保本承諾,收益率也是浮動的,極端情況下是會虧損本金的,且不受存款保險條例保護;其次,在購買時要求也有所不同,比如憑證上有“理財產品”、“結構性存款”、和“保險合同”顯著標志,風險測評,“雙錄”等,而銀行存款根本不需要這些。因此,判斷是否是靠譜,不要看利率高低,而是看它是否符合存款產品的本質特征,謹防上當受騙。

一旦確認是真正存款產品後,利息的計算就太簡單瞭,公式:利息=本金*年化利率*年,舉例存入10萬,5年期,到期一次還本付息,則到期利息為:100000*5.5%*5=27500,平均每年利息5500;如果提前支取,一般按照支取日掛牌活期利率計算利息;至於周期付息產品,則分段利息,如此類推。

由於存款產品與理財類產品風險等級不同,對本金和收益影響程度也不同,所以對於不同風險偏好的投資者,一定要註意甄別。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