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機一到,必須與中國一戰”

► 文 觀察者網 劉程輝

在中澳關系陷入泥潭之際,澳大利亞既出現瞭反思對華政策的聲音,也有人一意孤行地繼續挑唆對抗,在涉華問題上大做文章。

“如果時機成熟,澳大利亞必須做好準備與中國戰鬥。”當地時間26日,澳大利亞自由黨成員、前眾議長佈朗溫·畢曉普(Bronwyn Bishop)在接受澳天空電視臺采訪時,再次拋出瞭所謂“中國威脅”的論調,她聲稱中國正在“完全控制”世界的計劃上,變得更加“咄咄逼人”(aggressive)。

26日參加天空電視臺節目的畢曉普

為瞭詮釋自己的觀點,她親手為中國“量身定制”瞭一系列目標:“中國的目的是要把我們所在的世界,包括我們,變成他們完全控制的附庸國(vassal state)”,“這個國傢決心要打倒美國作為世界主導力量的地位,他們想要摧毀美國貨幣”。

捏造完“中國威脅”的靶標,畢曉普呼籲道,“倘若有必要,我們必須做好戰鬥準備。”畢曉普支招稱,澳大利亞可向美國求助,讓美國提供一些核潛艇充實澳大利亞國防力量。

“我們必須時刻準備著,沒有多少時間可以浪費瞭。”畢曉普說。

值得一提的是,這位現年79歲的澳大利亞前眾議長履歷並不幹凈。2015年,畢曉普曾被澳媒曝光在2014年使用5000澳元公款“包機”參加籌款活動,而目的地距離出發地僅相距1小時車程。進一步調查又發現,她還曾在2006年使用公款參加同事婚禮。

在醜聞曝光之初,畢曉普拒不道歉,後迫於壓力,她在2015年7月底公開道歉,並於8月初宣佈辭職。

《衛報》2015年報道:畢曉普為自己旅行醜聞上的“錯誤判斷”而道歉

近年來,由於澳方多年來數次主動挑起事端,導致與中方在牛肉、大麥、葡萄酒和煤炭等方面的貿易來往嚴重受挫。而曾因醜聞辭職的畢曉普,又在涉華問題上暴露瞭自己的醜惡嘴臉。在過去一年時間裡,她多次對中國大放厥詞,為中澳關系惡化“添磚加瓦”。

去年4月,畢曉普對中企收購澳企橫加指責,她揚言收購澳企的不一定要是澳大利亞公司,但絕不能是中國擁有或支持的公司。她稱中國一方面想要澳大利亞的資源和糧食,但同時又想讓澳大利亞“卑躬屈膝”。

11月,畢曉普又將中國稱作“侵略者”(aggressor),聲稱中國把澳大利亞視作“附庸國”,而不是一個自由而獨立的國傢。她警告澳大利亞政府需要找到中國以外的“替代市場”,並把澳大利亞民眾放在首要位置。

此後不到一個月,畢曉普故伎重演,形容中國對澳大利亞形成瞭“巨大的威脅”。而至於澳大利亞主動挑起爭端導致兩國關系的惡化,畢曉普也頗為嘴硬地表示,“如果我們彎腰跪下,向中國磕頭,那我們就完瞭。”

不過,即便畢曉普擺出一副“硬抗到底”的姿態,中澳關系風波已讓澳大利亞感到切身疼痛,也已經引發澳國內不少人焦慮。

比如澳前外交官黑格(Bruce Haigh)本月23日在政論雜志《獨立澳大利亞》撰文,一針見血地指出,“如果繼續盲目地與中國對抗,澳大利亞將會自絕於亞洲。”他毫不留情地批評澳總理莫裡森宛如“活在夢裡”,“對他來說,錢仿佛是從樹上掉下來的。”

事實上,一手加劇瞭中澳關系爭端的莫裡森政府也沒能坐住。3月20日,澳大利亞外長佩恩在接受澳媒采訪時抱怨,數月來,中方一直沒有回應她試圖通話的請求。不過佩恩在希望與中方展開對話的同時,仍不忘給自己“找臺階”,稱本屆政府不會為瞭對話而犧牲原則和價值觀。

相比於澳大利亞在兩國關系上反復橫跳,中國的態度始終非常明確。我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去年11月就曾強調,中澳關系時間線和是非曲直十分清晰,連澳大利亞國內很多有識之士都在呼籲,澳大利亞政府在處理對華關系問題上,應該秉持理性、公正立場,澳方應當對此予以正視,認真反思,而不是倒打一耙,甩鍋推責。澳方應正視兩國關系受挫的癥結,客觀理性看待中國和中國的發展,切實秉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原則,處理兩國關系。

來源|觀察者網

\uD83D\uDC47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