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又一“隱形冠軍”:員工不到10人,卻掌握領先全球的技術

在日本本州島的新潟縣,有一個人口不到10萬的燕市,這裡是日本著名的金屬加工地。

但很奇怪的是,這裡並沒有形成龐大的制造業公司,反而有不少小作坊式的企業,小林研業就是其中一傢。

就像生產“永不松動的螺母”的哈德洛克工業株式會社一樣,小林研業也是一傢“小而美”的企業,掌握著極為強悍的拋光技術。

資料顯示,小林研業曾為蘋果iPod 拋光鏡面背板,蘋果對工藝要求有多嚴格大傢多少聽聞過。

但就是這麼一傢員工不到10人的公司,在4年間共拋光瞭250萬個鏡面背板。經此一役,才讓更多的人認識到這傢公司。

毫不誇張地說,在拋光行業,全日本乃至全世界幾乎沒有企業能夠媲美小林研業,它掌握著全球頂尖的技術。

正是像小林研業這樣小而美的企業,在無形中支撐起整個日本先進的制造業體系。簡單來說,日本制造業不僅依靠豐田、雅馬哈、三菱這些大集團,小林研業這些小企業同樣不可或缺。

時間回到50年代,燕市誕生瞭不少隻有一兩個人的拋光小作坊,形成瞭一股風潮。受此影響,小林一夫在58年前向銀行貸瞭一筆錢,在自傢的院子裡成立瞭一間工廠,也就是小林研業。

有意思的是,小林一夫剛開始對拋光技術並不瞭解,一邊請來工人從事生產,一邊認真學習。

小林研業在接單的時候有一個原則,專挑別人不接、工藝復雜的活。這些項目都有一個特點,由於難度大所以利潤很高。在這樣的策略下,隻用瞭十個月小林一夫便還清瞭貸款。

在此後的發展過程中,小林研業並沒有滿足於現狀,而是開始自己進口原材料,然後加工一些有高附加值的產品,出口到海外市場,賺取瞭大量利潤。

90年代,日本市場下行已經持續瞭一段時間,有不少中小型企業倒閉。在這股浪潮中,小林研業憑借強悍的技術,不退反進,銷售額節節攀升。可以看到,掌握瞭核心技術的企業,就算市場不景氣,仍能逆勢取得增長。

這也是為什麼要強調一傢企業,尤其是制造業企業一定要掌握自身的核心技術,而不是依賴他人技術的重要原因。

小林研業能取得今天的成就,還在於創始人小林一夫卓越的眼光。上世紀末,隨著我國制造業快速崛起,對燕市的金屬加工造成瞭極大沖擊。在這種情況下,小林研業轉型零件拋光,主要接那些工藝復雜、高附加值的單子。

成功轉型後不久,小林研業便接到瞭蘋果公司的訂單,這也是讓其名聲更進一步的一次機會。當然,雖然名聲更大瞭,但還是相對於全球同行業而言,普通大眾對其也還是不太瞭解的。所以,說它是拋光行業的“隱形冠軍”一點也不為過。

對於小林研業來說,它不擔心中國制造業的迅速發展,因為它自信自己掌握的才是全球領先的技術。小林一夫更是曾表示:“之後,不會再有大批量的訂單,我們隻能做中國做不瞭的產品。”

其實,小林研業也不是不想擴大規模,隻是拋光行業有些特殊,如果員工技術不熟練就沒辦法增加產量。所以,公司雖然一直都在努力聘請和培養新員工,但能成才的終究還是太少瞭。

筆者認為,我們在佩服小林研業的同時,也應該慶幸其規模無法做大。否則,以它掌握的尖端技術,一旦規模做大基本就沒有同行業的活路,至少在高端領域無法跟它較量。

這也提醒我國企業,在擴張規模的同時,也別忘瞭提升自己的技術。如果隻是依靠中低端市場做到規模“全球第一”,那也很難得到別人的認可和尊敬的。

因為你所掌握的技術,別人未必不能做到。但別人掌握的高端技術,對你而言確實一道天塹。

“質”的差距,有時候難以用“量”來彌補。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