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外長這時候訪華,怎會是巧合?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將於22日至23日對中國進行訪問。這是特殊時期的一次特殊訪問,因此受到國際輿論的特殊關註。

中美高層剛剛在阿拉斯加結束瞭一場“火力全開”的對話;而美俄近期也經歷瞭幾輪激烈的交鋒,俄羅斯甚至召回瞭駐美大使。人們相信,拉夫羅夫在這個關頭訪華不會是巧合。

資料圖:拉夫羅夫與王毅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介紹這次訪問時表示,拉夫羅夫外長訪華期間,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將與他舉行會談,雙方將就雙邊關系及近期高層交往對表,就共同關心的國際地區問題交換意見。

請註意“對表”這個關鍵詞,就雙邊關系及近期高層交往“對表”,當然包括近期密集而緊張的中美俄戰略大互動。正所謂中俄戰略協作沒有上限,美國越霸道,兩國對協作的展示將越堅決。

1, 中俄都和美國經歷一番激烈交鋒

差不多同一時間,華盛頓向中俄打出瞭讓人眼花繚亂的外交組合拳。相對於特朗普政府“六親不認、四面出擊”的外交風格而言,拜登政府的外交顯得更有章法,且目標更為集中——在東西半球打造壓制中俄的戰略火線。兩線同時出擊,我們能看到華盛頓的老謀深算,還有一以貫之的狂妄與蠻橫。

在東線對中國:

一,依據所謂“香港自治法”無禮且非法地制裁24名中方高層官員,不斷就香港、新疆、臺灣、人權等問題對中國指手畫腳,幹涉中國內政。

二,在中國周邊國傢密集穿梭外交,大力渲染“中國威脅論”,離間中國與周邊國傢的關系,強化美日澳印四國機制,修補與亞洲盟友的關系,試圖打造“亞洲小北約”,對中國形成地緣政治上的圍堵之勢。

三,向北京提議舉行高層戰略對話,以期盡可能在中美戰略競合態勢中占據主動,同時維持中美關系的彈性空間和戰略張力。

在西線對俄羅斯:

一,因“納瓦利內事件”對俄開始新的制裁。根據美國媒體之前的放風,美國有可能會在拉夫羅夫訪華前後,宣佈對俄羅斯加碼制裁。

二,不斷發出對俄羅斯的強硬表態,激烈指責俄羅斯幹涉2020年總統大選,拜登日前在電視節目中表示,要讓俄羅斯“付出代價”,並對主持人用“殺手”這一侮辱性的詞來稱呼普京表示認同,直接導致俄羅斯召回駐美大使。

三,北約在靠近俄羅斯邊境頻繁軍演,烏克蘭在華盛頓的鼓勵之下大兵壓境。美英兩國已經在俄羅斯周邊拉扯起一個十幾個國傢的“反俄聯盟”。

雖然華盛頓對待中俄的手段上有類似的地方,但還是有較為明顯的區別。相對來說,華盛頓對莫斯科的偏見更深,而對中國的警惕和防范則更甚。對俄羅斯更加簡單粗暴,對中國則更加老謀深算,佈局長遠。這種區別符合白宮近日出臺的《國傢安全戰略臨時指南》對中俄兩國不同的定位。

2, 中俄都有一個“丟掉對美幻想”的問題

在美國《國傢安全戰略臨時指南》中,中國被稱為是“唯一有綜合實力、挑戰美國所建立的國際體制”的國傢。拜登曾多次公開說,俄羅斯是美國最大的敵人,中國是美國最大的競爭對手。無論這裡有什麼區別,中俄兩國都面臨華盛頓的大力壓制,這是確定無疑的。

對中俄來說,都存在一個丟掉對美國幻想的問題。

特朗普對普京以及俄羅斯的特別好感,讓俄羅斯一度看到瞭美俄關系緩和的希望(在美國還曾冒出“聯俄制華”的聲音)。但在美國建制派的強力阻撓之下,美俄關系改善十分有限,甚至在某些領域還有所惡化。

拜登上臺之後,由於他本人及民主黨對俄羅斯素無好感,美俄關系眼看著在急速下滑。由於俄羅斯綜合國傢實力的下滑,再加上美俄在經貿上的相互依存度很低,其在華盛頓政治天平中的戰略分量也隨之減輕。由於本來就有成見,華盛頓更可能對俄羅斯抱有日益輕慢的態度。

而特朗普當政時期,中美關系跌倒瞭最低谷。拜登上臺之後,在有些涉華問題上的表態相對理性,也讓不少中國人對他改善中美關系抱有期待。然而,拜登政府的一系列實際表現令人失望。

這次阿拉斯加中美高層戰略對話,讓很多中國人回想起1954年日內瓦會議中,中美雙方針鋒相對的場景。我對此寫下瞭這樣一段話“半個多世紀過去瞭,美國的傲慢與偏見仍沒有改變,中國的不卑不亢、據理力爭仍沒有改變,而最根本的變化是:中國不再是那個積貧積弱的國傢,而是任何人都無法忽視的世界強國。”

拜登上臺之初,中國和俄羅斯都向華盛頓發出瞭希望改善關系的信號。信號至少有三個層面的內涵:一,這是一種善意。二,這是一個大國負責任的態度。大國關系的緊張,不僅有損當事國的切身利益,也威脅著地區和世界的和平與穩定。三,無論對中國和俄羅斯,改善關系的前提一定是相互尊重及互利共贏,不可能有誰會為瞭與美國改善關系,而在核心國傢利益問題上做出妥協退讓。

顯然,華盛頓不能理解這三層內涵,或者說不願意去理解。它當全球超級大國這麼多年,自私蠻橫慣瞭。俄羅斯人、中國人對美的認知逐漸變得全面、深刻,也丟掉瞭對它不切實際的幻想。美國的步步緊逼、類似的戰略處境等等,讓中俄越走越近。

3,中俄戰略合作沒有止境,沒有禁區,沒有上限

今年1月,國務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過去一年裡,中俄關系經受瞭世紀疫情洗禮和百年變局考驗,在各個方面都達到瞭歷史最高水平。2021年對中俄關系是有特殊意義的一年,兩國都將邁入新的發展階段。中俄戰略合作沒有止境,沒有禁區,沒有上限。

3月7日,王毅在兩會記者會上又對中俄關系做瞭更加熱情洋溢的表述,他說,面對世紀疫情,中俄肩並肩站在一起,背靠背緊密合作攜手抵禦新冠病毒,共同抗擊“政治病毒”。“中俄組合”團結如山,始終是世界和平穩定的中流砥柱。輿論馬上註意到王毅用瞭“中俄組合”這個詞。

“永無止境”“中俄組合”“肩並肩背靠背”等詞,給瞭外界巨大的想象空間。而中俄戰略合作不斷有具體的成果出來:中俄合作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中俄兩軍聯合空中戰略巡航,中俄能源合作繼續推進……

中俄之間是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系,雙方的戰略協作通俗概括起來就是“結伴不結盟”,這符合兩國的根本利益,也已成為全球戰略平衡的重要資產。毋庸諱言,美國愈發囂張的單邊主義和對中俄同時實施的狂妄打壓不斷提升瞭中俄合作的戰略價值,增加瞭它的道義緊迫性。

今年是《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簽署20周年,這次還是疫情發生以來俄外長首次訪華。我們需要從戰略意義上去看待拉夫羅夫的此次訪問。

中俄因為有瞭彼此,不會孤獨。

圖片均來自網絡

來源:今天ing ,作者補刀客

執筆:山神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