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中國的制裁和反制裁之爭仍在升級,歐洲露怯瞭?

執筆/刀劍笑

歐盟與中國的制裁和反制裁之爭仍在升級。

23日和24日,面對北京強硬反制,美歐不少媒體都在幫著被打疼的歐洲國傢釋放“怒氣”。它們對幾國召見中國大使的消息大報特報,全然不顧那些國傢的“不滿”和“反對”多麼荒謬至極。

隨著事態發展,關註點也更多轉向中歐投資協定的命運。

連續兩天,都有記者就此向我外交部發言人提問。而在歐洲議會22日取消一場協定審議會後,一些歐洲反華分子也更赤裸地袒露意圖,要以協定為“人質”施壓中國。

但他們有借此要挾和敲詐中國的資本嗎?這份標志著歐洲“戰略自主”的協定又將前景如何呢?

01

面對北京快速和強硬的反制,歐盟顯然準備不足。

有網友說,被反制裁涉及的歐洲國傢慌神瞭。當地時間23日,德國、法國、比利時和荷蘭等“緊急”召見中國大使,毫無道理地對中方反制裁措施表示“不滿”“反對”。

美歐不少媒體都對此事大加報道,“以壯聲勢”。

德國外交部國務秘書貝爾格的一番話,更是讓人錯愕。他在約見中國駐德大使吳懇時,竟然聲稱中方的反制“代表一個不妥當的升級,讓歐盟與中國的關系面臨不必要的壓力。”

這裡面的邏輯有多荒謬顯而易見:

歐盟先挑事兒,以莫須有的罪名制裁中國新疆相關人員和機構。中方奮起反制,它們又氣急敗壞地說你不能還手,甚至倒打一耙,把破壞雙方關系的責任推到中國身上。

歐方的無措和惱火,其實可以預料。

歐盟30多年來的首次對華制裁,是響應美國的“群狼戰術”,本身就帶著西方對華居高臨下的優越感。

不料北京的反制裁不僅來得如此之快,而且針對性強、火力更猛。

彭博社23日說,歐洲制裁中方人員和機構不太可能影響中國經濟或行為。而中國呢,“不但沒有後退,而且加大賭註:召見歐盟駐華代表,制裁歐盟個人和實體”。

歐洲反華勢力惱火但又一時無措,隻剩下蠻橫無理展示傲慢瞭。

就在歐中關系緊張之際,23日,美國務卿佈林肯正在歐洲進行長達4天的“活動”。期間,他不僅出席23日到24日的北約外長會議,還將與歐盟主要領導人會面。

美國務院一周前發聲明說,佈林肯這次佈魯塞爾之行,意在重申美國對歐洲盟國在“共同議程”上的承諾。

美國試圖推動的跨大西洋“共同議程”有啥?

商討阿富汗撤軍、重振北約、氣候危機、網絡安全、打擊恐怖主義、能源安全……美國務院列出一大長串。

但抵達佈魯塞爾次日,佈林肯在與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見面時,就袒露瞭真實意圖。

國際輿論“不約而同”地關註到二人多次點名中俄。佈林肯還直接強調必須確保北約應對“中國在軍事上崛起”。斯托爾滕貝格則呼應佈林肯“共抗中國威脅”的調子。

已有學者擔心,在北京強硬反制之下,歐盟不會善罷甘休。再加上佈林肯這幾天在歐洲的鼓動,不排除美歐接下來還有後續動作,比如雙方聯手再對中方追加制裁。

那是他們使得最習慣、也所剩無幾的招數瞭。

02

怎樣“報復”中國的反制裁?歐洲反華力量已經動起腦筋瞭。

很多人都註意到昨天曝出的消息歐洲議會取消瞭一次有關中歐投資協定的審議會,“以示抗議

這個協定的命運“要打個大問號瞭”。被中國反制裁的歐洲議會議員之一彼蒂科菲爾說。

除瞭他,歐洲議會還有其他幾位反華議員表態,要將投資協定作為對華發難的“人質”,聲稱中國不撤回反制裁就不推進協定批準進程。

早在去年底中歐完成協定談判時,歐洲議會就有反對聲音。即使沒有這次的制裁與反制裁,協定在歐洲議會也會碰到一些障礙。

趁著中歐關系突然緊張,那些反華議員再次喧囂起來就更不奇怪瞭。

但問題是,歐盟專司貿易的高級官員也出來發聲瞭。

“協定能否獲批將取決於形勢如何發展”。就在歐洲議會決定取消審議會幾小時後,歐委會執行副主席、歐盟貿易委員東佈羅夫斯基對媒體強調,“審批流程不可能與更廣泛的歐中關系事態發展毫不相幹”。

英國金融時報從中嗅出“威脅”的味道,報道的標題就是“制裁之爭危及歐中投資協定”。

隨後,東佈羅夫斯基的話更加直白。

他說,“我們的貿易和經濟議程,都以歐洲價值觀作為核心”。也就是說,“追求經濟利益與捍衛我們的價值觀並駕齊驅,包括在必要時借助制裁手段”。

說來說去,還是給中方扣帽子並為對華制裁辯解。

當前事態表明,投資協定通過將會面臨較大困難。

一位歐洲問題學者說,歐洲議會掌握著協定審批的權限,那些反華議員不會放棄拿這件事大作文章的機會。

按照原定計劃,歐洲議會應在2022年初完成審批流程。但現在,他們一是可能采取拖延戰術,類似這次取消相關審議會;二是可能在最後投票時,設置各種障礙。

03

歐盟最終會因這次制裁之爭否決投資協定嗎?

有些學者態度悲觀。美歐加強各領域協調,尤其加緊在人權和民主價值觀等方面統一立場,將使歐中圍繞所謂人權問題的交鋒加劇。

這種緊繃關系短短幾個月內難以緩解。

但也有不少聲音認為,前景還沒那麼悲觀。

東佈羅夫斯基昨天對華放出狠話,但在前不久,他就曾兩次在不同場合“大贊”協定。

3月8日,東佈羅夫斯基在社交媒體上說,他與中國歐盟商會主席進行瞭很好的交流,並稱中歐投資協定將為在華歐企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4天後,歐委會發佈肯定中歐投資協定的公報。東佈羅夫斯基再次強調,協定提供瞭一個明確、可執行的規則框架,將為歐企在華投資提供更大市場準入機會和更多確定性。

不少媒體都註意到瞭這位歐盟高官的“擰巴”。

歐洲“政治”網站援引美國哈佛大學一位中國問題專傢的話說,歐盟不得不走鋼絲,“一方面試圖取悅歐洲大公司,它們是中歐投資協定的推動者。另一方面必須對正在發生的事表現出不滿。”

一些激進反華的歐洲議會議員,也試圖給協定留“活口”。

現在距離歐洲議會最終投票表決還有一段時間。在此之前,協定至少要被翻譯成歐盟成員國的24種官方語言,現在連這一步都還沒有完成。

因此,“雙方解決問題的時間還大大地有”。

一個持反華立場的女議員說,她“不相信歐中任何一方希望緊張關系升級”。因此現在就需要等待瞭,“等待外交發揮作用”。

他們說這些話當然不是出於善意,目的還是向中方施壓,按他們的要求撤銷反制裁措施,在所謂人權問題上向歐洲的蠻橫打壓低頭。

但這也從側面表明,歐方對協定實際也“很在乎”。

早在協定談判完成時,就有歐洲輿論說,這反映瞭歐洲尋求戰略自主的努力以及中歐尋求合作推進多邊主義的訴求。

當時就有人預料,美國一定會對協定的後續批準施加影響,協定能否順利落地將取決於歐洲戰略自主程度、歐盟協調成員國的能力等等。

德國商報23日就提到瞭歐洲尋求戰略自主遇到的困境。

報道說,歐盟對華制裁隻是象征性的,美國要求更加嚴厲的措施,而歐盟希望“戰略自主”,因為中國對歐盟而言越來越重要,越來越多歐盟國傢公司擔心中歐分歧引發貿易爭端。

在今天下午的記者會上,我外交部發言人再被問到,如何評價歐洲議會取消協定審議會的事。回答隻有簡單一句:

中歐投資協定不是一方給予另一方的“恩賜”,是互利互惠的。

隻這一句,就道出歐洲反華勢力根本沒有拿這份協定敲詐中國的資本。

也是今天,更早時候的上午9點多鐘,商務部研究院@梅新育在微博上發帖,“昨天,中國、歐盟就制裁、反制大打出手;今天,剛才,收到歐盟中國商會中歐合作研討會邀請。”

歐方這個研討召集地如此“及時”,心裡急不急已經很明顯瞭。

在那條微博的末尾,@梅新育還加上瞭一句話:“堅持原則,靈活應對,不用驚慌。”

這句話,算是說到點子上瞭。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