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催婚,實際上在給你挖坑

“催婚”這個詞,是近代出現在60後、70後身上的一個詞,被催婚對象則是90後和一小部分80後。

為什麼催婚呢?因為60後、70後認為“讓孩子早點結婚”是他們的責任,而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晚婚”,這讓父母很著急。

以前在父母那一代,他們對婚姻的理解有鮮明的時代特征,那就是過一個溫馨的小日子,“一開始沒感情不要緊,隻要能過日子就行,感情是可以慢慢培養的”。

但現在的年輕人就不這樣想瞭,他們更在乎當下的生活質量。

據統計數據顯示,從全國范圍來看,2018年結婚率僅為7.2‰,創下瞭近10年來新低,經濟越發達的城市結婚率越低,最低的上海隻有4.4‰,浙江5.9‰為倒數第二,廣東、北京、天津等地的結婚率也偏低。

愛情、婚姻,是最不能催的事情,但是很多年輕人在過年期間,經常遭到父母、親戚的催婚,他們要麼給你講道理、要麼拿周圍已經結婚的年輕人舉例,旁敲側擊,給你施加壓力。

事實上,婚姻靠催是十分不講道理的,父母的催婚看起來是為你好,實際上在給你挖坑。

在我周邊就有一位因為催婚而遭遇不幸的女孩:她聽瞭父母的話嫁給瞭一個媽寶男,導致婚後生活在黑暗中度過,好在婆婆年輕能幹,幫傢裡分擔瞭傢務,否則根本過不下去。

有瞭自己的親身經歷,女孩表示將來女兒無論結不結婚,她都不會去催,不會幹涉,與其在一個不成熟的人身上耽誤一生,不如自己快快樂樂享受生活。

其實愛情和婚姻是有差別的,愛情是兩個人情投意合、精神共鳴,而婚姻是一個證件和法律上的財產保護。

有愛情的婚姻是美滿的,沒愛情的婚姻則是虛無的。

面對父母的催婚,總少不瞭鬧矛盾、口角爭執,那麼父母和子女到底誰對誰錯呢?

從人類社會來看,人的思想都是不斷發展的,每個時期都有每個時期的時代特征。

古代社會有“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就導致古代的人結婚有一個重大的目的:傳宗接代。

這和當時的農耕文明社會有很大的關系,由於古代生產條件落後,種地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為瞭保證傢庭延續下去,需要下一代人的傳承。

所以古代人的潛意識裡結婚是剛需,“後繼有人”是生存的基本前提。

隨著社會的發展,生產力大幅提高、科技的發展突飛猛進,導致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人們的生活方式也不再拘泥於傳統思想,更多的是追求生活的質量。

因此,父母的催婚本質上是傳統思想對時代潮流的幹預。

“怎麼舒服怎麼活”正是年輕一代人的生活追求,這是不被父母和長輩所理解的。

而父母追求的“人一輩子就是結婚生子,孝敬老人,將來有人給自己養老”的傳統生活模式也是年輕人所不認同的。

造成父母和子女思想割裂的,除瞭不同時代的思想差異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90後獨生子女的特征。

90後這一代,從小生活在父母、師長等這些長輩的包裹中,被集體包容著,一切都是從外面支配著你,突然變成瞭以自己為中心,這個過程必然會發生很多變化,互相之間缺乏一種精神共識和認知。

而結婚是需要主動去包容另外一個人、以及另外一個傢庭,這勢必讓“自由慣瞭”的90後產生一種精神約束。

所以90後這一代特別喜歡自由自在的一個人的生活。

90後這種思想的轉變,也是人類思想的進步。

在父母那一代,幾乎看不到打情罵俏,那樣的生活方式是缺乏浪漫的。

現在這一代就大不相同瞭,很多人堅守愛情,為瞭愛情而結婚,而不是為瞭結婚而結婚。

網上抽樣數據顯示的不同地區平均結婚年齡分別為:北京27歲、上海30歲、廣東30.8歲、雲南26.5歲、四川29.2歲、陜西28.3歲、湖南24.98歲、河南27.7歲、江蘇35.8歲。

這個結婚年齡正是這一代人堅持愛情的結果。

婚姻可以催,但愛情催不瞭,愛情是急不來的,如果為瞭愛情而結婚,必定會等得久一點,一小部分人會因為年齡已經很大瞭,就會放棄愛情,選擇一個相對合適的人結婚。

但盡管如此,也應該由當事人做決定,而不是靠父母來催。

因為愛情才結婚的人是值得肯定的,因為有愛情的婚姻有細節,沒有愛情的婚姻是沒有細節、沒有情趣的,就像程序一樣:穿衣吃飯生娃。

傳統思想裡的“結婚就是湊合過日子”的婚姻觀念,已經不適合現在的年輕人瞭,如果現在的人還是本著傳統的婚姻觀念結婚,婚後很可能會遭遇不幸。

在遭遇父母催婚時,年輕人應該學會正確看待、體諒他們,因為這是他們對你深切的關懷,但你也要明白:催婚看似是在給你找幸福,實際上在給你挖坑,沒有愛情的、不幸福的婚姻危機重重。

婚姻是最不能催的事情,堅守愛情才是每一個年輕人值得做的事。

文章來源於微信公眾號:藥和口香糖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