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隻要15億,與中國沒什麼好商量!中企表態:留給自己吧

中國在最初發展中,還並沒有如今強硬的技術,更沒有被世界送之的“基建狂魔”稱號。當時是處處受西方國傢的刁難,比如在最初研制超級計算機領域,受到美國集成電路方面的制約。而在當時著手修建港珠澳大橋與荷蘭合作商議時,荷蘭聲稱:隻要15億,與中國沒得商量,隨後中企將其拒絕,項目也隻能暫時擱淺。

張口就是15億

港珠澳大橋其實早在2005年時就被納入國傢規劃,隻是當時限於技術原因,一直擱淺瞭12年才開始動工,最終完成這一偉大工程。其主體長度橫跨海面將近30公裡,連接瞭香港、澳門和珠海,對於通車三地的往來貿易都有促進作用,帶動瞭當地的經濟發展。但是其在建立初期並不是一帆風順。

在最初藍圖勾畫出後,中國便先向荷蘭請教其幫忙設計框架,誰知荷蘭竟張口要3億美元,而在隨後的商議中,荷蘭更是獅子大張口毫無誠意,竟然要到15億美元。雖然中國當時也有資金可以相買,但是面對荷蘭如此囂張的態度,並且這個很明顯的故意刁難行為,中國便放棄瞭與其商議,並且強硬回絕:還是留給你們自己吧。

中國技術突破完成大橋修建

之所以荷蘭敢如此刁難我國,無非就是當時我國還未掌握外海沉管隧道技術,隻能受制於人。同時這15億要價也不是幫助我國順利完成修建,也隻是表面解答問題,相當於咨詢服務費,並不是實際行動解決問題。隨即我國科研人員便自主研究,足足用瞭12年時間最終完成港珠澳大橋的修建。

中國要想不被“卡脖”,隻能真正地自主掌握科研技術,比如在最近一斷時期的受美國芯片制約,還有在光刻機方面未能取得突破,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約。當然當時荷蘭之所以選擇高價索要,其實真實目的還是不希望中國掌握修築大橋的核心技術。

總結

好在如今我國在世界科技領域都占有一席之地,特別是高鐵技術的突破,更是被各國冠之“基建狂魔”的稱號。而我國一向包容大度,無論周邊國傢尋求我國幫助,我國都願意傾其所囊,特別是在“一帶一路”的引導下給各國都帶來瞭不小收益。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