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缺芯更可悲,4大外資掌控中國制造業命脈,國產該如何破局?

中國芯片產業因為起步比較晚的緣故,在設計、生產方面一直受制於人,這導致許多科技公司發展都受到巨大的影響。

但事實上,我國機器人產業現況比芯片產業現狀更可悲。華創證券數據顯示,我國工業機器人國產化率不足30%,國產龍頭企業市占率更是不足3%。

工業機器人被稱為是“制造業命脈”,而目前我國制造業命脈卻被四大外資企業死死掌控。他們分別是瑞士的ABB,德國的庫卡,日本發那科以及安川電機,上述四傢公司在全球市場都有極高的話語權。

那麼,中國機器人制造商應該如何破局?

首先,要知道四大機器人制造商之所以能在機器人行業獲得如此高的地位,很重要的一點原因在於四傢企業都擁有業務先發優勢和產業鏈佈局優勢。雖然各自起步、發展經歷並不相同,但最終都完成得瞭從開發到銷售到服務的全價值鏈建設。

也就是說中國機器人制造商想要成為媲美四大外資的新巨頭,也應該從產業鏈佈局為突破口。

事實上,國內機器人企業也意識到瞭這一點。雖然國內相關公司的技術和市場集中度較低,對產業鏈掌控能力較弱,但部分國內領先的機器人企業已經開始通過合作或是並購的方式加產業版圖擴張,在供應鏈方面對國外品牌進行替代。

像是中國匯川技術,在過去十年時間裡,市占率不斷提升,為中國伺服系統市場,提供瞭強有力的技術保障。

必須要承認的是,雖然在技術方面中國機器人企業不斷突破,在佈局方面不斷完善。但由於高端機器人市場技術壁壘較高,所以短期內高端機器人主要依靠進口的現狀並不會改變。

而好消息是,目前機器人下遊應用行業數量不斷增多,中國機器人制造商雖然在傳統3C行業和汽車行業競爭力不如海外企業強。

但是在新行業領域,國內、國外機器人制造企業其實都是站在同一起跑線上,而此時中國龐大的市場就成為瞭競爭優勢,新市場或將成為中國機器人制造商擺脫落後形象的關鍵。

當然,中國機器人制造商想要破局,傳統機器人行業根本不能逃避。如何在提升售後服務與國際國際競爭力的同時,進一步提升技術,才是關鍵。

文/JING 審核/子揚 校正/知秋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