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高官為BBC“出頭”, 外國網民: 現在是21世紀, 不是鴉片戰爭時期瞭

[文/觀察者網 齊倩]昏暗低沉的色調、有意選取的鏡頭、陰陽怪氣的旁白……近年來,英國廣播公司(BBC)通過剪輯嫁接、“移花接木”手法刻意歪曲事實,頻繁在涉及我國新疆問題和新冠疫情的新聞報道中制造假新聞。在多次點名警告未果後,國傢廣播電視總局於12日凌晨宣佈,不允許BBC世界新聞臺繼續在中國境內落地。這意味著BBC節目在中國大陸境內將完全無法被接收到。

英國外交大臣拉佈立即“跳腳”,在12日凌晨發推宣稱,中國的做法是“對媒體自由的無法接受的限制”。美國務院發言人隨後揚言“譴責”中國“封禁”BBC的決定。引發風波的BBC則在聲明中表示“遺憾”,並繼續宣稱自己是“全球最受信任的新聞媒體”。

對於英美高官和BBC“死不悔改”、惡人先告狀的行為,外國網民紛紛開啟吐槽、反諷模式,直呼BBC是在為全世界“提供笑料”;還有人稱贊中方封禁BBC的舉動,讓英國和BBC認清現實,“現在是21世紀,不是鴉片戰爭時期瞭”。

中國國際電視臺(CGTN)在12日的報道中稱,BBC近年來放任意識形態、偏見和議程驅動浸入新聞報道中,已經不配稱自己為一個“值得信賴的新聞機構”,其唯一的任務就是向中國發動“信息戰”。然而,一個“按照強硬政治議程運作”的外國新聞機構在中國不會有容身之地。

英國外交部比BBC還著急

長期在涉華問題上歪曲事實,經中國外交部多次點名警告後仍屢教不改。2月12日0時,國傢廣播電視總局官網正式宣佈,不允許BBC世界新聞臺(BBC World News)繼續在中國境內落地。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王四新在接受《環球時報》采訪時表示,BBC在中國境內落地是在《廣播電視管理條例》《境外衛星電視頻道落地管理辦法》框架下運行的。

王四新說,此前,中國境內一些酒店等場所可以接收到BBC的信號,不能落地意味著大陸境內不再會提供BBC世界新聞臺信號的本地解析服務,BBC節目在中國大陸境內將完全無法被接收到。

作為一傢通過向民眾收取收聽許可費盈利的英國公營廣播公司,BBC之所以如此肆無忌憚,無非是“背後有人”。果不其然,在BBC收到“禁令”後,第一個跳腳的居然是英國外交大臣拉佈(Dominic Raab)。

12日凌晨1點50分,拉佈在推特發文,宣稱中方決定是對“媒體自由不可接受的限制”,該舉措“隻會算還中國在世界的聲譽”雲雲。隨後美國務院發言人普賴斯(Ned Price)也在例行記者會上“譴責”中方決定,對中國的新聞制度指指點點,妄言中國“在外網傳播假消息”。

拉佈為BBC“出頭”後,BBC新聞團隊才姍姍來遲。BBC官方推特“BBC News Press Team”在凌晨2點發佈的聲明中依舊未懸崖勒馬,仍標榜自己是“全球最受信任的媒體”,宣稱對中方決定“表示遺憾”。

值得一提的是,在外交部新聞司就BBC涉疫情假新聞提出驗證交涉後,BBC就用過相同的表述自賣自誇,引發眾多外國網民吐槽。一位網民把英國廣播公司的BBC三個首字母進行瞭一番嘲諷,改成瞭“偏見廣播公司”(Biased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全球最受歡迎的媒體”?來搞笑的吧

謊言說多瞭,連自己都信瞭嗎?英美高官和BBC的回應槽點滿滿,外國網民紛紛開啟吐槽、反諷模式。

“是來搞笑的吧!BBC是全球最受信任的新聞媒體?這說的是那個滿世界散佈欺詐性宣傳,導致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亞、敘利亞、也門等國暴發罪惡行戰爭的BBC嗎?”來自黎巴嫩的獨立地緣政治評論員阿卜杜拉(Sarah Abdallah)如此評價BBC。

澳大利亞籍獨立記者凱特琳·約翰斯通(Caitlin Johnstone)也對BBC的盲目自信感到無語,挖出BBC“黑歷史”嘲諷。BBC在2002年的報道中指控伊拉克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並宣稱薩達姆曾試圖獲取“非洲鈾礦石”。然而直到現在,挑起戰爭的西方國傢仍沒有證據證明伊拉克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一名外國網民則稱贊中方舉措。他寫道:“百年恥辱結束瞭。大英帝國再也不能欺負中國瞭。歡迎來到21世紀。積極、互利的關系就擺在桌面上,但你必須做出選擇。”

他還點名英外交大臣拉佈,問他是否忘記鴉片戰爭時很久以前的事情瞭。

蘇格蘭記者羅斯(Johanna Ross)評價稱,從媒體角度來看,中國和俄羅斯正在拒絕西方媒體近年來對世界事務的“壟斷敘述”。她認為,中國對BBC出手,“或許應被視為向多極世界邁進的積極一步”。

BBC頻繁抹黑中國,已被多次點名

BBC長期自我標榜“報道真實”,但從去年12月在新疆通過剪輯嫁接刻意歪曲事實、抹黑中國,到近期在涉新冠疫情的新聞視頻中“移花接木”,可謂假新聞頻出。此前,中方已多次點名這傢英國媒體。

去年12月14日,BBC官方YouTube頻道發佈一期實地探訪新疆庫車地區的新聞。昏暗的色調、路障和穿著防護服的人員、“阻礙拍攝”的男子……這一“BBC味兒”十足的視頻,通過剪輯和嫁接方式,制造瞭新疆工廠內存在所謂“強制勞動”的新聞。

但這一編劇本照著演的“奧斯卡”大戲,被《中國日報》“打臉”。《中國日報》1月發佈視頻批駁BBC發佈的這則新聞視頻,他們拿著BBC的視頻實地探訪新疆,發現竟然沒有一處符合事實。

在疫情報道上,BBC也是毫無底線。在今年1月一個“重返湖北”的疫情視頻報道中,BBC不僅“移花接木”還“夾帶私貨”,先入為主地渲染武漢是新冠疫情的“原點”,其采訪鏡頭配上瞭一段警方“用網蒙頭拘捕民眾”的畫面,營造出一幕中國防疫部門“暴力執法、侵犯人權”的場景。

然而事實上,這段視頻來自於去年疫情期間的一次高速反恐演練,BBC所報道的是徹頭徹尾的假新聞。BBC目的非常明顯,即通過這一惡意剪輯,極力描繪一番“中國掩蓋疫情”的場景。

對此,據中國外交部網站2月4日消息,外交部新聞司有關負責人近日已就BBC播出涉新冠肺炎疫情假新聞,向該媒體駐京分社負責人提出瞭嚴正交涉,要求對方停止蓄意抹黑攻擊中國,遵守新聞職業道德,並就涉華假新聞向中方作出公開道歉。然而,BBC卻在推特上發表瞭一紙“死不悔改”的聲明。

在5日的外交部記者會上,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直接在現場連舉諸多事例“追打”BBC,並敦促其就涉華假新聞向中方道歉。2月8日,我國駐英公使馬輝視頻約見BBC新聞采編部主任芒羅,就該臺近日涉疫、涉疆假新聞提出嚴正交涉。

“BBC已經淪為向中國發動信息戰的政治打手”

對於BBC頻繁抹黑中國卻“死不悔改”的行為,《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12日在推特表示,BBC在中英沖突中起瞭帶頭作用,從新聞媒體變成瞭“政治打手”(political fighter)。

他還說,中方作出這一決定,就不怕英方有所行動。“更重要的是,英國首先禁止瞭CGTN。”

去年7月,英國通信管理局、曾裁定CGTN播放韓飛龍(Peter Humphrey)認罪錄像視頻的相關行為違反英方有關規定,稱將對CGTN采取處罰措施。2月4日,英國通訊管理局發佈聲明,稱當天已撤銷CGTN在英廣播的執照。CGTN表示遺憾並堅決反對。

對於英方將技術問題政治化、對CGTN在英傳播打壓一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5日回應稱,英方一方面標榜新聞自由,另一方面卻不顧事實,對CGTN在英國的傳播進行幹涉,是赤裸裸的雙重標準和政治打壓。

CGTN則在12日的報道中稱,BBC近年來放任意識形態、偏見和議程驅動浸入新聞報道中,BBC已經不配稱自己為一個“值得信賴的新聞機構”。

報道還指出,BBC總是把自己塑造成一個“公正、中立的事實和真相仲裁者”,傲慢地認為自己的報道無可非議。這種態度與帝國主義時代英國的偏見沒有什麼不同,即一味地認為自己是“開明的”或“進步的”,而對它所面對的文明的歷史和文化卻一無所知。

CGTN認為,與英國政府聯系頗深的BBC,BBC唯一的任務是“向中國發動信息戰”。然而,當受到攻擊時,中國會自衛。一個“按照強硬政治議程運作”的外國新聞機構在中國不會有容身之地。

復旦大學特聘教授、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教授在去年9月份的《這就是中國》節目中講到,西方反華反共的話語是一種強勢話語,背後是一種根深蒂固的意識形態偏見和文化傲慢。但本質上是紙老虎,因為它代表的那一套制度安排正在全面走下坡路。

張維為認為,為瞭更好地與西方交流,我們要學會與西方交鋒,交鋒之後往往才能更好地交流。西方文化是強者文化,它尊重強者,尊重勝利者,如果他提出一個挑釁問題,你不敢接招,不敢交鋒,你就輸瞭,你代表的國傢也就輸瞭。我覺得中國也確實到瞭這麼一個時候,對於誤讀中國、特別是惡意誤讀,該出手就出手,該調侃就調侃,該當頭棒喝就當頭棒喝,當然該和風細雨就和風細雨。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