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運河擱淺巨輪旁“渺小”挖掘機的工人: 面對梗圖笑不起來

當地時間3月29日,巨型貨輪“長賜”號在埃及蘇伊士運河擱淺近一周後解困,向大苦湖駛去,其身後的航道也終於得以暢通運行。

在“長賜”號擱淺的這一周時間裡,運河水路雙向封航,導致約370艘船舶擁堵滯留在運河兩端。這是蘇伊士運河半個世紀以來,最嚴重的堵船事件。德國保險巨頭安聯集團估算,蘇伊士運河堵塞或令全球貿易每周損失60億美元至1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55億元)。

阿卜杜勒-加瓦德3月29日站在挖掘機上在此壓力下,救援團隊使用拖船、挖掘機,並利用潮汐等多種辦法,嘗試使這艘長400米、寬59米、重達22.4萬噸的貨輪脫困。

3月25日,“長賜”號擱淺擱淺的第三天,埃及蘇伊士運河管理局發佈瞭一張挖掘機清除船首下方土壤的工作圖:占據瞭半張圖片大小的貨船下是不停工作幫助其脫困的挖掘機,正一點一點挖出一些“微不足道的泥沙”,由於視覺上兩者體積懸殊過大,這一圖片迅速走紅網絡,並衍生出各種“梗圖”(英語為meme,有“文化的遺傳因子”之義)。網友紛紛表示,圖片讓人很容易有代入感,“我們就是那臺挖掘機,貨輪是生活中各種各樣的我們無法掌控感到無力的事情”。

4月7日,美國“商業內幕”網站采訪到操作這臺挖掘機的工人阿卜杜勒-加瓦德(Abdel-Gawad),他表示,自己幾乎是最後一個知道知道這張圖走紅的人,在幫助“長賜”號脫困的整個過程中,他每天隻可睡3個小時。

對於網友們的調侃,加瓦德並不感到開心,因為在貨船還沒有脫困時,壓在他身上的隻有重重的壓力。“不過,這種調侃給瞭我動力,因為我想讓全世界都說:你看,他做到瞭。”加瓦德說道。

“一粒米那麼大”

3月23日,長賜號”貨輪在蘇伊士運河北上行駛時,突遭強風、沙塵暴,船身偏離航道,觸底擱淺,橫卡在北向河道。

蘇伊士運河管理局主席烏薩馬·拉比耶在3月30日貨輪脫困後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在經過最開始的多次嘗試無果後,救援指揮中心25日制定瞭3套方案:一是用拖船直接將貨輪拖至航道中心;二是用挖掘機挖走船頭和船尾底部的泥沙,利用水的浮力使船脫困;假使上述兩種方法都不行,則考慮卸載部分船上的集裝箱。

拉比耶表示,每天挖掘後救援團隊都會測量船底的空間。25日挖掘工作結束後,船首底部空間已深達8米,船尾底部空間深2至5米。為瞭安全起見,管理局當天使用瞭一臺較小的挖掘機進行作業。

這正是加瓦德所操作的那一臺挖掘機。加瓦德也是事後才知道,網友們將他的挖掘機稱作“一粒米那麼大”。

“盡管蘇伊士運河管理局終於采取瞭行動,但送來的設備隻有一粒米那麼大。”人們將這句話打在圖上,以此來嘲笑應對事故反映遲緩的埃及政府,但加瓦德卻笑不出來。

“沒有人真正關註,在這麼巨大的貨輪下,一臺小小挖掘機是怎麼工作的。”加瓦德告訴《商業內幕》網站,在“長賜”號脫困前,他不想讓任何人知道他就是挖掘機裡面坐著的那個人。

“雖然我有點不高興,但這件事又讓我真的很有動力,因為我想讓全世界都說:他做到瞭。”

同樣感受到壓力的還有進行拖船作業的水手們,他們告訴《華盛頓郵報》,在救援過程中自己也常常看到網友們制作的一系列挖掘機和貨船的表情包。

除此之外,讓加瓦德失去幽默感的另一個原因是,隻有他才真正感受到瞭身處巨輪下是多麼可怕。

據加瓦德估計,由於貨輪紮入河堤,它比其自然漂浮在水面上時要高出6米,加上船上約有2萬個集裝箱,這些集裝箱堆起來高達52米,加瓦德感受到的遠比網友從圖上看到的震撼。

加瓦德擔心,他挖開船下的泥沙不會讓船重新浮起來,反而會讓船失去穩定,“倒”在他(挖掘機)身上。

在加瓦德開始工作後幾天,另外兩名挖掘機工人也到達現場幫忙,但是由於害怕,他們不敢像加瓦德一樣在船下面工作,他們隻是不斷地將加瓦德挖出來的泥土運走。“不知道怎麼回事,這變成瞭我一個人的工作。”加瓦德說。

正因如此,在貨輪最終解困前,加瓦德每天隻可以睡3個小時,他告訴《商業內幕》,“我想,我隻好用行動來回應,即我這輩子都是這麼做的。”

隨後,救援團隊陸續投入瞭更多大型挖掘機、11艘港口拖船和2艘遠洋拖船,連日來挖出的沙子多達3萬立方米。最終,隨著運河迎來期待中的大漲潮,救援團隊借助潮汐力量繼續作業。

當地時間3月29日15時30分許(北京時間29日21時30分許),“長賜”號的整個船體終於上浮,參與救援的拖船紛紛鳴笛慶祝,船員揮手歡呼,救援宣告成功。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