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剛: 美國出現“脫美國化”傾向

我們無法想象美國會變成一個像瑞典那樣的“民主社會主義”(Democratic socialism)國傢。但我們很快就可能要面對一個有強烈民主社會主義傾向的美國。(請點擊上方#瑞典筆記,參閱有關瑞典的文章)

我在幾個月前的一篇文章中預測,新冠的爆發暴露瞭各國公共衛生系統存在的不同程度的問題,一旦疫情緩解,所有國傢都會把社會保障的改善作為首要工作,並提升醫療和衛生保健體系。這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成為全球趨勢。發達國傢尤其如此。

在發達國傢中,美國的調整和變化與其未來政治風向相關,值得關註。

美國政府最近公佈瞭一項1.9萬億美元新冠病毒的紓困方案。美國財政部長耶倫說,如果國會通過該法案,明年可能會獲得充分就業機會。參議院預算委員會主席參議員伯尼·桑德斯還堅持不應限制獲資助的收入門檻。

根據這一計劃,每位年收入不超過7.5萬美元的美國人都可以獲得1,400美元的紓困支票。這一資助的上限有可能降到5萬美元,到2025年將聯邦最低工資提高到每小時15美元。

顯然,這一大規模救濟計劃的通過不僅將使中產的下層和底層社會廣泛受益,而且還將使政府在確保和改善經濟和社會保障方面發揮更重要作用。 隨著隨後更多的政策出臺,現有的醫療保險制度有望得到完善。

我不認為美國很快就會成為像歐洲國傢那樣的福利國傢或民主社會主義國傢。 但所有跡象表明,美國很可能會轉向這一方向。新冠疫情的蔓延加速瞭美國政策調整的速度,預計這將帶來結構性的變化。

早在2015年11月,桑德斯就在喬治敦大學發表瞭一個關於民主社會主義的長期計劃的演講,其中就提到瞭使更廣泛的中低層受益的福利計劃。更重要的是,他的社會主義思想得到瞭千禧一代的廣泛支持。這就是為什麼在最近的美國總統選舉中,許多選民把美國的分裂稱為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兩條道路之爭。

十多年前,我在一篇文章中提出瞭中國面臨的“脫美國化”挑戰的問題。事實上,隨著經濟的發展,幾乎所有處於上升期的新興經濟體都面臨這一挑戰。

簡單地說,在市場經濟下,資本力量對社會的各個方面,包括社會制度、民眾的價值觀以及分配體系產生強烈沖擊。新興經濟體必須從經濟發展的初期就高度重視社會公平,通過對資本的管控,以及建立社會保障、就業保險和其他相關福利制度,來實現可持續發展。對中國而言,還面臨著地球根本無法承負第二個美國的問題。

現在,美國本身也面臨“脫美國化”的挑戰。

疫情蔓延暴露瞭美國社會福利和衛生系統的脆弱性,而這種脆弱性瞭是以華爾街為代表的資本力量瘋狂發展的代價之一。

一方面,相關福利制度已經不能適應美國社會的變化。另一方面,與歐洲相比較,美國的二次分配體系長期以來缺乏改進動力,而一次分配的差距又越拉越大。

然而,美國仍然是一個與歐洲不同的資本主義國傢。美國社會在傳統上更重視個人主義、競爭和自由,特別是支持共和黨的保守團體一直堅決反對任何歐洲式的福利政策,因為這些政策將直接導致大政府的形成。

資本主義對社會主義有著與生俱來的恐懼。資本力量絕不會減弱對美國政治的影響力,特別是疫情爆發後,華爾街將變得更加貪婪,它將通過尋求進一步擴張加速財富積累。現有的美國管理和分配系統不足以平衡資本力量對社會公平的沖擊。

因此,在未來,我們將看到兩條路線之間更激烈的較量。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