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發現不對勁?當瞭18個月靶子後,澳農哀嚎:損失1800億

文案:燁華

編輯:俊熙

突持續很長一段時間瞭,澳大利亞多個行業對華出口暴跌。此前在澳大利亞媒體上似乎看不到太多憂慮,因為沖突影響的主要是一些農貿產品,這些行業的貿易額並不高。隨著貿易沖突的持續,澳大利亞國內失業人口增加,人們開始深入統計這些影響帶來的真正損失。

澳大利亞農業遭受暴擊

盡管澳大利亞的媒體一直保持樂觀的態度,但是真相總是難以長久地被掩蓋。澳大利亞的農民終於開始發現事情不對勁,在當瞭18個月靶子後,他們才算清瞭自己將要付出的代價。據人民網報道,大利亞的民開始向政府發難,他們哀嚎自己在這場沖突中的損失高達280億美元(約1800億人民幣)。

為此一些農業組織要求政府進行援助,並且為農民找到新的出口市場。農業組織警告,如果不能找到辦法解決當下的困境,澳大利亞的一些農場將面臨倒閉。話雖如此,但為數額龐大的農產品找到新的出口市場又談何容易。

莫裡森的對抗政策難以為繼

最近澳大利亞國內連串的負面消息,讓總理莫裡森開始吃不消。先是澳大利亞煤礦滯留中國港口,遲遲無法卸貨;接著澳大利亞貿易部長透露對華和談沒有得到回應;最近澳大利亞國內的統計數據又顯示2020年就業率下降,失業人口增多。

這個糟糕的時刻莫裡森又收到瞭來自農業部門的壓力,中澳沖突的負面影響正在一點點地擴大。可以說莫裡森最初發起這場對抗時,沒想到它會持續這麼久,影響這麼大。在現實面前,澳大利亞國內開始安靜瞭很多,以前那種多位高官爭相在媒體面前大放厥詞的鏡頭也不見瞭蹤影。

合作互信才有未來

中澳關系一直難以改善的原因還在於澳大利亞自身,兩國本就沒有根本性的矛盾。這場沖突之所以會發生,主要是因為澳大利亞政府始終帶著偏見,無法接受中國的發展,對於中國的內政外交一再的幹涉。

中國願意與世界上所有的國傢交好,能夠和平發展就是中國人民的最大期望。而合作國傢要放棄對中國的偏見,停止對中國的幹涉,這是對自己合作夥伴應有的尊重,而不是澳大利亞一些政客口中所說的“投降”。中國始終看好兩國關系的未來,始終希望能夠和澳大利亞一起克服發展中遇到的各種障礙。

免責聲明:本文由《大漠軍武》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告知,部分消息參考:人民網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