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甘心當韭菜,印度“單挑”沙特!石油戰一觸即發

產油國憑借著自己在能源供應方面的優勢地位一再地卡進口國的脖子,這種不合理的狀況理應得到改善和糾正。

印度作為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出於保護自身的需要,優先對歐佩克組織不合理的政策提出質疑,印度無疑給眾多的發展中國傢樹立瞭榜樣。

4月2日,據路透社報道,在得知歐佩克準備繼續推進原油減產一事後,印度官方坐不住瞭。

印度石油部秘書—塔倫·卡普爾不無憤慨道:印度是一個巨大市場,但如果賣傢想要繼續穩定合作關系的話,那麼必須考慮新德裡的感受和需求。

在同等條件下,買傢也有更多的選擇權,並且這項選項在未來將會成倍增多。

塔倫·卡普爾的話有三層意思。

1、印度不缺原油賣傢,可在短期尋找到下傢;2、通過削減石油供應,迫使原油漲價的方案不合理;3、進口方被出口方卡脖子的局面應該改變,話語權應掌握到消費者手中。

說白瞭,印度對沙特等國擾亂市場的行為非常反感,它正采取可能的措施保護自己的正當利益。

目前,印度每月從沙特進口1470 – 1480萬桶原油,由於後者宣佈油品漲價,新德裡不得已隻能削減進口份額,維持1080萬桶/月的低水平。但這麼做帶來的後果也是非常明顯的。

第一,印度的原油供應將不足,甚至說不穩定。

公開數據可知,印度煉油廠日處理原油的能力超過500萬噸,除瞭一部分產能優先向國內原油供應商傾斜外,剩餘的產能將全部面向進口原油。

由於國際供應商減產,印度將被迫壓縮生產能力,這造成瞭產能的過剩,反過來拉低瞭就業面,影響瞭政府的錢袋子。

此外,本輪原油漲價不乏人為在其中炒作,這使得進口商面對原油的大起大落毫無應對辦法,隻能被動的挨刀。

印度作為一個從農業化向工業化過渡的國傢,勢必要優先保持內部的穩定,欲實現這一切,就須和沙特等國建立一個穩定且長效的石油合作關系。

第二,印度準備挑頭,和歐佩克組織分庭抗禮。

在資源為王的時代,進口方若想不被出口方卡脖子,隻能以聯盟的形式向後者施予反向壓力。

關鍵是,進口方不團結,準確的說各國的國情迥異,其對石油的需求不同,因而形成不一致的對外政策。這使得其面對歐佩克的漫天要價毫無還嘴能力。

現在印度準備挑頭和歐佩克分庭抗禮,它的訴求理應得到尊重和理解。控制原油的出口速度,是沙特等產油國吸金的不二法門,其憑借不義之舉掙得是盆滿缽盈,但給諸多發展中國傢帶來瞭顯性的創傷卻是不爭的事實。

第三,印度的“石油武器”威懾力巨大,讓沙特不得不有所畏懼。

已知的是,沙特減少瞭針對其他國傢的原油輸出,唯獨面對印度實施瞭足量的供應,利雅得證實瞭這則消息的準確性。

這說明對歐佩克組織成員實施反向壓力大有可為,進口國若能抱團取暖,原油出口國必占不得十分便宜。

我們要強調的是,和歐佩克鬥法或才隻是開始。沙特不定期的減產不僅僅出於自身逐利的需要,其更有配合美國打壓發展中國傢的戰略意圖。

美元—石油”體系不破,美國的鑄幣權不倒,那麼對不起,僅憑一個印度起不瞭多大的作用。

但不管怎麼說,印度都開瞭一個好頭。要知道,和資源出口方叫板一般很難取得成功,在這方面亞洲大國也曾吃過不少虧。

如何保證能源的多渠道供應,如何避免被美國摘瞭桃子,這些現實性的問題,需要所有發展中國傢一起解決。而非隻靠一個印度。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