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市場是個香餑餑,多個國傢前來分羹,莫裡森這次或有苦說不出

【南方+2月23日訊】據媒體2月23日報道,盡管中國一度是澳大利亞大麥出口的“最大客戶”,但由於澳大利亞政府對中國“挑起貿易爭端”,澳大利亞的大麥出口遭遇重創。在此之際,阿根廷迅速抓住機會,填補瞭澳大利亞大麥在中國市場中的供應缺口。

澳大利亞大麥失去中國市場,阿根廷抓住機遇

報道稱,中國曾是澳大利亞出口大麥貿易最大的客戶。澳大利亞政府公佈的數據顯示,澳大利亞約70%的大麥出口到中國,2018年的貿易額一度高達15億澳元(約合人民幣70.5億元)。在2020年5月,中國商務部宣佈,中國對澳大利亞大麥征收合計80.5%的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隨後,澳大利亞對中國大麥出口額很快就暴跌瞭99%。在澳大利亞大麥失去中國市場之際,阿根廷迅速抓住機會。

來自行業和銷售數據顯示,阿根廷對中國的大麥出口將在2021年飆升至100萬噸,這個數字意味著,阿根廷將會拿下中國大麥市場約17%的份額。而此前阿根廷隻能以特別低的折扣價出售給沙特喂牲口。駐阿根廷的國際大麥經紀人巴克表示,將大麥出口給中國對阿根廷的大麥種植者來說是非常有利的,該國今年所有大麥出口都將流向中國。有一名業內消息人士也表示,為瞭填補澳大利亞大麥的供應缺口,阿根廷計劃在2月至3月向中國交付50萬噸大麥。

失去中國市場,澳大利亞政府想緩和

事實上,澳大利亞不想失去中國的大麥市場。據悉,在去年5月份,中國對澳洲牛肉采取瞭限制進口措施,澳大利亞牛肉出口額也因此大幅度下降。在中國對原產自澳大利亞的進口葡萄酒實施反傾銷以來,澳大利亞葡萄損失慘重。哈薩克斯坦、塞爾維亞、智利和法國等生產葡萄酒的國傢都想“分一杯中國紅酒市場的羹”,紛紛補充瞭中國紅酒市場的空缺。不止是以上產業面臨危機,澳大利亞的煤炭行業、食用糖業、漁業行業等也無一例外。

或許是因為澳大利亞經濟損失慘重,自上任以來,澳大利亞新任貿易部長特漢對中國頻頻“示好”,甚至還罕見地向中國親自致信,希望中澳兩國可以恢復對話,在貿易領域,尤其是對中國工農業產品的出口問題上“重修舊好”。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更是曾表示,雖然中澳兩國存在著種種糾紛與不同,但澳大利亞仍然“十分願意和積極接觸中國”。中澳關系是一種重要且有價值的雙邊關系,因此不應讓這樣的互惠關系就此作古。

澳大利亞政府想緩和中澳關系,但卻沒有一絲誠意

極具諷刺意味的是,莫裡森當局所謂的“十分願意”和“積極接觸”,更多的其實還隻是停留在口頭上。自2020年初以來莫裡森政府先是動用不符合規則的反傾銷關稅手段,阻止瞭100多種中國商品的進口;再炒作新冠病毒起源問題,鼓吹要對華發起調查,更是以荒唐理由粗暴禁止中企參與澳大利亞5G建設;還與美日印等國沆瀣一氣,在南海事務和中國內政問題上多次指手畫腳;現在,澳大利亞又幾乎完全禁止來自中國的投資,阻撓別人與中國開展雙邊合作。而且時至今日仍然不見澳大利亞在這些問題上有絲毫悔意,更遑論采取實質性動作加以扭轉。

澳大利亞公共政策經濟學傢珀希·艾倫曾在2月初撰文指出,澳大利亞如果真的想緩和中澳關系,那麼莫裡森政府就應該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改正所有對中國錯誤的政策,並展示更多的尊重。“既想中國當澳大利亞的朋友,又把中國視作敵人,這種首鼠兩端的做法是行不通的。”有權威人士也曾表示,澳大利亞在與中國的貿易爭端中已然處於不利地位,中國已經找到瞭替代供應來源,“更需要中國市場的是澳大利亞”。

誠然,澳大利亞政府的“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中國不是中澳關系“遇冷”的主要責任方,如果澳大利亞真心想緩和中澳關系,那就不應該把中國發展視為威脅。盡管澳大利亞一直幻想在中澳貿易爭端中得到“民主夥伴”國傢的支持,但現實是,澳大利亞隻能靠自己,畢竟“中國市場是個香餑餑”,很多國傢都想占據澳大利亞在中國市場的位置。

校對:梁飛飛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