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鬥衛星如何防止被美國摧毀?設計之初已備三板斧,不怕互相傷害

7月31日,我國正式宣佈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目前,北鬥導航系統已發展三代,共有59顆衛星,7億終端,在130個國傢得到大規模應用,性能堪比美國GPS。而正是因為如此,北鬥成瞭美國的“眼中釘肉中刺”,欲除之而後快,而我們在繼續深化完善和發展下一代北鬥的同時,也要做到“防人之心不可無”。

北鬥要做到防人之心不可無

這並非危言聳聽,當初連歐洲搞“伽利略”,美國就十分不爽,美國的副國防部長就曾公開威脅:必要的時候要用導彈摧毀“伽利略”衛星。要知道,歐洲很多國傢和美國是盟友關系,美國對待盟友尚且如此,更別說對待一個意識形態完全不同,被視為最大競爭對手的中國瞭。在美國的如意算盤中,衛星導航系統隻準它一傢搞,平時開放民碼給你們用,賺你們的錢,戰時關閉或者誤導,掐你的脖子,而我們發展北鬥系統,最初的目的就是為瞭不被別人卡脖子。

美國人瘋起來連伽利略都打

為瞭保護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我們的第一招是摧毀能力的均衡,也就是美國能打我們的衛星,我們也要能打掉美國的衛星,所以在2007年1月11日,我國發射瞭一枚陸基機動導彈,打下瞭869公裡外的一顆氣象衛星,向美國證明瞭自己的能力和決心,美國NASA也在第一時間檢測到太空碎片突然瞬間增加瞭40%,精準瞭解瞭我們傳達的信息。

美國明確收到中國反衛星試驗發出的信息

這招就和核武器一樣,維持瞭太空的平衡和和平,但是萬一美國的反衛星導彈比較多,我們比不過怎麼辦?為保護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我們又有瞭第二招,“脈動式組裝”。說到“脈動式組裝”,大傢可能會想到殲20、殲10、L15和飛豹等戰機的生產,所謂“脈動”其實就是汽車生產流水線一樣,然而是飛機不動,人動,現在是飛機像流水線上的汽車一樣動起來,大大提高瞭生產效率,增加瞭生產數量。

L15脈動生產線

其實我國最早的“脈動生產線”不是應用在飛機上,而是應用在衛星上,具體來說就是北鬥導航衛星。比如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跳出瞭單星管理模式,開創瞭組網衛星研發生產組織管理的新模式,首創瞭“四加一”的管理流程體系。技術流程、計劃流程、產品保證流程和技術安全流程,形成一條鏈的管理制度和規范體系。從北鬥一號數年研制1顆星,到北鬥二號3年研制15顆星,再到北鬥三號3年並行研制30顆星,效率大大提升。這樣做的好處是萬一北鬥被美國擊毀,我們能夠迅速補射,保證導航系統的運行。

我國衛星脈動生產線一年可生產上百顆衛星

而要快速補射衛星,必須要有固體火箭,平時儲存在發射筒內,戰時拉出來就能用,不像液體火箭那樣需要經過漫長的檢測。同時,如果敵人打擊我們的衛星發射場,怎麼辦?因此我們又搞瞭車載式運載火箭衛星發射系統,跟洲際導彈一樣,用車拉著跑,晝伏夜出、行蹤不定,隨地可以發射,隨時補充衛星。而這方面的運載火箭產品大傢可能已經非常熟悉瞭,它們就是“快舟”系列和“長征十一”,近些年經常亮相。值得一提的是,“長征十一”除瞭可以車載機動發射之外,還可以在水面上,甚至是水下發射,讓敵人防不勝防。

快舟火箭運載發射車

長征11海上發射

通過這樣“三板斧”,我們的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可謂是坐穩瞭在太空中的位置,不怕美國的威脅,要擊落大傢一起擊落,然後看誰生產得快,發射得快。當然,未來還會有更多的手段來保護我們的衛星,未來的戰爭,必定先從太空打響,而為瞭戰勝敵人,我們時刻在準備著。

未來的戰爭肯定首先在太空打響,我們時刻準備著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