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基金到底有沒有必要賣出?

優質基金的三條標準

最近大傢春節期間問的最多的問題就是,現在是不是應該減倉瞭?是不是應該賣出瞭?

我今天說一下我的觀點就是,優質的基金沒必要賣出。

什麼是一個優質的基金呢?

我的標準有三條:

一、優秀的管理人,在過去的時間證明過自己的業績,經歷過一輪完整的牛熊,而不是因為某一階段的題材或者主題炒作致使短期業績比較高。基金管理人管理規模不是特別小,不是因為管理規模的增大而難以適應增加的基金規模。

二、投資於好的賽道,例如:消費、醫藥、科技都是非常好的賽道,選擇優質的標的。

三、剔除瞭被動管理基金(指數型或者主題行業基金)。

為什麼目前主動性基金相較於被動基金有一定優勢?

目前A股主動性基金這類機構投資者相較於普通投資者來說更具有信息和調研優勢,而指數標的囊括瞭太多的一些傳統行業,比如金融行業、工業一些傳統權重,而下圖我將滬深300與納斯達克行業指數權重進行瞭對比。

滬深300指數成分權重:

納斯達克指數成分權重:

滬深300的估值是一個非常好高低位置的衡量,對於這類基金,單純都是跟蹤指數,而不是去像基金經理一樣選擇靈活的調倉,選擇性價比更具優勢的上市公司。

  

對於行業的基金:盡管消費、醫藥、科技都是非常好的行業,但是歷史上這些行業都經歷過低迷,比如說“八項規定”曾經讓白酒行業低迷瞭很長一段時間,帶量采購也讓醫藥行業的基金很難受。而目前的一個客觀情況就是我們可以看到這類行業的估值都不便宜,對於指數和行業這種被動型基金來說,長期持有不是一個特別好的事情,畢竟這種被動跟蹤指數的基金經理,隻是被動的調倉,並不會根據行情的風險而降低倉位。這就是為什麼這個點位,我不贊成投資指數或者行業ETF這種被動基金的看法。  

消費50目前的估值已經創出瞭歷史新高。

  

創業板指數目前的估值已經到達瞭一個高位。

為什麼我說好的基金沒必要賣出?

為什麼我說好的基金沒必要賣出?

1、對於優質的基金來說,每一次下跌都是黃金坑。

我們以易方達藍籌來舉例子,將易方達藍籌與上證指數相對比,我們看到藍籌的每次調整每次下跌,對於投資者來說都是一個加倉的黃金時點,而指數在這兩年多漲幅隻有30%多,而易方達藍籌漲幅卻已經達到瞭250%多。

  

很多人就會提到股災那一年。我們再來看一下市場上另外一隻公認的明星基金,興全合潤在股災期間的表現。

  

興全合宜在從2013年謝治宇管理之後,到現在,基本上大的下跌,從上面的圖示來看,差不多有三次,包括瞭2015年的股災及其2018年市場跌瞭一整年,對於基金凈值整體殺傷也很大,最近的一次快速下跌就是疫情期間受到外圍市場的下跌而出現的快速下挫。而我們事後來看這些歷史上的下跌,我們會發現,其實每次下跌對於這種優秀的基金來說,都是一次黃金坑,都是一次值得低位佈局的機會。不過在很多時候,大多數投資者都是恐慌和恐懼戰勝瞭理性的思考。

  

而我們看到被持有人在2015年吐槽很多的富國天惠回撤的幅度非常大,在2015年最大的回撤達到瞭44%,而我們隨後看到,盡管面臨著巨大的回撤,不過富國天惠目前仍然大幅度的超過瞭2015年的高點。

而從2015年的高點到現在富國天惠的漲幅也達到瞭64%,而從指數來看,以2015年的高點來做對比,目前指數漲幅還是負的。

而富國天惠最大的一次回撤,08年的時候回撤達到瞭58%,而如果有幸從富國天惠上市之後就開始持有,15.3年將會獲得23.68倍的回報。

2、基金管理人很關鍵,持有的賽道也很關鍵,最終還是要回歸到持有的標的上。

而我們通過這些明星基金經理的持倉可以看到,持有的標的確實非常關鍵。

3、很多時候你以為的頂部,其實隻是半山腰。

今年白酒就給很多人生動的上瞭一課,很多人以為的頂點,其實隻是他的半山腰,而這期間張坤並沒有減倉,很多時候正如馮波所說:如果想給投資者創造持續超額收益,基金管理人就必須保持自身對行業和公司有持續超越市場平均水平的認知。 超額收益來自超額認知,而普通的認知,隻能獲得普通的收益。

4、股民們仍然在繼續追殺跌的操作模式,隻是把操作的標的從股票挪到瞭基金上面,隻不過是換瞭一個標的而已。

富國天惠15年間收益2368%,易方達中小盤13年漲瞭12倍,興全合潤11年時間漲瞭7.6倍,但是賺到瞭這樣的收益,少之又少。大多數中途都會因為各種因素而下車,最明顯的就是去年春節之後的第一天行情,由於疫情,大多數標的直接被按在瞭跌停板上,而那天某基金網站甚至都因為基民的贖回而出現瞭崩潰,但是從事後來看,那天恰恰是去年的一個最低點。  

5、好的基金經理通過選股戰勝擇時。

對於一些高估值的標的,很多基金經理自己本身就是會進行調倉,同時市場上多數的基金經理是不進行擇時的,基金經理更多的是去通過選股來獲得超額收益,之前中歐對基金經理的一個收益來源分析很好的詮釋瞭這點,對於周應波的一個客觀分析來看70%的收益來源於選股,而30%的收益來源於行業,而擇時在很多時候是負的,這也反應瞭大多數基金經理的一個客觀情況。選股的收益在貢獻中是一個非常大的收益來源,而如果投資者能夠想明白瞭這個事情,就不會糾結於擇時的問題瞭。

而對於試圖擇時的基金經理,不如去選擇習慣於擇時的基金經理,我之前也在文章中提到曲揚,在2018年就通過靈活配置型基金的優勢,通過空倉來規避瞭市場整體的下跌風險,而對於這種試圖的規避風險試圖逃離高位的頂點的投資來說,不如將這種預判交給基金經理來去判斷。

免責聲明

文中觀點僅為自己的分析記錄所用,文中提及標的及其基金僅供參考,不構成買賣推薦,也不構成對基金業績的預測和保證,非投資建議,請勿照此買賣,如因使用本文資料發生任何偏差或由此引發的任何損失,本人概不負責。投資人應當充分瞭無論是股票/ETF/LOF,都是屬於較高預期風險和預期收益的證券投資基金品種。如需購買相關基金或者產品,請您關註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相關規定、提前做好風險測評,並根據您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購買與之相匹配的風險等級的基金產品。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