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幹幾碗恒河水,印度人要統治美國瞭?

在這個世界上,印度是最能突破人類想象力的國度,從自行車疊羅漢,到喝牛尿治新冠,從擦屁股不用紙,到沒事就吃牛屎,但凡你能想象到的開掛行為,都能在這個神奇的國傢反復出現。

印度人的開掛,逗的時候是真的逗,但牛的時候也是真的牛,最近,不少美國人都開始提到這個來自東方神秘大國的威脅。

幾天前,拜登給負責毅力號火星探測器登陸火星任務的主管斯瓦特-莫漢打瞭個電話,相互恭維一番之後,拜登像是想起瞭什麼,說道:“印度裔美國人正在接管這個國傢。比如我的副總統(賀錦麗),比如我的演講撰稿人(維奈-雷迪)。”

當然,莫漢也是印度裔。

拜登可能,隻是想開一句玩笑,但這也說明瞭印度裔在美國的巨大影響力。就拿賀錦麗來說吧,她的母親是純正的印度人,如果未來有一天,比如說已經開始記不住人名的拜登挺不過這4年,她提前入主白宮,那印度裔就真的統治美國瞭。

在美國,亞裔的地位較普遍比較低,印度裔卻成為一個另類,不僅在企業界締造出一個“CEO俱樂部”(谷歌CEO桑達爾-皮查伊、微軟CEO薩提亞-納德拉等),在政界和學術界同樣鋒芒畢露(哈佛商學院和芝加哥大學商學院的院長都是印度裔)。

相比之下,亞裔的其他族群就要差很多瞭。最典型的是華裔,除瞭不像印度裔那樣盛產大公司的CEO,華裔美國人的平均收入也遠不如印度裔。

按說華裔聰明好學,踏實肯幹,為什麼在美國,混得不如印度裔?

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語言。

印度裔比起華裔,語言表達能力和社交能力都更出色。印度被英國殖民幾百年,英語是印度的官方語言,雖說印度人的英語口音總是帶著咖喱味兒,但他們來到美國之後,比華裔更能融入美國社會,其他亞裔(比如華裔、日裔和韓裔)則因為語言、性格等原因,相對比較靦腆,不善社交。

此外,印度裔的綜合素質更符合大公司高管、政界精英的需求。從學歷上說,矽谷中的華裔擁有博士學位的比例最高,但都偏重技術。在一些互聯網公司,技術人才也能參與管理,可總體上還是限於中低層,而印度裔的高管基本都有學習MBA的經歷,將技術和管理更好的融合到瞭一起。

最後,印度裔適應和應對新環境的能力更強。來到美國之前,這些精英都經歷瞭印度國內的錘煉,不知道喝瞭多少恒河水。

印度國內的生存環境非常復雜,即使能力出色,每天要面對的各種變化和挑戰也是其他亞裔難以想象的,這培養瞭印度裔應對多元化環境挑戰的能力,對他們來說,隨機應變幾乎就是傢常便飯。

綜合以上原因,早在幾年前,就有人說過印度裔要統治美國瞭。不過拜登在這個時候重新提到這個玩笑,很難說沒有目的性,某種程度上,拜登是在向印度示好。

目前,拜登政府著力推進的一個外交計劃,是連線印度、日本和澳大利亞三國領導人,舉行“四方安全對話”峰會。別看拜登上臺後各種撥亂反正,但在某些層面,尤其是外交上,他還得撿起特朗普留下的遺產,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就是在印太地區組建亞洲小北約的計劃。

這個所謂的小北約,核心目的自然是為對抗中國。早前,美國國務卿佈林肯已經組織瞭一次峰會,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亞三國外長都有出席。事後,美國發表瞭聯合盟友對抗中國的強硬聲明,日本和澳大利亞也都跟進瞭,偏偏前幾年高喊著要對中國如何如何的印度陷入瞭詭異的沉默,沒有參加美國這波團。

莫迪心裡有自己的盤算,美國是世界霸主這沒錯,但為瞭抱美國大腿,跟一個和美國差不多強大,未來甚至可能比美國更強的鄰國搞對抗,太不明智瞭。

別的不說,烏克蘭的遭遇就是一個很好的示警,近些年,烏克蘭的親西方政府站在美國的大旗下,對俄羅斯動輒喊打喊殺,鬧得國內經濟崩盤,民怨沸騰,美國依然隻是口頭安慰:好好加油,繼續反俄,很快就讓你們加入北約和歐盟,明天,就在明天。

而印度,也是親身經歷過的。過去一年,邊境和中國搞對抗,國內卻爆發新冠疫情,農業改革法案激起農民抗議,這幾天幾萬婦女走上街頭,莫迪要是繼續窮兵黷武,他這個總理還能幹幾天都很難說。

所以,莫迪在和中國談完,班公湖雙方軍隊脫離接觸之後,才做出瞭一個艱難的決定,還是繼續和中國合作,更香一些。當美國的馬前卒有什麼好處呢?印度又沒辦法加入北約或者歐盟。

莫迪的立場,在接下來幾天會表現得更加明確。印度政府高官已經明確表態,印度參加美國倡導的四方對話,絕不是為瞭針對中國。言外之意,印度參加四方對話隻是迫於壓力,我們不敢得罪美國,但中國你放心,我們也不敢得罪你。

拜登一看,好傢夥,學會我大美利堅當面一套背後一套的絕技瞭。硬的不行,來軟的吧,於是就有瞭拜登笑稱印度裔要統治美國這件事。

雖然身在美國,但這些印度裔美國人和印度國內的聯系仍然相當緊密,拜登說這話,也是為瞭博得印度和印度人民的好感。

隻是這種伎倆,大傢都清楚是怎麼回事兒,莫迪是一句話戳穿,還是配合拜登表演,就看他接下來,會怎麼做吧。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