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端人才流失有多嚴重?看到數據讓人驚訝,為何還能趕超歐美

在中國有個熱門的話題一直在國人心中揮之不去,那就是國傢人才流失的問題。中國人才流失嚴重,難道一流人才都出國瞭嗎?但是又有一個問題隨之產生,中國如果真的靠剩下的二流人才搞建設為何與歐美的差距越來越小瞭。

人才流失是不爭的事實

教育部網站上排除特殊年份的影響2018年我國出國留學人員規模為66萬人,其中國傢和單位公派的留學生共6.56萬人。自費留學生59.64萬人,同樣在該年度留學歸國的人數為51.95萬人。而從1978年改革開放到2018年年底,我國總的出國留學人數為585.6萬人其中有365.6萬人學成後選擇回國發展,占總體比例為84.5%從以上數據來看,中國人才流失是不爭的事實其中也不乏頂尖的人才,學成後並沒有回國。西湖大學施一公校長曾表示有一屆的清華畢業生有2252人,其中大概前往美國留學的就有1700人,但其中大部分如今仍在美國。

而實際情況是在2019年發佈的就業報告,清華畢業生出國深造的比例為15.4%,其中出國的人數為1036人。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金燦榮曾在演講中說道,美國加州教育局的官方數據統計,在1978年到2015年間隻是美國加州矽谷這個地方,就接納瞭將近兩萬名清華畢業生。從上面的數據我們可以發現,數十年來總體上出國人略微大於回國人數,日積月累,並造成瞭一個龐大的差數。在出國留學的人群中,學歷越高留在國外的可能性更大。在過去的數十年間情況尤為明顯。環球時報曾刊發瞭一篇文章指出中國科學,工程領域人才的出國滯留率高達87.2%。要知道科技是立國之本是強國富民的基石。科技人才對於國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高學歷的人就一定是人才嗎

在過去的數十年市場資源的匱乏,有限的發展空間、滯後的學術氛圍等,是我國高端人才流失的幾大原因,對於這些人才個體來說,個人價值的提升更高學歷的追求發展前途的期望,或是對國外生活的向往,也是他們選擇出國的幾大原因,其實對於人才出國這個話題,從國傢層面看,國傢用全國的資源培養的人才,而人才流失無疑對國傢來說是一種損失。他又從個人層面來講,自由價值和前途是人才個體追求的目標,國傢並不能強制要求人才,必須回國阻礙個人的發展。對於人才流失這個話題,國傢和個人的理念是相對沖突的,我們也無法從某一個角度去評論兩者。

在過去的數十年在國內人才流失的情況下,為何中國的發展依舊非常快呢!這就要重新定義人才這個名詞的概念,高學歷的人就一定是人才嗎?對應一項成就來,到底是人才起到瞭決定性的作用,還是平臺和機遇更加重要。有研究者已經發現,如果將人才分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四個等級其中最頂級的是第一等級。其實中國流失最多的人才等級是第二等級。而真正厲害的是第一等級,因為隻有這些人能在中國巨大的市場平臺上,將人才的作用體現得淋漓盡致。國傢各行各業的發展創造瞭一個又一個的平臺,平臺也給這些頂尖人才一次次機遇,從而創造瞭人才價值,也為國傢創造瞭價值。

人才的流失影響經濟發展嗎

即使高端人才流失一部分,但中國的人口基數仍然可觀,高等學府能容納的人才有限,在科技圈、文化圈、商業圈,我們可能流失瞭一部分精英,但自有後來者居上,流失的精英並不能對中國的發展起瞭決定性的影響。不同領域不同國傢有著一個天花板的效應。當年出國的人有小部分發展的比較好,但也有天花板性質的人,他們由於國外環境的限制,也難以達到留在國內達到的高度。這就是平臺的重要性,在美國的IT圈中幾乎有人時常會討論中國人為什麼幹不過印度人無非是以下幾個解釋。

印度人天生有著母語優勢,他們相比於華人更積極善於誇大自己的成果。最重要的是印度職員善於抱團,所以我們發現矽谷的高科技企業中,印度裔的領導層遠多於華人。中國流失出去的大部分人才,基本都在美國基層工作任職,自然發展的空間有限。雖然平臺創造出瞭更好的人才,但不可否認精英流失對我們造成瞭一定的影響,但流失的精英並不是國傢發展的重要條件。事實上在我國的人口基數下並不缺少人才,最關鍵的是我們有著可供人才施展拳腳的平臺。同樣在平臺中能夠充分展示實際能力的,才能稱作真正的人才,並不能一味地去用高學歷定義人才,極高的天花板、極佳的平臺,好的領導好的決策,優秀的文化等等,都是中國發展迅速的重要因素。

一部分人才的流失並不能阻礙國傢發展的大勢,根據2020年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數據顯示,由於疫情影響該年度留學生回國求職的人數同比增長67.4%。特別是在去年全球疫情爆發的第二季度,回國求職的留學生人數同比增幅更是高達195%,中國是全球少數幾個控制住疫情的國傢,良好的國內市場環境,大大改變瞭海外人士對中國經濟的刻板印象。穩定的環境才是人才充分發展的重要保障。而且疫情過後人才歸國也是大勢所趨。

總結

中國市場和平臺的影響力也會越來越大,總體上說我們應該淡化人才流失這個話題,雖然我們對人才外流的現象表示無奈,因為國傢培養一個高素質人才,需要大量的資源,最終卻不能為自己所用當然會令人痛心。當然我們也不能有狹隘的民族主義,畢竟個人也有追求自由和價值的權利。而且國傢部分科研條件,可能無法滿足他們當前的需要,但我個人希望有更多錢學森這樣的態度,在學成之後歸國,對國傢的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力量。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