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兩個人能不能過一輩子,其實結婚前就已經註定瞭

從校服到婚紗應該是對愛情最完美的詮釋瞭,就像是“一生一世一雙人”一般,身邊陪著自己的始終都是那一個人,爭吵也好,不愉快也好,彼此磕磕絆絆,卻從來沒有想要離開彼此。

可是,生活中,卻是有很多人在戀愛裡就有緣無分,亦或是即便走進瞭婚姻的殿堂,也依舊止步於此。

婚姻、戀愛向來都是充滿變數的事情,誰都無法預料愛情的最終走向是向左還是向右,所以隻能用珍惜當下的心態,慢慢地、用心地去經營感情,用最平穩的狀態去迎接眼前所擁有的幸福。

記得高三時期,每一個學校都會有關於高考之前的一次模擬考試,通過這次的分數能夠一定程度上預知高考成績的范圍。

作為婚姻之前的試金石,兩個人在談戀愛時期的狀態也能夠看到彼此是否能夠走到結束愛情長跑的那一天,或者是婚後是否依舊能夠相濡以沫,一直到老。

兩個人的“契合度”,決定瞭愛情和婚姻的長度

婚姻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一個令人向往的生活,之前有網友曾經問過自己的母親,假如自己一輩子不步入婚姻的殿堂,人生會不會有影響。

她的母親沒有選擇正面回答她的問題,而是說如果她能夠忍受生病瞭無人照顧;逛超市、搬運桶裝水的人都是自己;逢年過節,萬傢燈火其樂融融,卻唯獨自己孑然一身,如果能夠忍受沒有這些美好帶來的寂寥感,那麼沒有婚姻,也不會有太大影響。

我們不是聖人,人存在於這個世界上必定需要沾染煙火氣。

哲學上的矛盾的鬥爭性是指兩個個體之間的相互區別和限制,簡言之就是“你不同於我,我不同於你”。

兩個人之間的相處就是兩個矛盾體之間的聯系,有的人相互滲透,相互轉化,由此形成瞭矛盾的同一性,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有的人相互排斥,相互反對,最後隻能形成“你離開我,我離開你”的局面。

婚姻殿堂就像是個體之間的相互磨合,成功與否的關鍵就在於兩個人的契合。

有溫度的責任心,是愛情得以長久發展的基礎

《離婚前規則》中,婚前的黎昕是一個喜歡流連於美色和酒精之間的浪子,而張小凡出生於普通傢庭,傳統觀念的教育下,她的思想也不似黎昕那般的開放。

婚後,黎昕全然不知自己已婚的身份,哪怕傢裡的妻子翹首以盼,他也依舊選擇每天沉迷於聲色犬馬之中。

每次被張小凡發現後,黎昕都會說那是最後一次,但是這段名存實亡的婚姻已經帶給瞭張小凡很多個最後一次,哪怕是在自己想要離開的時候,對方也依舊沒有改變自己的態度。

最後,心灰意冷的她選擇結束瞭這個帶給她太多失望的婚姻。

責任心對於很多人來說好像是一個飄忽不定的詞,忠誠?癡心?貌似都能夠和責任心掛鉤,其實從最本質上來說,責任心是道德對一個人的束縛,是知道自己有所牽掛之後,便選擇和外面的所有誘惑劃清界限。

作傢張小嫻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在選擇另一半的時候,那個男人,他可以窮,可以不帥,可以很普通,但是他絕對不可以,沒有擔當。”

對於男人來說如此,女人亦是,雙方具有共同的責任心,才能夠將愛情經營得井井有條,才能夠有勇氣和決心去面對未來可能會出現的各種風雨。

沒有永遠的愛情,隻有共同成長的愛人

《歡樂頌》中小包總和安迪的愛情是很多人都嘖嘖稱贊的,一個是雖然傢裡有雄厚資產,但是依舊選擇自己努力的青年企業傢;一個是美貌與智慧並存、擔任跨國公司的高管。

因著同樣的磁場吸引力,所以他們的愛情更像是用自己的優點去慢慢地同化對方的缺點。

例如:小包總的企業更多的屬於一個傢族集團,裡面的利益紛爭經常會讓他頭疼欲裂,年紀尚輕的他不知道該怎麼去面對那些生意場上老奸巨猾的人,所以,一開始的他隻能無力地咆哮。

後來,在安迪的影響下,小包總開始冷靜地分析自己所處的環境,然後再運用“利益至上”的計策一步一步地瓦解那些傢族裡“抱團取暖”的人。
安迪的性格偏向高冷,所以她不喜歡和人有太親親密的接觸和關系,愛情於她而言,也不過是人生中錦上添花;遇到小包總之後,她原本高冷外表下的心開始被慢慢融。

小包總的愛熱烈直接,他總是無時無刻地表達對安迪的愛,而在他的影響下,原本羞於啟齒的安迪,也開始在休息的時候,主動打電話詢問小包總,關心小包總。

生活中,總有人看瞭言情小說然後做著不切實際的夢,認為那些霸道總裁或者富傢千金和普通人相愛的故事,會真實地發生在自己身上。

其實,現實生活中,是王子會和公主在一起,因為彼此的認知,思想以及經歷處於同一個層次的時候,彼此才會有靈魂共鳴。

陳道明曾經說過:“夫妻結緣的最大意義不是吃飯穿衣、生兒育女,而是彼此滋養、彼此成就,提升生命的檔次。”

愛情最好的樣子是讓彼此在互相陪伴的過程中能夠成長為最優秀、最美好的樣子,而不是一味地去消耗彼此的感情。

彼此欣賞,共同成長,由此才能久處不厭。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