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一場暴風雪,為啥利好中國半導體?

作者/星空下的牛腩

編輯/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小魚

得克薩斯州的一場暴雪,不僅讓“你的諾安”又回來瞭,也讓基金經理蔡嵩松再次從菜狗變成瞭蔡皇。

得州不是個南方州嗎,為什麼還會下大雪?這是因為中美兩國地形不同,我國中部地區的山脈阻擋瞭冷空氣南下的腳步,但美國中部卻是廣闊的大平原,冷空氣暢通無阻。

極寒天氣大幅提高瞭居民對電力、燃料的需求,同時也讓得州這個石油重鎮被迫停產。於是油價竄上瞭60美元,得州的電價漲瞭200倍,一度電折合人民幣65元,近500萬人就此陷入寒冷的長夜。

除瞭居民生活的負面影響,這場暴雪還讓美國的汽車芯片雪上加霜。得州首府奧斯汀地區,是全球龍頭汽車芯片廠商恩智浦、英飛凌工廠的所在地。眼下的極寒不僅讓工人無法通勤上班,暴漲的電價也讓作為用電大戶的芯片工廠無法生產。自2020年下半年新能源車爆發以來,汽車芯片一直處於缺貨狀態——本就缺貨,這下更缺瞭,想要趕緊備貨,隻有漲價著一條路瞭。

漲價的利好,要辯證地看。雖然漲價,但美股芯片龍頭因為停產無法交貨,隻能幹瞪眼,這是利空而非利好;我國的芯片股就不一樣瞭,咱們的生產節奏又沒受影響,正好順勢把漲價紅利裝進自己的口袋裡。如此一來,因為滿倉半導體在2020年大起大落的“渣男基金”諾安成長混合,這下又行瞭。

一個交易日內多次完成人→狗互換的神奇男子

半導體是個寬泛的概念,在這其中,汽車芯片疊加瞭半導體和新能源車的雙重光環,無疑是值得研究的細分領域。對此,本文意在探討以下2個問題:

  1. 汽車芯片缺貨的深層原因;

  2. 誰會成為汽車缺芯的贏傢?

01 汽車為何缺芯

汽車芯片主要在中控屏等電子設備、照明系統以及新能源車的三電(電池、電機、電控)系統發揮重要作用。那麼,是不是因為汽車芯片工藝太復雜,以至於產能有限呢?
是,也不是。

如果用制程(例如7nm、14nm、28nm等)的視角來看,汽車芯片的制程並不先進。小於28nm的被稱為先進制程,剩下的則是成熟制程。一般來說,成熟制程對於汽車芯片而言,完全夠用。雖然我國芯片代工還在被卡脖子,但國內代工成熟制程的芯片,在技術上是沒有問題的。

然而,汽車芯片采用非高端的成熟制程,並不意味著技術壁壘低。出現這種情況,跟應用場景有關。消費電子產品幾年一換,采用先進制程的手機芯片,側重算力等性能,而對安全性、耐用性要求不高。汽車芯片則恰恰相反,算力可以不那麼強,但安全性和耐用性一定是放在首位的,不然出瞭事故,麻煩可就大瞭。

側重點的不同,導致瞭汽車芯片對於良品率的要求近乎苛刻,甚至要求良率接近100%。要滿足這種嚴苛的要求,設計、代工這兩個環節必須通力協作。這就導致瞭臺積電(TSM)這樣的芯片代工廠不願意接汽車芯片的訂單,一方面要和設計方一起深度參與整個流程,牽扯精力;另一方面,使用成熟制程、8英寸矽片的汽車芯片,也沒有太多油水——也就是說,代工廠接汽車芯片的訂單,吃力不討好。(星空獨傢︱三星VS臺積電,誰是晶圓代工一哥? )

車用芯片的需求,也就是因為新能源車才起來的。電氣化程度更高的新能源車,在單車用量上,新能源車是傳統燃油車的2倍以上。但在新能源車行情啟動之前,車用芯片的需求其實並不高,臺積電手裡的車用芯片訂單,在總訂單中的占比不超過2%。

本來出貨量就不大,再加上代工廠也要去庫存,在新能源車爆發的前夜,不少芯片代工廠都把汽車芯片的生產線改去生產其他芯片瞭。

所以,如果真要在商業模式上刨根問底的話,那麼,芯片代工模式才是供求關系背後更深層次的問題。

02 汽車缺芯的贏傢

既然芯片代工模式在汽車芯片上碰瞭釘子,那麼與代工相對的IDM(Integrated Device Manufacturer 整合元件制造商)模式,是否能扳回一城?

對此,中芯國際(688981)創始人張汝京博士,在2020年指出:美國對中國制約的能力沒有那麼強,我相信我們能追得上,第三代半導體IDM現在是主流。

所謂半導體的第幾代,指的是基礎材料的迭代。碳化矽、氮化鎵作為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在高電壓、大功率等領域優勢突出,故而第三代半導體在汽車芯片上的應用空間,要比消費電子更廣闊。

基於這些分析,汽車缺芯之下,判斷贏傢的標準已經明確瞭:尋找汽車芯片領域的IDM廠商。

龍頭股顯而易見——比亞迪(002594)。

在我們普遍的印象裡,比亞迪是個汽車制造商;然而,比亞迪最早是靠電子行業起傢的。就在今年1月底,比亞迪宣佈分拆比亞迪半導體單獨上市,並且已經在深圳證監局完成瞭輔導備案。已經上車的戰略投資者,包括但不限於紅杉、小米等知名機構。

在經營層面,比亞迪半導體的產品,以供應比亞迪新能源車為主。也就是前文提到的IDM模式——比亞迪自己設計並生產,這樣就避免瞭設計、代工分離產生的利益沖突和溝通障礙。
雖然比亞迪經過去年的大漲,股價已在高位,但看好比亞迪的著名投資者大有人在。

股神巴菲特從2008年就在港股買入比亞迪,一直持有至今,浮盈已超30倍。堅持長期主義的高瓴資本,更是在參與瞭比亞迪今年1月的H股定增,發行的定價為225港元/股。

由此可見,比亞迪雖然看上去已經很貴瞭,但未來可能會更貴。股價漲瞭多少,並不是貴不貴的關鍵——公司基本面能否支撐股價才是。

最後來看一下盤面。牛年的頭兩個交易日,股災式上漲的“熊頭牛”終於有瞭止步的跡象,滬深兩市紅盤的股票數量,連續2天超過3000傢,中小盤可以喘口氣瞭。與此同時,白酒等抱團股腳底開始打滑。貴州茅臺(600519)在牛年的第一個交易日,先是創新高,然後便掉頭向下,今天早盤又是一波急跌。昨天追漲醬香科技的資金,經過早盤的下挫,要忍受幅度近10%的回調——說好的白酒不套人呢?

有神評論這樣分析:因為茅臺要出院士,要變成科技股瞭,所以才大跌。要是這麼說的話,那麼茅臺的股票就跟醬香白酒的特點一模一樣——喝一小口能品出玫瑰香,要是喝一大口那就滿嘴醬油味瞭。(笑)

註: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