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基地模式來瞭,光伏開發還小打小鬧嗎?


在我國能源轉型加速的驅動下,“小打小鬧”已經滿足不瞭要求。光伏大基地能夠迅速擴大企業清潔能源資產規模,有效提升發電質量和經濟效益,是推動提前實現碳達峰的有效途徑。今年國內光伏電站大基地開發將成為趨勢。

2021年光伏再爆發已成定局。在2月3日中國光伏行業協會舉辦的“光伏行業2020年發展回顧與2021年形勢展望研討會”上,與會專傢普遍認為,碳中和目標的提出,為光伏發電未來市場和產業發展提供瞭持續增長空間。隨著國內光伏產業規模逐步擴大、技術逐步提升,光伏發電成本仍會逐步下降,裝機容量將大幅提升。

(文丨本報記者 蘇南)

光伏迎來新契機

中國光伏行業正在快車道加速。記者梳理政策發現,近期國務院七部委“七箭連發”力挺光伏。比如,生態環境部明確,未來十年我國將大力發展風電、太陽能發電;工信部表示,光伏玻璃不受產能置換限制;交通運輸部鼓勵在服務區、邊坡等公路沿線合理佈局光伏發電設施;國傢能源局將繼續出臺多項扶持光伏產業的政策;科技部鼓勵“光伏+生態修復”項目,推動荒漠化修復等。

企業方面,據不完全統計顯示,僅去年就有13傢光伏企業擴產項目,總投資金額超過2100多億元。受訪的業內人士均對光伏行業發展持積極態度,普遍認為,隨著光伏產業鏈上下遊持續技術創新,光伏迎來高增長階段指日可待。

“我國光伏市場在碳中和目標指引下將進入下一個快速發展階段。”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勃華表示,2020年國內光伏裝機48.2GW,超過預期發展。“預計今年光伏新增裝機規模55-65GW,‘十四五’國內年均光伏新增裝機規模70-90GW。”

國傢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時璟麗表示,從2020年安排的項目規模來看,將有力支撐2021年的國內光伏發電市場。“十四五”開局之年,除戶用光伏外,光伏發電邁入全面平價時代。在“3060”碳中和目標下,“十四五”、“十五五”以風光為主的可再生能源裝機將大幅增加。

在時璟麗看來,“十三五”前三年,我國采用的是年度指標管理方式,2019、2020年采用基於電價補貼總額競爭機制和消納能力的“競價項目+平價項目+戶用光伏”。之前以電價補貼推動、引導和調整市場規模和佈局的項目建設管理方式需要根本性轉變。

大基地開發將成趨勢

談到今年光伏發展方向,王勃華表示,2021年國內光伏電站大基地開發將成為趨勢。他直言:“在我國能源轉型加速的驅動下,‘小打小鬧’已經滿足不瞭要求。大基地能夠迅速擴大企業清潔能源資產規模,能有效提升發電質量和經濟效益,是推動提前實現碳達峰的有效途徑。”

據悉,光伏大基地建設以央企投資為主,多個電力央企集團正在“三北”規劃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這些基地一般結合風、光、水、火、儲綜合開發。

記者瞭解到,不少省市為加快資源城市轉型,加速新舊動能轉換,均提出光伏大基地的規劃目標。以連續兩年成為全國光伏競價項目規模最大、建設速度最快、並網率最高的貴州省為例,“十四五”該省將繼續大力實施新能源產業提升行動,大力發展光伏、風電等新能源,建設一批風光水火一體化項目。“我們將著力建設水風光可再生能源綜合基地及火風光一體化項目,推進畢節、六盤水、安順、黔西南、黔南等五個百萬級光伏基地建設。”貴州省能源局相關負責人士對記者透露。

在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可再生能源信息中心副主任徐國新看來,因光伏基地建設需要較長周期,短期內大基地項目並網數量不會太多。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基地尚待明確土地、消納、業主招標等條件後方可開工。

仍需確定發展模式

電力規劃設計總院可再生能源研究所副所長王霽雪表示,“十四五”初期,基於現有系統認知,通過挖潛資源,可以保持光伏行業一定增速。到“十四五”末和“十五五”,光伏行業要想保持高速增長,政府、行業、企業需做更多研究工作,需要以系統優化為目標,綜合考慮煤電油氣等多領域共同支撐的碳達峰方案。技術手段用全用盡,才能保障做到“3060”階段性目標。“十五五”後更遠期的光伏行業則是一個嶄新領域,需提出對電力系統更多嶄新研究。

時璟麗表示,未來需重點落實的國傢戰略和目標機制是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保障機制。通過逐年提升消納責任權重指標,一方面保證新增可再生能源裝機需求,另一方面為建成項目運行消納提供保障。項目佈局以各地責任權重調整、經濟性對比、支撐條件等通過市場手段形成。目標引導是明確的,但在實施路徑上,應該逐步建立均衡承擔消納可再生能源電力電量的機制,超額消納量不納入雙控考核將有利於激發地方的積極性。“全面平價背景下,基地項目、戶用光伏、光伏+等各種模式會市場化,是否采用競爭招標等方式確定開發企業,依據需要確定。”

談及“十四五”時期光伏行業發展,浙江正泰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總裁陸川認為,未來五年光伏市場具有極強競爭力,光伏走上分佈式之路也是必然。不過,分佈式光伏當前面臨著電費糾紛、拆遷風險、有屋頂無用電負荷等問題。“例如,海域光伏電站項目,如今面臨著‘一海兩用’方案論證流程。可否對於用海建設光伏采用立體確權方式,海面以上確權給光伏企業,海面以下確權給漁業企業。”陸川建議。

End

歡迎分享給你的朋友!

出品 | 中國能源報(ID:cnenergy)

編輯丨李慧穎

見習編輯 | 李澤民

推薦閱讀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國法:煤炭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我國煤電機組平均服役12年,運行超過30年不足1.1% | 煤電轉型增效系列報道⑥

日產量創歷史新高後,內蒙古煤礦生產春節不打烊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中國能源報,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