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對一個人太好,反而不討好?!

真心喜歡一個人會對ta好,對待感情的態度是全心全意投入的。

可是付出不一定有回報,有時候對一個人太好,反而不討好。

不珍惜,被貶低,得寸進尺變本加厲,最後甚至可能會讓你失去ta。

為什麼對一個人好反而會招來壞結局?似乎不合常理。

如果你也遇上過這類情況,其實對結果,你要負上一半的責任。

因為關系中的人們是相互塑造的,瞭解人心的運轉規律,有助於避開大部分親密關系中的問題。

“對你付出瞭這麼多,你卻沒有感動過”

黃品源的《你怎麼舍得我難過》,這首歌唱盡瞭愛情的心酸。

真心真意去付出所有,怎麼還不能讓對方感動?

細細品味,你會發現這句話是包含預設的。即,我對你好,你應該感動。

這個心理預設,本質上是一種“交換”:以我的付出,換取你的感動(回報)。

付出都會期望回報嗎?

——是的,所有付出都在期待著某種形式的回報。

付出都能收到回報嗎?

——未必。

可能你的付出隻是一廂情願的自我滿足。

再細想一層,“你卻沒有感動過”這句歌詞的背後,還折射出瞭付出者的委屈。

因為在付出的過程中,我們不自覺地就產生瞭期待,此刻的情緒是與對方的行為掛鉤的。

由於情感並未獨立,心理邊界不清晰,就會受制於期待。

因為ta的不感動,沒回報,深深地感到受傷。

對一個人好,付出很多,結局卻不討好。這類情況很常見。

拋開道德對錯問題不去評價,不討論誰對誰錯,誰對不起誰。

僅從人性心理的層面去思考,為什麼真心換不來真意,大概有幾層原因。

1.大量付出透露出對關系的不自信。

我們知道感情中是默認存在著高低位的,而人們總不可避免地會愛上比自己價值稍微高出一點的對象。

當親密關系得以建立,低位者一邊享受關系帶來愉悅感的同時,另一邊仍始終伴隨著對失去關系的不安。

為瞭打消這種不安全感,他們需要付出很多,目的是為瞭留著伴侶。

與前面提到的“交換”心理是一致的,低位者試圖通過付出,去換得親密關系的延續。

但是邊際效用遞減率告訴我們,持續性同類型的刺激,是會提高感受閾值,導致效果打折扣的。

對方最初也許會很感動,然後慢慢習慣,最後變得麻木,甚至覺得有點煩。

此時付出的一方卻正在因為持續性的高投入而疲憊不堪,又因沉沒成本過高而泥足深陷。

你越是付出,就對這份關系越放不開,越不自信。

相對的,你卻給瞭ta無限膨脹的自信。

包括離開關系的自信。

2.付出是為瞭控制,所以會激起反抗。

有時候我們的付出並非出於真心,而是為瞭凸顯付出本身,實現道德綁架的目的。

你的付出是帶有目的的,想要以付出,去達成控制對方的目的。

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有的付出得不到回報後,付出方會惱羞成怒,因愛成恨瞭。

以自我犧牲形式的付出,去昭示天下,向身邊的人試圖傳達一個信息——我為你做瞭那麼多,都是你欠我的。

一旦付出背後的目的被察覺到,對方就會由感激,轉變為不屑,乃至憤怒。

就算因為夾雜著多少真心,未能被對方識別確認你的動機不純,至少在過程中ta還是會感到不適的,所以往往會萌生脫離關系的念頭。

“你對我很好,好到讓我覺得不舒服”

3.對親密關系的邊界有不同的解讀。

同樣是親密關系,每個人在邊界的設定上有所不同。

既然有人喜歡無限貼近,需求感爆棚,戀愛大過天。那麼同樣地,一定有人喜歡有距離的親密。

有人把戀愛放在人生順位第一,有人先事業、原生傢庭,然後才到戀愛。

需求感不同的兩個人走到一起,會產生花樣百出的各種矛盾。

基於心理學的情感指導方面,我們通常會以依戀模式來評估匹配度,如下圖。

比如說,癡迷型與回避型的親密結合模型契合度就是天生要較差的,想彌補關系,要有在自我感受上作出退讓的心理準備。

畢竟是你想挽回,總不能要求對方犧牲來成全你,是吧。

當然也不用太悲觀,依戀模式難以改變,但並非一成不變,通過你的引導,即使是契合度較差的關系,還是有希望去努力做一些調整,使親密關系得以穩定地延續下去。

4.有些人真的就是情商低。

在我認識的人中,就有一位不太熟的朋友屬於這種類型。典型特征是嘴上不饒人,隻有真正走近瞭,才知道這人心腸不壞。

這類人群進入一段親密關系中,作為ta伴侶感受通常都不會太好。

即使他們想表達的是關心,脫口而出的卻是責備,怎麼聽都讓人不舒服。

他們之所以采用這樣的方式去進行表達,其實與成長經歷有關,因為自己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的,他們並不知道除此以外,還有什麼樣的方式可以表達。

當然被指出問題後,他們會自我反思,也會相對的收斂一些,有時候知道自己態度不對,會強行去把到嘴邊的話吞回去。

不過想要改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如果你的伴侶剛好屬於這種類型,而你持續性地感到受傷,那麼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是你在委屈,覺得付出的好都收不回來瞭。

其實親密關系中的問題普遍都不會太復雜,因此要解決並不算困難,隻是有時候會要求我們有更多對人性的接納與理解。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