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欲放棄亞洲第2大城市首爾,遷都到三線城市,意欲何為?

韓國是我國一衣帶水的鄰邦,在古代曾長期是我們的中原王朝朝貢國,而如今早已今非昔比,成為僅次於日本的亞洲第二個發達國傢,其首都首爾更是亞洲的第二大城市,僅次於日本的東京。然而現在的韓國卻在謀求遷都,而且還打算將首都遷去一個小城市——世宗。下面就讓我們來瞭解一下韓國人禦遷都的原因。實際上近幾十年以來,世界上進行過遷都的國傢不在少數,巴西就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將首都由裡約熱內盧遷到瞭巴西利亞,還有我們的鄰國緬甸,於2007年把首都仰光遷去瞭內比都。一般而言,一個國傢進行遷都的原因主要有三個。

一是平衡國內區域的經濟發展,二是加強國內各地區的管控,三是出於國防安全的考核,那麼韓國的遷都是屬於哪一類呢?上文有提到首爾是亞洲第二大城市,上文有提到首爾是亞洲第二大城市,在韓國國內,則是經濟獨立風騷的龍頭大都市,首爾的面積約605平方公裡,比我國的香港還要小,但人口卻多達1000萬,占瞭韓國總人口的20%,更是高達4120美元,在韓國經濟總量的1/4。反觀世宗市面積,僅465平方公裡,人口更是隻有34萬,還不如我國一個縣城的人多,在韓國也是妥妥的三線城市。而從地圖上看,世宗市距離首爾約180公裡,好像也蠻近的,但在這面積僅十萬平方公裡的韓國,則算的是一個比較遙遠的距離。

若把首都遷到世宗一大批跟著搬去的政府機構,必定會吸引許多行政人才,以及外國使館和相關的國外組織進駐,對於發展經濟有正面的促進作用。從這個角度來講,韓國遷都,是可以起到平衡區域經濟發展的效果,緩解首爾承受人口擁擠壓力。不過韓國是一個單一民族的國傢,現在也提升到先進國傢的行列,人民非常富足,各個地區不存在鬧獨立以及叛亂的苗頭,首都設在哪裡都能很好的管控好,由此上文中提到的第二個點,加強國內各地區的管控,並不是遷都的理由。

從地圖上來看,我們會發現首爾位於韓國的西北邊,距離韓國和朝鮮的邊境線三八線非常之接近。首爾市區到韓朝邊境僅40公裡,韓國和朝鮮自1952年朝鮮戰爭結束後,便一直處在敵對的狀態,當年為結束那場戰爭而訂立的板門店停戰協議,中國、美國和朝鮮都簽瞭字,而唯獨韓國迄今沒有在停戰書上簽字。也就是說法理上來講,韓國和朝鮮之間仍舊處於戰爭狀態。而兩國在戰後數十年之間的相處過程中,也時常發生幾近擦槍走火的對峙。比如1968年朝鮮曾派出一支31人,組成的敢死隊潛入韓國,首都差點刺殺瞭對對方的總統,首都差點刺殺瞭對對方的總統。

又比如2010年,韓朝兩國在西海岸交界處,發生的小規模炮戰,因此毫無疑問,韓國首都首爾在地緣層面上來說,有極大的戰略負面意義,朝鮮對韓國出動大軍襲擊,一天之內,踏平整個首爾都不是沒有可能。所以韓國將首都遷至腹地的世宗市,則可以獲得較好的戰略縱深,在國防安全上能得到很好的保障,首都對一個國傢而言,就好比是一個人的心臟,心臟受損的話,國傢必定會停止整個運轉。

因此各個國傢在首都的選址上,都會優先考慮防務問題,但當年韓國之所以將首都定在首爾,源於首任韓國總統,李成晚的野心和自負至極的心態,在朝鮮戰爭結束後,他內心一直做著吞並整個朝鮮半島的美夢,認為首爾將會是整個半島的首都,隻可惜他的一意孤行,換來的卻是韓國後人為遷都將要付出巨額費用。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