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夫妻親,還是兄弟姐妹親?研究瞭上百個案例,發現瞭答案

美國心理學傢愛德華·佈洛提出瞭心理距離這一概念,他認為關系疏遠者心理距離遠,關系親密者心理距離近。

“夫妻之間,父母和子女之間的關系是最為親密的,心理距離可以忽略不計,會渴望產生肉體間的緊密接觸以及進行心靈上的溝通。”

到底是夫妻親還是兄弟姐妹親,我們研究瞭上百個案例,發現瞭答案。下面例舉3個典型的案例。

案例一:趙女士 35歲 離異

我認為夫妻之間的關系是會變的,而兄弟姐妹的感情是比較穩定的。

在我23歲那年,不顧傢人的反對遠嫁到瞭他鄉,那個時候我和前夫之間的感情非常好,甚至覺得自己嫁對瞭人,那時和哥哥便斷瞭聯系。

當我真正的結婚之後,發現我和丈夫之間的感情遠遠沒有想象的那麼深厚,他對我的態度更是發生瞭翻天覆地的變化,經常不和我說話,甚至讓我獨自去承擔傢裡的所有重活。

最讓人寒心的就是他每次喝醉瞭酒就會打我。

中途我也想過離婚,可一想自己當初和傢人斷絕瞭聯系,我就不知道要何去何從,甚至沒臉回傢。

我忍耐並付出著,可是他卻變本加厲,在我結婚第六年的時候,大膽地和他提出瞭離婚。連夜坐車回到瞭傢裡,哥哥見我如此憔悴的樣子哭瞭起來。

離婚之後的那段時間,我一直住在哥哥傢中,他對我很好,就像兒時疼愛我那樣。

案例二:張先生 46歲 結婚20年

我認為夫妻之間的關系和兄弟姐妹之間的關系是完全不一樣的。

今年是我和妻子結婚20年瞭,我們兩個人之間的感情特別的好,反倒是和兄弟姐妹因為傢庭的財產問題發生瞭爭執。

前些年的時候,因為村裡的拆遷款問題,五個兄弟姐妹吵得不可開交,甚至動起瞭手來。

我沒有參與那場爭執,默默地回到傢裡,在這兩年的時間裡,我的那些姐妹一直在因為財產關系打官司,說實話心裡心酸也無奈。

案例三:吳先生 69歲 再婚

如果換做年輕時的我,我會覺得肯定是夫妻之間的關系要近一些,但是到瞭這把年紀,我覺得二者是沒有辦法去進行平等比較的。

夫妻之間會因為一些無法化解的矛盾選擇離婚,這個時候你可能會覺得愛情關系是不可信的,不牢固的,但是兄弟之間反目成仇的例子也很多。

在我想要溫暖的慰藉時,我可能會尋找自己的妻子,會把一些比較隱秘的話同她訴說。

但是當你遇到困難的時候,你的兄弟姐妹也會願意和你同甘共苦,因為我們都有著各自的傢庭,所以說的話遠遠沒有夫妻之間的多。

剖析總結:

站在現實的角度來看,夫妻之間的關系是會發生變化的,可能夫妻之間的情感一旦不在瞭,關系也就變瞭。

有些夫妻會經歷幸福的階段,但是在離婚之後,也會因為一些孩子的撫養和傢庭財產問題開始發生爭端。

我們真的很難去比較二者之間的關系,因為在不同的環境和因素下,這兩種關系都可能會產生變化,唯一不變的可能是兄弟姐妹之間存在著一種恒定的血緣關系。

在司馬相如《鳳求凰》中,他寫到:“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

這是愛人之間的思念,雙方會產生強烈的情緒體驗,會讓人發狂,原因在於愛人之間的親密關系是會讓人產生強烈依賴的。

尤其在成年之後,我們渴望掙脫原生傢庭的束縛去組建一個新的傢庭,所以我們會談戀愛,會重新建立愛與歸屬感的需要。

同樣是思念,王維筆下的:“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真實地描繪出瞭兄弟姐妹之間的那種情誼。

你在某個時刻或者某個特殊的節日裡,會思念他們,這種情緒體驗比愛人之間顯然要弱一些。

由戀人變為夫妻關系,依靠的是愛情以及愛情以外的附加值,而兄弟姐妹則是依靠著血濃於水的親情。

我們不能一概而論地說夫妻關系近或者是兄弟姐妹之間的關系近,因為他們是沒有比較性的。

在不同的關系裡,個體的需求是不一樣的,愛人和兄弟姐妹都會滿足你對於愛的需要,但是這種愛又是具有差異性的。

無論是哪一種關系,都需要我們用心地去經營,正所謂:“兄愛而友,弟敬而順”,兄弟姐妹之間需要互相尊敬,也需要相互扶持。

夫妻共同經營婚姻,目的是雙方能夠相互成長,來謀求人生中的幸福體驗。

婚姻關系並非是一成不變的,兩個人的關系可能會變得穩定且和諧,也可能會因為短暫的沖突而產生糾葛甚至破裂。

愛一個人的時候就要學會付出,正所謂“願世間情為何物,隻叫人以身相許!”。

參考資料:《部分心理學》、《婚姻心理學》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