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外交團隊把中美對話操作成“直播秀”

中美高層戰略對話在美國阿拉斯加的安克雷奇舉行,在開場白的階段,中美之間激烈交鋒,唇槍舌戰,中美關系的復雜性盡收眼底。

在雙方支持開場白的環節,美方就將後續談判的議題都拋出來,毫不懷疑,這是要在媒體面前制造拜登政府對華強硬的印象,對於美方居高臨下的姿態,中央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主任楊潔篪硬氣回應,美國沒有資格居高臨下同中國說話,中國人不吃這一套。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強調美國要改一改幹涉中國內政的老毛病。

拜登政府上臺以來中美首場高級別外交對話,可以說,不打不相識,經過大半年高級別會晤的停滯之後,中美關系需要在阿拉斯加“破冰”,探尋大國相處之道。中美雙方在冰天雪地的阿拉斯加的會晤成為全球媒體關註的焦點,中美這樣兩個大國,無論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舉行會談都會引起世界的關註,這是中美關系的特殊性使然。

在會談一開始,備受關註的是開場白的禮儀和彼此雙方的激烈交鋒,從另一方面也能看到中美關系高度敏感性。

首先,中美之間發生瞭一場“禮儀之爭”,借助自媒體的力量,一下子成為全球媒體的焦點。關於是否超時的問題,雙方在互致開場白的時候都超時瞭,但是美方在一開始致辭的時候就超時,作為東道主,的確是不合禮儀。在中方代表致辭時,楊潔篪回應瞭美方的指責,表明瞭中方的立場,對於美方所謂的從實力地位與中國打交道,楊潔篪說,美國沒有資格從一個優勢地位和中國對話,甚至20、30年前都沒有這樣的資格說這樣的話。王毅譴責,美方在中美戰略對話之前,升級對華制裁,無端幹涉中國內政的老毛病要改一改瞭。

其次,現場記者的去留是另一個爭議點,正常來說,在開場白之後,記者退場,但是在中方致辭結束之後,美方代表要求現場的記者留下,佈林肯和沙利文又要作補充發言,佈林肯的理由是,中方致辭超時瞭,所以美方要作補充發言。問題是美方補充發言之後,就讓記者退場,那中方也要補充發言,記者當然應該在場。由此帶來的結果就是,中美戰略對話開場白“拖堂”瞭,各路記者可以享受一場中美外交的“饕餮大餐”。

最後,在自媒體時代,外交已經現場直播瞭,美國作為東道國,在外交禮儀方面,失去瞭待客之道,美方還指責中方“嘩眾取寵”,其實是佈林肯、沙利文需要在媒體前表態和表演。

拜登政府上臺之後,共和黨一直指責其對華態度軟弱,為瞭表現出對華強硬和對等,佈林肯、沙利文要在發言時間上表現強硬。

從外交過程和效果來說,職業外交官之間的磋商和談判還是要與新聞媒體保持適度的距離,畢竟外交不是綜藝選秀節目。中方帶著誠意來到寒冷的阿拉斯加,並不是配合美國表演所謂的“實力地位”的劇目。

中美關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經歷瞭特朗普政府時期的挫折之後,中美高層戰略對話是雙邊關系“止損止跌”的機會。當然,如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所說,“如果認為我們為瞭這次對話所謂‘有成果’,就會答應任何一方的單方面要求——我勸人們最好放棄這種幻想,這種態度隻會把對話引向死胡同。”

中美對話的前提是平等與相互尊重,管控分歧、聚焦合作,將中美關系拉回到正常軌道。如同阿拉斯加的天氣一樣,寒冬已經過去,但是依然是冰天雪地,中美關系面臨著一連串的挑戰,一次對話會不可能解決所有的問題,隻要足夠坦誠、理性,開啟對話之旅,就算是成功瞭。

中國有俗語說,不打不相識,這次阿拉斯加的中美高層對話,也是彼此的試探、摸底,媒體看到的是濃濃的火藥味,以及唇槍舌戰之下的火光四射,但是,也要看到中美關系的基本盤,以及中美關系的底線。大國關系的底線和框架並不是一方制定的,而是雙方互動、博弈、妥協的結果,也可以說是鬥爭與妥協得來的。

首先,中美之間需要厘清彼此的身份和地位,隻有這個問題有瞭基本共識,才能消除重大誤解。中國是“體系性的國傢”還是“體系內的國傢”,這是美國的重大的疑問,美國在《臨時國安戰略指南》中將中國定義為系統性競爭者。楊潔篪在講話中強調,中國主張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中國是體系內的國傢,並不是挑戰或者取代現有國際秩序的國傢。中美兩國元首通話時達成的共識是“不沖突、不對抗”,美國是體系性國傢,也不存在所謂的“美國回來”的問題,但是如果美國將“美國回來”視為集結盟友對抗中國,那就讓中美關系“脫軌”瞭。

其次,拜登政府的對華政策“套路”深深,所謂從“實力地位”與中國打交道,不過是重新整合同盟網絡。在中美阿拉斯加會晤之前,美國與日韓進行瞭“2+2”,而美日澳印四方的首腦視頻對話會也在12日舉行,換句話說,集結“印太”的海洋國傢,共同對抗中國,形成海陸對峙的態勢。佈林肯認為,同盟國傢對於“美國回來”是滿意的,所以,盟友也是美國對華外交的籌碼。

最後,中美關系的復雜性和重要性無需多言,在氣候變化、公共衛生、軍控以及其他地區熱點問題,都需要合作,世界之所以關註中美戰略對話,根本原因是因為兩國的重要性,美方也沒有必要在“印太”轉瞭一圈之後,再跑到阿拉斯加與中國對話,有時候套路太深,反而沒有瞭誠意。

作者:孫興傑,吉林大學國際關系研究所副所長、教授。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