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比心理能讓你收獲愛情?淺析心理學中的人際吸引法則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心理學傢埃裡克森認為,成年之後,特別是在18到25歲這一階段,人們的主要任務是獲得親密感,避免孤獨感,體驗愛情。對於愛情的需要是我們的基本需要,但他認為愛情有著更為深刻的意義——為我們進入社會奠定基礎。

人們進入社會之後的滿意度,很大程度上都受到愛情的影響。不妨看看我們的身邊,“單身狗”回傢就隻能刷劇、玩遊戲、躺屍,而有男女朋友的人無疑有著更為豐富的生活。

他們可以去看電影、喝奶茶、散步、唱歌,亦或是一起做一桌子的菜,不管怎麼說,後者都有著更強烈的幸福感。

這種幸福感能夠激勵人們努力工作,讓辛苦地打工人有個盼頭,回到傢看見的不再是殘羹冷炙,而是愛人的笑容。

心理學中,人際吸引指的是人與人之間的相互接納和喜歡。愛情是典型的人際吸引,朋友之間亦是如此,如果不能接納對方的價值觀,和對方在一起感到很無趣,朋友便無從談起。下面我們以愛情為例,為大傢揭示其背後的原理和動機。

在馬斯洛看來,愛同歸屬感一樣,都是人們的基本需要,換言之,你生來就有對愛的渴望。

小時候,你渴望父母的關愛,餓瞭想要吃東西,寂寞瞭想要媽媽陪伴,你的一切依戀行為都是渴望被愛的體現。隨著年齡的增長,你的生理機能逐漸發育成熟,於是你產生瞭對異性的興趣。

一方面,性本能驅使著你追求愛情,另一方面,你渴望擺脫對父母的依賴,也想要逃離他們對你的控制,於是你希望將自己的感情寄托在另一個人身上,並和他建立最親密的關系。

因此,生理和心理的變化讓你第一次對愛情產生如此強烈的欲望,而這種欲望又區別於兒童期對父母的愛。

當你成年之後,你談起瞭戀愛,你逐漸意識到愛情被你過分理想化瞭,並開始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在爭吵與分手的過程中變得更加能夠理解對方的感受。

當你結婚生子之後,愛情已然歸於平淡,激情消退,你所在乎的不再是另一半,而是老人和下一代。

總之,你之所以渴望愛情,是因為愛是人類的基本需要,不同時期的愛有著不同的表現形式。

另一方面,性本能驅使著你追求愛情,並與愛人發生關系,這是一種原始的生物本能。

此外,將愛情過度理想化也是很多青少年追求愛情的原因,他們偷嘗禁果,體驗初戀的滋味,但很少能走到最後,最終隻能成為苦澀又甜蜜的回憶,隨風而逝。

愛情自古以來就是人們熱議的話題,但愛情僅是人際吸引中的一種表現,下面我們來討論人際吸引,之後大傢應該能對愛情有自己更深的理解。

人與人之間為什麼會相互吸引呢?

或者換一種問法,你為什麼想要或者必須進行人際交往?

心理學傢認為,每個人都想要確立自我價值,這通常通過積極的自我評價來實現,即如果對自己評價很好,那麼個體就會體驗到積極的自我價值感,反之則會變得自卑、自貶

很多自殺的人之所以走上自我毀滅的道路,與他們自我價值等不到確立密切相關,試想,當一個人感到自己被全世界拋棄時,那麼活著還有什麼意思?

很多時候並非他不想堅強,而是這個社會剝奪瞭他作為一個人的所有價值。生活中也是如此,當你被陌生人辱罵時,你為什麼會感到怒不可遏?

因為對方傷害瞭你的自我價值,這與人們確立自我價值的傾向是相違背的,於是你打算反擊,但這又會傷害到對方的自我價值,最終形成“你罵一句他罵一句”的局面,導致惡性循環。

有句話說得好: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退讓並不意味著認慫,它隻是讓你換一個角度、換一種方式思考問題,從而達到你的目的。

如何獲得積極的自我評價?

前面提到過,想要確立自我價值,就必須獲得積極的自我評價,那麼這種評價從何而來?從心理學角度看,社會比較是自我價值確立的首要途徑。

顧名思義,社會比較就是讓你在社會中與他人進行比較。例如,學生想要確立自我價值,他就必須在班級中通過考試來實現,如果成績優於他人,自然能夠確立自我價值。

而在工作中,如果人們發現自己得到上級唯一的青睞,或是工資普遍更高,也能確立自我價值。

總之,隻有當你在與他人的比較中占得上風,你才能夠確立自我價值,如果你發現自己什麼地方都不如別人,你就會感到非常焦慮,認為自己沒有任何用處,如果劣勢過於明顯,甚至會讓你走上自殺的道路。

如果在自我價值、社會比較和人際交往之間建立某種關系,則是自我價值→社會比較→人際交往。換言之,每個人都想要確立自我價值,這激勵著他們與他人進行比較,最終引導他們進行社會交往。

正是因為存在這樣一個路徑,人們才會有與他人交流的欲望,才會想要對別人好,也想要得到對方的回報。這為人們追求愛情提供瞭可能性,如果人僅僅依靠自己一個人就能存活,那麼愛情便不復存在。

關於社會比較

社會心理學認為,人們比較的對象通常是那些與我們狀況相近的人,換言之,如果對方遠不如你,或者遠勝於你,那麼你一般不會將他們作為比較對象。

例如,你為公司賺瞭一大筆錢,公司決定給你分紅,那麼你會選擇那些工作中碌碌無為的同事進行比較,而不會選擇馬雲作為比較的對象,更不會選擇那些連飯都吃不飽的乞丐來比較。

這一結論對於我們的生活有著啟示意義。小時候,我們會因為得到一個玩具而高興好幾天,而如今,我們的“快樂閾限”似乎越來越高,以至於任何積極的刺激都無法讓我們開懷大笑。

生活的壓力讓我們疲憊不堪,我們也變得愈發貪婪,得不到的就拼命去爭取,得到瞭又想要更多,無盡的欲望驅使著我們成為生活的奴隸,卻忘記停下來欣賞沿途的風景。

人們不甘現狀,註意的點永遠放在那些厲害的人身上,羨慕他們的豪車別墅,眼饞他們幸運的人生,這種心態最終隻會讓我們自取滅亡。

自我價值和社會比較的知識告訴我們,為瞭讓自己好好活下去,我們都應該選擇與自己相近的對象進行比較,而不應該好高騖遠,也不能自傲自大。

當你感到不如別人時,不妨多進行下行比較,你會發現原來你的生活並沒有那麼糟糕,飯還得吃,生活也得繼續過。

關於社會比較,人們通常認為,“比較”的內容包括成績、成就、外貌、經濟等等,在生活中的確如此,然而社會比較還有著更深層的含義,即對行為的比較

中國人自古以來就信奉“槍打出頭鳥”,所以我們的社會文化要求我們保持內斂、低調,因此在社會比較中,當我們對情境感到無法控制時,一般都會將自己與他人的行為進行比較。

例如,當你進入瞭一傢新的公司,你不知道同事之間的關系如何,也不清楚一些規章制度,於是你必須要去觀察其他人的行為舉止,以此作為你的行為定向。

這其實就是一種控制環境的傾向,通過社會比較,你逐漸變得和群體中的其他人一致,從而減輕自己的焦慮感。

從這一方面來看,社會比較下的攀比心理,是促使你去追求愛情的根本原因。

當你初來乍到,你必須要找到一個同伴,為你分擔由其他人所帶來的社會作用力,這時,你會傾向於尋找什麼樣的同伴呢?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你是怎樣的人,你就會找怎樣的人交朋友。例如,你性格開朗,那麼你絕對無法忍受和一個“悶葫蘆”在一起,假如你性格內向,你自然也對那些“自來熟”避之不及。

這一切都是你比較行為的表現,比較行為不僅能夠讓你快速熟悉環境,還能減輕你的焦慮和壓力,其本質就是一種適應社會的過程。

前面我們談瞭愛情、自我價值、社會比較和人際交往,實際上都是圍繞著一個詞——人際吸引而展開的,人與人之間的吸引是如此得普遍,除瞭這些概念,安全感也是人際吸引的原因之一。

近年來,密室逃脫受到年輕人的普遍歡迎,然而玩傢們都是成群結隊前去體驗,沒有人想獨自面對未知的恐怖。

心理學稱之為生物安全感,即一種來自群居動物的安全本能,隻要當他們與同伴在一起時,才有足夠的勇氣面對危險。

當你夜晚一個人在傢時,如果聽到廚房有怪異的響聲,你會感到非常害怕,如果此時你的父母或朋友突然回來,你就會感受到強烈的安全感,哪怕隻是一個電話,就能讓你好過許多。

社會作用力理論也能夠解釋這一現象,當一個人面對危險時,他所體驗到的恐懼感是百分之百,多一個人,這種感覺就會減半。

此外,當一個人處於群體中,人們的情緒會互相“傳染”,這是情緒的信號功能在起作用,當你看到別人能夠冷靜應對時,你也會有同樣的感覺。

總之,這種來自原始本能的安全需要促使著我們去進行人際交往,是人與人之間能夠相互接納、相互喜歡的重要原因。不僅如此,當你一個人在傢待久瞭,你會逐漸產生一種隔離感。

例如,疫情期間,無數人被迫在傢隔離,有的是一傢人,可有的隻能獨自生活。隔離時間越長,他們與人交往的欲望就越強烈,有些人還因此出現瞭抑鬱癥狀。

與上面所說的安全需要不同,這種社會安全感的需要僅僅依靠別人的陪伴是無法滿足的,隻有當他感到被關心、被在乎、被需要的時候,他才能夠走出抑鬱的陰影,重新恢復正常。

本篇文章為大傢講述瞭人際吸引,闡明瞭人們渴望愛情的原因以及愛情產生的可能性,同時為大傢介紹瞭社會比較以及安全感,它們都是人際吸引的原因。

相信看完這篇文章,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在你眼中變得更加透明,希望能夠對大傢的生活有所啟發。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In: Esposito A., Esposito A.M., Vinciarelli A., Hoffmann R., Müller V.C. (eds) Cognitive Behavioural Systems.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vol 7403.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