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怒懟丈夫回傢過年的要求:甭拿我的“功勞”往自己臉上貼金!

文/涵美一

圖/來自網絡,侵刪

01

“有錢沒錢,回傢過年”,這是我們最常聽到的一句話。

對於在外漂泊的遊子來說,辛辛苦苦奔波瞭一年,就等著過年時能和父母相聚、團圓,一傢人熱熱鬧鬧地坐在一起,談天說地,想起來就是一件非常值得期待和興奮的事情。

當然,在很多人眼裡,“回傢過年”也是對父母的一種孝心,常年在外工作,好不容易盼到瞭過年,自然是不遠萬裡也要回到傢陪伴年邁的老父親、老母親。

不過,雖說“過年”是人人都期盼的祥和節日,但一些夫妻之間為此也極容易發生分歧,尤其是對女人們來說,鑒於很多地方都有“出嫁的女兒不能在娘傢過年”的習俗,每逢過年,她們大都隻能跟隨丈夫去婆傢過年。

遇到體貼、明理的丈夫以及婆傢,女人也是非常願意去公婆傢過年的,畢竟作為晚輩,自然是要給長輩盡一些孝心的;但若是有一個拎不清的丈夫、又愛“折騰”的婆傢,很多女人都會極其排斥去婆傢過年,因為,有時候她們辛辛苦苦的出瞭力、忙前忙後,可能得到的並不是丈夫的感激。

就像曉靜,以往每年都會帶著兒子、跟著丈夫一起去公婆傢過年,可每次去,自己忙忙碌碌地要伺候一大傢子人不說,稍微抱怨兩句,不但得不到丈夫的安慰,反而還會被丈夫痛斥“都是你作為兒媳應該做的事,怎麼那麼矯情、不懂事!”

02

曉靜和丈夫結婚已四年有餘,丈夫有一弟一妹,是傢中長子,也正因為此,他不但喜歡事事“沖在前”,而且還常常叮囑曉靜“多體諒一點,多表現一些。”

最初,想到丈夫畢竟也是一片孝心,曉靜也會支持丈夫的做法,逢年過節都會給公婆打電話、買衣服,不僅如此,每次隻要和丈夫一起回傢,她又是拖地、又是跑進廚房幫婆婆做飯。

婚後的第一次過年,丈夫為瞭在全傢人面前“炫耀”娶到瞭一個賢妻良母,不顧曉靜“我不知道大傢的口味,一個人忙不過來”的請求,執意讓她一個人在廚房做飯。

彼時,小叔子剛結婚不久,小姑子還未婚,一大傢人坐在客廳邊看電視邊聊天,時不時發出的大笑聲很是讓廚房忙碌的曉靜艷羨。

而丈夫,除瞭偶爾進廚房問一句“飯做好沒,需要往外端飯你就喊一聲”,從未關心過曉靜餓不餓、累不累。

期間,曉靜曾向丈夫“求助”,希望他可以找一個人幫一下自己,誰知,丈夫連想也不想就拒絕:

“弟弟、弟媳和妹妹都是晚輩,哪能讓他們做這些?再說瞭,我們離傢本來就遠,爸媽也老瞭,咱們好不容易回來一次,也呆不瞭幾天,就暫且辛苦一下,孝順孝順他們,你就多擔待一些。”

丈夫的話讓曉靜既心塞又無奈,她一個娶進門不久的媳婦當然不想因為在婆傢做瞭幾頓飯就與丈夫發生爭執,但也受不瞭丈夫敷衍瞭事、不管不問的態度,畢竟,兩口子過日子,總是要互相體諒的。

然而,不管曉靜怎樣苦口婆心與丈夫溝通,丈夫始終就隻是表示“再忍耐一下,一年咱就回老傢熱鬧這幾天”。

想到他們離公婆確實比較遠,曉靜隻好暗暗勸自己大度一些,“反正就這三四天,自己做到一個兒媳該盡的本分就好瞭。”

就這樣,在曉靜的自我安慰中,她渡過瞭在婆傢的第一個新年,那四天,廚房儼然成瞭她一個人的“天下”,而她的丈夫,因為她的賢惠,如願地聽到瞭傢人“娶到她,你真是三生有幸”的誇贊。

本來曉靜想著第一次是自己“大顯身手”,那麼,以後每年過年,就該是大傢互幫互助的場景,然而,到瞭第二年過年,她發現,一切依然如舊。

婚後的第二年,因為有瞭兒子,曉靜本打算在自己傢過年,年後再回公婆傢以及娘傢,但拗不過丈夫“讓爺爺奶奶看一下小孫子”的請求,她隻好硬著頭皮去瞭公婆傢。

那一年,小姑子已出嫁,弟媳因為有孕在身,不方便做傢務,而婆婆又一直抱著小孫子,聲稱不舍得放手,於是,做飯自然而然又落在瞭曉靜頭上。

這一次,由於在公婆傢就住瞭三天,曉靜雖心有不滿,但和丈夫抱怨瞭幾句後她便不再追究,畢竟事情已經過去,抱怨再多也無濟於事。

不過,或許,是丈夫本就不懂得體諒曉靜,或許,也是因為她自己太過軟弱,眼看著兩次過年都是她前前後後的忙碌,婆傢人逐漸把這一切看作是理所當然,在這之後,隻要過年回瞭傢、到瞭做飯時間,從公婆到小叔子、弟媳,乃至丈夫,都是對她說一句“可以去做飯瞭!”

而倘若她不願動彈,或者是面露一絲不悅,丈夫則會當面毫不留情地呵斥“有啥不滿的!一年到頭養著你,不是看你讓一大傢人等著喝西北風的!”

有時,曉靜也會忍不住和丈夫當場吵幾句,但即便她再憤怒,最終依然還會是她做飯,因為不管拖到多晚,傢裡的人似乎就隻等著她“動手”。

久而久之,因為曉靜的表現,婆傢人會誇自傢“有福氣”、誇自己的兒子“知道感恩”,就連鄰裡,每當提起曉靜丈夫的名字,都會忍不住誇幾句“這孩子真是太孝順!”

03

隻要想起這些,曉靜都非常抗拒和丈夫回公婆傢過年。

因此,今年當丈夫提出放假後就要回傢時,曉靜脫口而出的拒絕:“要回你自己回吧,或者帶著兒子回去也行,我是不會回去的!”

丈夫一臉茫然,“每年都回傢,今年為啥不回?傢裡的老人都等著咱們回傢呢,你不回像什麼樣子,讓外人看見,還以為咱們之間發生什麼不快瞭!”

聽到丈夫的說法,曉靜冷笑瞭一聲,“算瞭吧!公婆是期盼著你回去,可不是我!這幾年,我在你傢哪像一個兒媳,連保姆也不如!回到傢大傢又是聊天又是嗑瓜子,隻有我一直在做傢務、做飯、洗碗,連坐下休息、看一會兒電視都不配,都這樣無關緊要瞭,我還巴心巴肝地回去幹啥?”

“你看你說的什麼話?”丈夫不由得提高瞭聲調,“就回去忙那幾天,你就記瞭仇!你這一年到頭不上班就在傢清閑地看孩子,我還沒說啥呢!讓你回老傢做幾頓飯你就不樂意瞭?那我娶你幹啥!孝敬父母本來就是我們晚輩應該做的事,你非要外人說我們不孝嗎!

看到丈夫的態度,曉靜也徹底動瞭怒:當初,她生孩子,婆婆以身體不好為由不願意幫忙,出瞭月子就回瞭老傢,她和丈夫當時的經濟條件又請不起保姆,於是,她隻能接受丈夫的提議辭瞭職在傢帶孩子。這幾年,她在自己傢辛辛苦苦,去到瞭婆傢還要忙忙碌碌,哪怕丈夫說一兩句安慰的話,她都不至於如此心寒。

想到這裡,曉靜忍不住懟瞭一句:

甭拿我的功勞往自己臉上貼金瞭!你的孝順還不是建立在我的痛苦之上?哪次回傢你動手幫公婆瞭?你的孝順究竟隻是嘴上說說,還是付諸瞭行動,你自己心裡沒數嗎?我做瞭兒媳該做的事,你落瞭孝順的好名聲,非但從不說一句感激,反而還理所當然,我還想問你,我當初什麼都不要就嫁給你,到底是圖啥?說到孩子,是我想在傢帶孩子的嗎?婆婆身體不好說幫不瞭咱們,可她幫小叔子帶孩子身體就能瞬間變好,你怎麼不去問婆婆呢?

算瞭,我不想再說那麼多,也不想再去計較那些,以後請你擺正自己的態度:我嫁給你是好好過日子的,不是一個出力不討好的保姆,你覺得過不下去咱們可以離,但不要再肆無忌憚的傷害。”

04

和我說起這些的時候,曉靜很是無奈:為什麼男人總覺得女人隻要嫁給瞭他們,生養孩子、伺候公婆就是必須的呢?為什麼不管你做得再多再好,他們不但總是選擇性地看不見,而且還沒有一句好聽的話呢?想讓男人心疼一下自己,就真的那麼難嗎?

我不知道該怎樣安慰曉靜,因為她說的的確是事實。

其實,生活中是有那麼一些男人,隻要把妻子娶進瞭門,他們都會偏執地認為:女人就是生兒育女、照顧公婆的。

如果女人沒有按照男人的意願行事,或者所作所為偏離瞭男人的預期,那麼,她不僅之前所做的都付之一炬,而且還會被男人痛斥為:不懂事、不孝順。

而女人若是任勞任怨地付出,不但不會有任何實質性的“獎勵”,比如一句關心、一聲安慰,反而得到“孝順”好名聲的卻是男人。

在男人們的認知裡:生瞭孩子,女人就要管好孩子的吃喝拉撒睡;嫁為人妻,就要為當傢作主的男人洗衣做飯操持傢務;而作為兒媳,伺候公婆更是理所當然、天經地義。

隻是,男人們似乎忘瞭:夫妻之間也是要講究以心換心、將心比心的,孝敬父母確是為人子女應盡的義務,但,在你處處要求妻子要盡孝、要好好表現時,你是否對自己的父母盡瞭孝心、做瞭孝事?

自己若是對父母的孝順隻體現在“口頭上”,那又為何要事事完美的要求伴侶呢?

05

女人怒懟丈夫回傢過年的要求:甭拿我的“功勞”往自己臉上貼金!

其實,很多時候,不是女人不願意回婆傢過年,而是丈夫在婆傢人面前對她的態度,讓她不想回去過年。

一傢人和和美美地在一起歡天喜地,隻有自己一個人孤零零地在廚房忙碌,換做誰,心裡都是不舒服、有情緒的。

夫妻本是連理枝,相互纏繞相扶持。

夫妻之間理應責任共擔,互相體諒與理解,而不是一方無休止地索取,一方委曲求全的付出。

不就是回傢過年嗎?

沒什麼大不瞭,隻是,有一點:你若在傢是什麼樣,那就要容忍伴侶在你傢是什麼樣。

男人與其在妻子不願回傢過年時指責她“不懂事、不孝順父母”,不如想一想,在她曾懂事、孝順的時候,你又在哪,你又為她做瞭什麼?

隻有當你自己真正地對父母做到瞭“孝順”,你才不會去苛責伴侶一定要“孝順”。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