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將從地球上消失?

作者:東方鴻鵠微信公眾號:針見 主筆

01

這是個可怕的信號:全球多個國傢人口出現逆增長危機。

以前這種現象多發生在歐洲,現在亞洲國傢也開始蔓延。

近日韓國首爾市公佈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首爾居民總數為991萬,這也是32年來首爾人口首次跌破千萬大關。

對此,英國人口經濟學專傢教授科曼(David Coleman)發出警告,如果趨勢不變,韓國將成為第一個因人口減少而從地球消失的國傢。

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韓國總人口約5200萬。 據韓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出生人口比上一年減少10.65%(27.5萬人),死亡人口比上一年增加3.1%(30.7萬人)。


死亡人口大於出生人口,讓韓國進入瞭人口死亡交叉。

關鍵是,韓國人口減少的趨勢,還將持續,且大有增加之勢。


去年韓國生育率為0.84,也就是說平均每個母親生0.84個孩子,是世界上生育率最低的國傢之一。

理論上,正常的“生育更替水平”在2.1左右,但大多數國傢均低於該水平,包括亞洲的日本、中國等。

跟中國很多地方一樣,韓國“重男輕女”現象也比較嚴重。但2020年韓國出生人口男女性別比為104.9:100,男嬰比例創下歷史新低。

按照這個速度,2029年韓國或將進入“剩女社會”。女人比男人多,像烏克蘭等國一樣。2018年烏克蘭人口約為4200萬人,其中男性人口1940萬,女性人口2280萬。男女比例為85:100。

韓國政府已意識到人口低生育率的問題,並實施瞭一系列人口生育激勵政策。比如,從2022年開始,每位孕婦將獲得100萬韓元(約5700元人民幣)補貼,孩子出生獲200萬韓元補償。

但韓國民眾並不領情。生活壓力大,讓韓國年輕人放棄生育念頭。去年,韓還出現“三放一族”,即放棄戀愛、放棄結婚、放棄生育。

生孩子的理由各有各的不同,但不生孩子的理由卻是相似的。

導致韓國人不願生孩子,理由跟我們很相似。比如房價太高,首爾房價已超過深圳。很多年輕人根本買不起房。近4年間,韓國首爾的公寓交易價格上漲瞭58.2%。位於首爾城東區一處公寓,面積為84㎡的公寓2017牟以約822萬元人民幣的價格成交,但現在價格已經翻瞭超過一倍。

“連住的地方都沒有,談什麼結婚”。據統計,韓國去年登記結婚的件數比前年少10.7%。

在韓國,父母花錢送小孩補課現象也很普遍。韓國大學畢業生找到第一份工作平均年齡是30.9歲。所以傢庭養育孩子負擔相當重。

此外,按照韓國的文化,女性婚後要負起傢裡所有的傢務,連老公的傢人都要照顧,所以很多女性索性放棄生育想法。韓國女性還興起4B(四不)運動,不談戀愛、不碰性事、不婚、不生。

不敢生也不想生,讓韓國人口面臨消亡的危險。

改變現狀,需要從根子上解決問題。比如切實把房價降下來,減輕青年人生養孩子的壓力。

而這談何容易?

02

韓國人口逆增長嚴重,亞洲的日本和我國也同樣面臨低生育率的壓力。

日本最新統計顯示,2020年日本新生人口數量為87萬,同比減少2.9%,創歷史新低。日本民眾生育意願很低,隻有1.4。生活壓力逐漸增大,社會保障政策不夠完善,同樣導致日本青年人不敢生孩子。

日本人終身未婚率(終身未婚率是基於五年一次的國情調查數據計算)很高,以2015年為基準,到50歲為止一次婚都沒結過的日本人口比例,男性占23.30%,女性14.06%。

作為世界人口第一大國的我國,人口低生育率問題,也在慢慢呈現。


與韓國、日本不同的是,此前我國一直是在控制人口過快增長。2015年我國全面放開二孩政策,但並未迎來人口出生井噴式上漲,僅僅在2016和2017年人口出生率維持兩年的同比正增長,到2018年,又跌到1500萬,比2015年還要低。 整體來看,從2014年開始到2020年,除全面放開二孩的後兩年,出現小幅反彈,人口出生率均呈現下降趨勢。

2020年,我國新生兒是1003萬,比2019年少15%,2019年比2018年少瞭20%。而1970年每年的出生人口是2600萬。

北京、上海、遼寧、黑龍江、吉林總和生育率則不到0.8。

以上海市為例,出生率更是斷崖式下跌。2020年元旦當天,僅出生27人,而2010年元旦上海出生380人,2000年元旦上海出生1148人1990年元旦上海出生2784人。

從人類社會發展角度來看,需要實現 “ 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在發達國傢代際均衡的生育率為2.17胎,在發展中國傢代際均衡的生育率為2.3胎, 中國是發展中國傢,理想的生育率是2.3胎。

根據聯合國統計,1950-2015年美國總和生育率從3.3降至1.9,日本從3降至1.4,印度從5.9降至2.4,均遠小於中國的總和生育率從6到1.6的降幅。2016年中國總和生育率為1.62,在全球位居倒數,不僅遠低於2.45的全球平均水平(2.45),還低於1.67的高收入經濟體水平。
     

這還是5年前數字。根據第六次人口普查資料直接計算出來的總和生育率結果是1.18,遠遠低於2.3的理想生育率。

03

低生育率背後,則是無奈的問社會現實題。用專傢的話說,就是”不想生、不敢生、不能生”。

先說“不想生”。

所謂不想生,即有條件生而不願生。傢裡收入穩定,也有生育能力,但就是不想要孩子。一般這種傢庭,傢風比較開明,祖輩多為知識分子,尊重子女生育意願。

生育孩子,是人類繁衍和延續的基本需求。我國傳統文講究傳宗接代,隨著時代發展。人類生育的這種原始功效逐漸淡化。

人們崇尚自由和兩人世界,不願為瞭生孩子而生孩子,更不願背負養育孩子的各種壓力。客觀講,這既是人類生育觀念的進步,同時也影響瞭人口的自然出生率。

世界很多國傢,包括我國,丁克傢庭越來越多。 網上有數據稱,目前我國有丁克傢庭60萬戶。鵠哥查瞭一下,這是2006年的數據。個人推斷,十多年過瞭,實際丁克傢庭遠大於這個數字。

再說說“不敢生”。

大量有生育意願和生育能力的夫妻,卻迫於生育帶來的的物質和精神雙重壓力,而選擇放棄。這種情況,在全面二孩政策放開後,特別明顯。

人們談論最多的是房價高制約瞭我國的生育率。當然也可能存在,但我國隻因為房價問題而不敢生孩子的情況,數量並沒有想像高。

更多的是幾種情況疊加。比如收入狀況,帶娃牽涉精力,孩子教育問題等等,當這些問題疊加後,對於某人傢庭而言,壓力就來瞭。

拿孩子教育而言,從幼兒園到大學,要花費至少幾十萬上各種補習班、興趣班,還要因為孩子教育的各種問題而焦慮不安。

還有職場女強人,為“升職”延遲甚至而放棄″生殖”。

生孩子快樂隻是暫時的,壓力可能是一輩子。


當生孩子壓力給人帶來苦,遠超過天倫之樂,那麼很多夫妻不得不放棄要更多的孩子的想法瞭。

最後再說說“不能生”。

據中國人口協會發佈的調查顯示,我國患不孕不育癥的夫妻在急劇增加,目前已超過4000萬人,從30年前占育齡人口的1%~3%,到現今的12.5%,30年增長瞭10倍左右。

不孕不育患者中,25歲至30歲的人數居多。全國婦聯公佈的統計數據顯示,在患不孕不育的人群中,有66%的女性年齡低於30歲,女性不孕不育開始年輕化。

中國目前每年有800萬女性接受人流手術,人流率為29.3%,遠遠高於發達國傢水平。而其中20歲~29歲的年輕女性高達62%。

不孕夫婦人數增加,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環境污染、生育年齡推遲、生活壓力等。

專傢指出,人工流產、尤其是重復流產對女性生殖健康影響極為嚴重,可能導致女性不孕。統計數字顯示,繼發性不孕不育患者中88.2%有人工流產史。

這其中一些問題,短期內是難以解決的。

04

從長遠來看,人口低生育率帶來一系列社會問題,制約一個國傢的中長期發展。

如果低生育率國傢不能拿出有效措施,刺激民眾生育意願,韓國將從地球消失,也許隻是時間問題。

而且,還會有下一個。

或許這將是全球面臨的最大問題。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