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綱李雪琴官宣,這是要鬧哪樣?

1

隨著年齡的增加,煩惱呈正相關增長。

以前讀書的時候還愛看著青春疼痛文學的人,如今“口味”皆變,更加偏愛於讓人讀起來爽、感覺歡樂的小說。

因為進入社會,白天遭受瞭生活的毒打後,回歸個人時間希望可以讓自己放松一下,生活已經夠苦瞭,所以想要從影視小說中汲取點甜。

前不久,《歡樂喜劇人》第七季終於在大傢千呼萬喚下回歸瞭。

這一季的聯盟召集人依然是郭德綱,而喜劇人則又換瞭不少,可謂是“鐵打的郭德綱,流水的喜劇人”。

而這一季中,郭老師的搭檔換成瞭新晉網紅,如今風頭正盛的脫口秀新流量李雪琴。

圖片來源:網絡

在最新一期節目中,歡樂領隊人與歡樂人正式亮相。

新一期《歡樂喜劇人》開播後,大傢對這檔綜藝褒貶不一,有的人覺得好,有的人覺得尬。

創新是好是壞,全由觀眾喜好占比而定,不管怎麼說,導演組選擇創新,就算得上是一種成功。

節目播至第七季以來,給瞭觀眾多一個下飯綜藝的選擇,也將喜劇界的新團隊、老演員推向大眾,給予瞭一定的曝光度。

給瞭許多喜劇演員一個新的展示自我的平臺,多瞭一份選擇也多瞭一道歷練。

郭麒麟走向大眾,除開他本人的努力外,也少不瞭這檔節目的推波助瀾。

幾乎從這檔節目走出來的演員,每一個都混得風生水起,在自己所處的領域有一定的裡程碑。

新一季郭老師的搭檔李雪琴,在躺過脫口秀這條寬深的河後,又轉身投向喜劇的懷抱。

二十五歲的她,人生有著諸多的可能,不止脫口秀,還可以是喜劇,但凡能夠給大傢帶來歡樂,自己還可以繼續“講故事”,都能是她的新方向。

2

李雪琴的前二十多年人生可以分割為三份,分別由兩個男人為節點。

一個是她的父親,一個是明星吳亦凡。

95年出生於東北鐵嶺的她,很早就結束瞭自己的童年生活。

上初中的時候,小小的李雪琴遭遇傢中變故,父母的離異讓她很早就變得成熟起來。

在青少年叛逆期的噴井時代,李雪琴丟掉瞭自己的任性、頑皮,過早地裹上懂事的“外衣”,一瞬間長大成為傢裡的支柱。

成績向來優異的李雪琴,給自己定下必須要達成的任務——每次考試必須考到年級第一。

於她而言,隻有自己成績發揮穩定,才能夠讓父母安心。

她不希望因為自己拖累瞭父母,讓他們不能夠安心地生活,她想要通過成績的穩定,讓父母覺得自己沒有受到影響,處於正常狀態。

因為離婚的關系,李雪琴媽媽情緒不穩,為此小小的李雪琴不得不與母親對換角色。

李雪琴回憶起童年那段難捱的經歷,她說:

“那個時候我從來沒有在傢人面前哭過,我每天上學,在外邊哭,哭完再回傢,然後把我媽安撫好。”

圖片來源:網絡

不過好在她身邊還有一群陪伴她的發小,她能夠在小夥伴身邊放松自己,讓自己有一個喘息的地方。

李雪琴的走紅起初源於運氣,之後憑借實力。

對吳亦凡“隔空喊話”被“翻牌”後,讓她被諸多人認識,粉絲呈幾何倍增長。

圖片來源:網絡

直接從一個默默無聞的素人進階到小有名氣的網紅。

而之後的籃球運動員郭艾倫、搜狐CEO張朝陽、百度董事長李彥宏等頗具名氣的大佬,對她喊話視頻回應後,讓她獲得瞭“追星錦鯉”的稱號。

因運氣走紅,靠實力固粉,說的就是李雪琴的成名之路。

應邀參加《脫口秀大會》,第一期突圍賽,她與職業脫口秀演員趙有成PK。

此前從未有過脫口秀經驗的她,僅輸給對方6票。

被李誕“復活”後,一路挺到瞭決賽。

她的脫口秀,將日常生活掰開揉碎,變成一個又一個令人捧腹大笑的段子。

讓人在爆笑過後,又能夠從中有所思考,遭受瞭生活凌辱後,還有一個調侃喘息的出口。

她將我們厭煩吐槽的老板要求24小時隨時待命,通過段子的方式變成瞭“老板暗戀她的證據”。

用痛苦的生活,變成讓人開懷的“小甜品”,將苦悶的生活點綴得色彩斑斕。

3

李雪琴是一個非常矛盾的人,童年經歷給瞭她敏感的內心,讓她能夠很敏銳的觀察周遭。

可是從中形成的討好型人格讓她活著很累,外界的各自事務將她內在自我逼壓得痛苦難受。

她習慣性的將諸多事因歸咎於自己。

與朋友約好去看電影,但因自己臨時有事沒有赴約,倘若朋友在這個期間丟瞭錢包,她會將丟錢包的原因怪在自己身上。

對她來說,就是因為自己沒有跟朋友去看電影,所以才導致對方丟錢包的,哪怕對方並沒有怪她,可是她責怪她自己。

這樣活著很累也很容易讓自己陷入不良狀態中,因此帶給大傢快樂的她,深陷抑鬱的沼澤。

做著與“開心”掛鉤的事,卻與開心本身無關。

她在《脫口秀大會》上說的,凌晨兩三點老板發微信,她沒有回老板消息,老板就以為她死瞭。

本以為是調侃,沒想到卻是她抑鬱癥癥狀的真實反映。

她已經癥狀嚴重到,周圍人都清楚,她想死就會立即執行的狀態,已經嚴重到對於自己的生命到達一種可有可無的情況。

後來,經過一番經歷,李雪琴給自己抑鬱的情緒找到瞭新的抒發途徑——通過讓別人滿意、開心,來找存在感、認同感。

她將自己的生活意義附加在瞭讓他人開心上。

童年經歷讓她成為一個不會拒絕別人的人,用她自己的話說:

倘若她有一塊蛋糕,如果面前的兩個人都想吃,為瞭不讓雙方吵起來變得不開心,她會選擇將自己手裡的蛋糕分成兩份,一人一份她不吃瞭。

隻要大傢不吵架,開開心心的就成。

4

在流量為王,顏值至上的時代,為什麼當下年輕人那麼容易,就接受瞭這個在樣貌上不如才華那般出眾的她?

我想最大的根本原因在於,她從不給人強灌雞湯。

作為被雞湯塞膩瞭的90一代,大傢更願意接受一種慵懶輕松的“喪”。

“喪”不是不好,隻是對自己當下生活的一種自嘲,自我調侃的背後其實是一種舒壓釋放。

李雪琴用她自帶的東北口音,特有的懶散喪氣,將日常生活中的吃喝拉撒,用輕松幽默的方式分享給大傢。

“我不是一個內容創作者,我就是一個分享生活的人。”

圖片來源:網絡

這是她對於自己的定位,也是她生活工作的一種狀態。

身上粘有“北大學霸”標簽的她,離人群並不遠,非常接地氣地告訴大傢,名校畢業出來也沒什麼不同。

普通是常態,哪怕是頂尖學府出來的人,也沒有三頭六臂,大傢都是“尋常”,很好的打破瞭年輕人對於學歷高低的“身份焦慮”。

“老是有人跟我說:你都考上北大瞭,你層次不一樣。哪他媽不一樣瞭?北大怎麼瞭?念瞭北大就不能當一個low逼瞭嗎?念瞭北大就不能當一個廢物瞭嗎?”

在李雪琴身上我看到一個問題——所謂的“身份焦慮”其實是一群庸人自己強加的,成為主流後,波及到瞭現在的年輕人身上。

圖片來源:網絡

李雪琴身體力行地向大傢表述瞭一個事實:

每個人都有選擇不同生活的權利,沒有必要被“主流”裹挾著前行,哪怕頂級學府畢業,也是可以選擇成為一名“廢物”。

生活的本質就是不快樂的,李雪琴深知這個道理,因此她拒絕灌雞湯,不賣弄情懷不販賣悲慘經歷。

她隻是用一種樸素的帶有東北口音的語言,普通尋常的生活細節,漫不經心地表達這個時代普遍的心酸與尷尬、夢想與憧憬。

李雪琴帶著知識分子的才氣和平易近人的和氣,用段子告訴大傢:哪有什麼優越感,撕掉虛偽,找點真的快樂吧。

她給瞭當下大眾,對於苦悶煩瑣生活的一個舒壓方式。

不快樂本身並不是一件壞事,它讓我們懂得快樂的可貴,理解生活有艱難,也會有微光。

正如老舍的所言:生活是種律動,須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滋味就含在這變而不猛的曲折裡。

快樂和不快樂是每個人對當下的感受,要知道春風得意是一時的,而艱難囧困也是暫時的。

我們要做的,就是不要失去對生活的熱愛和堅守。

David: