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寶男到底多可怕:把工資交給母親,讓媳婦一個人來養傢

你一定聽過身邊的朋友這樣勸過你:“嫁人千萬別嫁媽寶男”。

母親這個角色在兒童時代起到瞭至關重要的作用,心理學傢弗洛伊德認為,在孩子的成長時期,母親是他所接觸的第一個異性,在母親的身上,孩子瞭解到更多女性所擁有的吸引力。

如果一個母親她給瞭這個男孩足夠的愛,他就會去依賴自己的母親,並且在成年時期會對那些和母親具有相似特點的異性產生喜歡的感覺。

這種對於母親的依賴感會延續到青春期之後,當叛逆期的到來時,大多數的男孩開始渴望獨立,渴望有自己的空間,這個時候主要表現為與母親刻意的疏遠。

但是如果母親在這個時候仍然過度的去控制孩子,換句話說,如果她代替瞭父親的行為,那麼就會將男孩本身的一些特性逐步壓抑起來,他會變得膽小怕事。

那些所謂的媽寶男,則正是由於這樣的原生傢庭所導致的一種性格,他們很難在兩性關系中和對方正常的相處,甚至完全聽命於自己的母親。

媽寶男最大的特征:永遠都是“我媽說”,沒有自己的主見,即便結婚以後他還會把自己的工資上交給母親,因為他自始至終無法擺脫母親的控制。

如果不幸遇到媽寶男,還沒結婚的話,應該及時止損才是。

案例分析:

在做一期采訪的時候,有這麼一個案例:

這位女士剛接觸到丈夫時,覺得他溫文爾雅,很是吸引人,後來相處時間長瞭,女士發現他連買衣服都要聽從自己的母親,她主動和他談心,想改變這個現狀。

沒想到,說著說著他就生氣瞭,他說:“我傢裡人就是覺得你是一個很敏感,很多疑且事多的人。”

女生納悶瞭,為什麼有這種看法?

在女士的再三詢問下,他終於說出瞭實話,原來從他們相處第一天開始的每個細節,他都要向他父母匯報,而且是原話轉述,導致他父母對她印象很差。

那個時候,當她發現瞭對方具有媽寶男的這個特征時,並沒有主動和他提出分手,可能是由於當時太喜歡他瞭,她覺得自己能夠在日後的婚姻裡慢慢改變他,但是後來她發現自己錯瞭。

結婚之後,由於丈夫從小被母親寵溺和控制,整個人雖然沒有主見,但很自私。

不僅要妻子以他為中心,甚至要求丈人丈母都以他為中心。

嫁過去之後,女方全傢都成瞭男方的隨從,女方傢父母這些年打拼來財富都被計算在他囊中不說,就連女方傢父母的退休生活和工資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退休瞭帶外孫,退休工資都給外孫花,娶媳婦等於娶瞭個免費的保姆。

用那位女士的話說:“跟這種人生活,隻有無盡的痛苦,不給就罵,丈夫和婆婆一起罵,給瞭還嫌少,簡直是個無底洞。”

當然最讓她無法接受的就是每次她和丈夫爭吵的時候,婆婆總要在中間去評論他們兩個人之間的對錯,甚至總會把所有的矛頭都指向自己。

原本兩個人之間的問題很小,有時可能僅僅是一句玩笑話,可在婆婆一句一句的威逼利誘下,丈夫的情緒越來越糟糕,甚至有一次因為工資的問題打瞭她。

婆婆和他們住在一起,丈夫每個月的工資都會交給婆婆用,用婆婆的話說是暫時幫他們保管著。

這位女士心裡特別的惱火,因為平時日常的開銷全由她一個人負責,她每天工作很辛苦,還要幫一傢人做飯。

她覺得在自己在這段婚姻裡,得不到婆婆的尊重,也沒有一個女主人應有的權利。她和丈夫商討,但是丈夫卻覺得他媽永遠都是對的,就算錯瞭也不能說,隻能聽著。

妻子對他再好也抵不過他媽說一句不喜歡,更不會為瞭兩個人的未來去跟他媽爭取,隻會說他媽現在心情不好,要哄著。

最後還會把一切責任都推到她的身上,讓她一度產生瞭自我懷疑,還好她選擇瞭離婚。

媽寶男的特征和影響

由於在原生傢庭中,母親這個角色在男孩發展的時候過度的幹預,造成瞭他形成一種不完善的人格。

他不能夠主動的去支配自己的行動,易於屈從於母親的壓力,自身缺乏堅定的信念和行為動力,盲從於母親的安排。

除此之外,他們做事猶豫不決,由於從小到大都是母親幫他做決定,所以一旦當他面對突發狀況的時候,就會六神無主,完全缺乏一個男人應有的堅韌性和果斷性。

心理學傢認為想要有一段幸福的婚姻,男人和女人一定要有一個健康的人格,這是穩定自我情緒和情感的需要,也是共同解決婚姻中所面對問題的基石。

“媽寶男”在任何時候都會聽命於自己的母親,所以媽寶男如果不及時丟掉這個“美稱”,克服自身性格上的缺陷的話,真是破不瞭這個情感關系上的局。

參考資料:《婚姻心理學》、《潛意識》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