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美元化”很成功,中國每天從伊朗進口100萬桶石油:用人民幣結算

據央視報道,自4月1日起國內油價迎來新一輪調整,汽油每噸下調225元,柴油每噸也下調220元。國內油價與國際原油價格密切相關,同時也與國內的原油儲備直接掛鉤。

近日,外交部長王毅與伊朗外長紮裡夫共同簽署瞭《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全面合作計劃》;根據外媒披露的合作計劃內容,中伊合作協議總價值約4000億美元。在一個月內,中國從伊朗進口的原油數量可達每天100萬桶,而這一數字已經相當於沙特向中國出口原油的50%。

沙特、伊朗和俄羅斯,中國原油進口立於不敗之地

上月中旬,沙特王室控股的全球最大石油公司——阿美石油的CEO向中國承諾,未來五十年乃至更長的時間,保障中國的能源供應將成為該公司的首要任務。中國從伊朗進口的原油總量雖然隻有沙特的一半,但是價格上的優勢更加明顯。

目前中國已經與阿聯酋、俄羅斯和伊朗簽訂瞭石油貿易協議,並且在協議中規定要用人民幣或者其他中東貨幣作為結算工具,這也就意味著在原油貿易領域,中國在外貿領域“去美元化”的進程推進的十分迅速。

目前美國依然通過石油-美元的體系收割全世界的資本市場;如果各國都積極推進去美元化進程,那麼美國霸權維系的基礎——美元就會旁落。

在阿聯酋、伊朗和俄羅斯三個石油大國中,伊朗俄羅斯和美國的關系極為緊張。這也意味著無論美國耍什麼手段,中國的石油進口安全都不會受到威脅。

中伊簽訂合作協議,奠定“破局”之勢

近年來,美國對中國進行瞭多次單方面制裁。美國對伊朗的制裁更是從未停止,甚至一度要上升到要進行軍事行動的地步。由於受到美國的封鎖,伊朗國內的經濟發展嚴重受阻;迫於美國的影響力,世界上的多數國傢也難於與伊朗合作。

伊朗有石油,而中國對於石油恰好有很大的需求,並且高度依賴進口。對於伊朗來說,與中國的合作既為國內的石油找到出口,又可以依靠中國的投資來提升其國內的基建水平,從而拉動經濟的發展。想要打破美國的封鎖,伊朗與中國合作就相當於走出瞭“破局”的一步。

中伊合作信息量很大

對於中國來說,人民幣逐漸成為一種國際貨幣,肯定是利大於弊的。美國之所以能夠奠定超級大國的地位,就是依靠將黃金與美元直接掛鉤,使美元成為國際貨幣。在美元與黃金脫鉤後,美國政府可以通過增發美元的方式,將經濟壓力和經濟危機分散到全球。中伊合作將會進一步助力人民幣的全球化進程。

在中伊合作的協議中,有一個島嶼因地理位置特殊,引來各界關註。這個名叫格什姆的島嶼是波斯灣最大的島嶼,直接扼守霍爾木茲海峽。伊朗如果能借助中國的力量在這裡修建一座港口,那麼也就意味著伊朗在石油出口中又占據瞭主動。

編輯:(傑夫)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